各位同學大家好!時間過得很快,和大家一起學習的日子結束了,結束課程對大家來說意味著要向目標發起最後的衝刺了,準備考試。考試是一個在中國大地上流傳了很久的事,如果以它為主線的話,可以講述一部中國歷史。當然,關於考試的話題多的說不完,在這裡,老師針對我們自考學生的特點給大家一些備考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參考科目範圍包括經濟法、思修、毛鄧、近代史、馬哲、公司與企業法、公文寫作等。

首先,各位同學大家一定要聽課,簡單的說不管你是聽錄音還是聽課或者是看視頻(經濟法、毛鄧、思修、馬哲、近代史、公文寫作,在考啊網都有視頻)總之課本的內容你需要過一遍,不然備考如盲人摸象,摸石頭過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儘管有些同學通過硬記,通過了考試,但那種方法是對人性的摧殘,會導致大家排斥和厭惡學習,實不可取。

其次,內容過一遍之後,認真做好習題冊,習題冊是教研部老師多年心血的積累,是集考綱重點與歷年真題於一身的寶貴資料。我非常理解大家工作非常辛苦,作為一名一線的老師,每當我看到大家下班之後來到課堂學習時,我都感到那一刻非常美好。當然,我也會認真給大家傳遞考試重點知識。在做題時,大家有不會的、疑惑的就翻書把它找出來,認真理解,有個模糊的記憶即可。

再次,通過以上兩個步驟之後,就要和大家一起解決,記了忘忘了記的問題了。但如果你沒有按照順序做前兩個步驟的話,這裡就不適用你了。大家首先要明確60分到70分就是合格的學習者,70分到90分是良好的學習者,90分到100分是優秀的學習者,大家對號入座。我的目的是要大家達到60分到70分,也就是合格的學習者。這也是我的價值所在。目標在70分以上的同學,屬於潛在學霸型,老師相信他們可以做的更好。因為大家知道如果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習者需要48小時的有效學習量,那麼想要達到良好或者優秀,學習量就會成倍的增加,達到96小時、192小時甚至更多。

那麼大家應該具體如何備考呢?

首先,明確考試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備考時間,一般都在結課後的一個到兩個月。其次在沒課的一天開始每天複習一章,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有的同學晚上還有課,有課的話,經過兩個小時的學習,下課後再學習,效率並不高。因為學習強度就一天而言已經很高了,你需要休息。我們說科學學習就是這個道理。一般每門科目在12章左右,一般情況下18天你就有一個完整的備考周期了。這時候不管達到什麼程度大家的心理會比較踏實。再做真題一兩天。

接下來再來一個備考周期,通常情況下,你會發現,複習的難度變得相對低了,很多考點你或多或少都有印象。而這第二個周期時間也會大幅度縮短。如果第二個備考周期結束,臨近考試,你就可以準備上考場了。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考慮第三個周期。最後通過這種科學的過程,你會充分掌控整個學習進度。心態好,功底紮實,一定可以取得一個好成績!

最後,希望大家認真參考,嘗試改變,達到學習目標!

以上是作為老師給大家提出的一些建議,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