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实支实付医疗险?

实支实付型医疗险,主要是支付健保不给付的自费范围顾名思义就是看你「实际支出」的费用保险公司再「按实给付」给你。例如升等病房差额、自费药物或医疗材料等。由于目前健保改革的方向,住院自费可能性渐渐提高,因此实支实付为因应健保不足的部份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适合投保的对象有谁呢? 

  • 担心健保不支付的高额花费无法负担(想要拥有更佳的医疗治疗品质)
  • 新生儿、年轻人,想要选择保费便宜,保障足的医疗险
  • 自己生病时,不用担心自己的医疗费用,定额的医疗险是否能够cover,减低家人或自己的负担

 

必须要特别强调,并非所有自费项目实支实付都能理赔,还是得依照条款及自费内容才能作判断。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够包含在内,因此下面列出关于实支实付常见的几个问题,来看看你的观念是否正确吧!

 


Q:实支实付的理赔项目有什么?

  • 病房费差额费用:升等病房的费用在限额内实支实附
  • 医疗杂费: 又称杂费,主要理赔健保不给付的部份医疗费用
  • 手术费用:理赔健保不给付的手术费用

杂费方面的条款主要有分概括式和列举式两种

 


Q:杂费概括式和列举式的分别是什么?

1484649705002.jpg

直接节录实支实付的条款说明会更清楚,只要保单条款中有上面框起来的叙述,基本上我们会称之为概括式条款,如果只是条列很多项,我们就会归类为列举式条款。简单来看,列举式条款的范围就会限缩在它所列举的项目而已,假使之后理赔的项目是不在条款中的,那就会面临到不理赔的状况。

 


Q:住院花多少,实支实付就理赔多少吗?

不一定,首先要看条款,看是否属于条款所述理赔范围内(上个问题的状况是其中之一),在看看额度够不够。假设目前投保额度是10万,如果我们花到15万,还是只能理赔10万。

 


Q:实支实付的额度应该要规划多少?

建议的额度并不一定,会随著医疗环境的变动以及个人对于医疗品质的要求而变化。目前正常建议的额度至少是15~20万左右。

 


Q:是否可以投保第二家实支,用副本收据理赔?

目前还是可行的,但是要看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是否接受副本理赔。不过,可以保和有没有需要保是两回事,预算有限的状况还是会建议单实支就好,如果预算OK,又想要更佳的医疗品质,双实支是个不错的选择。通常规划双实支除了弥补单实支额度不够的状况,也有人拿来当作住院期间没有所得的替代。

 


Q:如果想要双实支,那额度应该怎样分配?

单实支规划过高额度,其实效益相对适当的配合双实支还要差。举例来说,假设今天我们的医疗收据可以理赔10万,在我们投保单实支20万的状况下,只能理赔10万,但假使我们今天将20万分为双实支10万+10万,那同样的收据10万,在双实支下是可以理赔20万的。

 


Q:什么是转换日额?

当住院医疗杂费花费不高的时候,实支实付理赔金额就不多(例如只住健保房,杂费又不高的时候)。

此时就要看是否有『转换日额』的选项,有的话就可以住院天数乘以转换日额的额度理赔。

 


Q:未以健保身分就医的状况?

主管机关在示范条款中有规定,以非健保身分或去非健保医院就医时,理赔金必须要打折,最低不能低于65%(目前最高为85%)。目前实务上多数商品都是65%~70%左右。

不过未以健保身分就医的状况大多是属于国外就医部分,在国内就医基本上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个人是建议有国外就医风险的族群在来考量这点即可。

 


Q:有终身的实支实付吗?

有,但保费不便宜。非常喜欢终身实支的朋友们,建议先仔细了解保单内容、保障范围、理赔限制等等再决定

 


Q:该如何挑选实支实付?

建议从下面几点去考虑

  • 住院医疗杂费
  • 转换日额的额度
  • 住院天数增加时是否增加额度
  • 条款细节(概括式 、列举式条款,门诊手术)

 

医疗杂费、转换日额越高越好

实支实付最重要的项目就是杂费额度,据健保局102年的统计,国人住院医疗费用中,杂费占了64%、病房费23%、手术费占13%,所以最容易造成病人财务压力的就是『医疗杂费』

对我们来说,买保险就是为了转嫁无法承受的巨大风险给保险公司

而怎样的医疗状况才是所谓的巨大风险呢?


1.住院10天还是100天?

2.自费3万还是30万?


我们最担心的状况就是住院天数过长医疗费用过高

也就是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不要使用到保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但真的用到的时候,希望你买的保险真的能够帮助到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