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完的農曆新年,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你們都怎麼處理了?在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孩子們小小年紀就會接觸錢、成爲家庭寵愛和物質供養的中心已成爲事實。但是我們還要延續上一輩見到壓歲錢就沒收、從小讓孩子遠離金錢的做法嗎?《反溺愛》一書的作者羅恩·利伯試圖糾正一個認知偏差:家長以爲錢最容易成爲寵壞孩子的幫兇,同時又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錢,也多少迴避與孩子談錢——但其實錢是中性的,作者認爲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本文摘編自該書,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佈。

成套的玩具、衣服、運動器材與豐富的物質,不一定會養出被寵壞的孩子。所以,怎麼才能知道我們眼前的是個被寵壞了的孩子,或怎麼知道我們有養出這種孩子的危險?社會學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發現,物質主義的人比較重視物品,而不重視人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在孩子們一起玩耍時,常常表現爲不願與別人分享整個房間裏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他們真心相信,擁有更多東西,會讓他們更快樂(即使他們已經從幼兒園畢業,理應能夠接受否定的回答,他們還是會不停地發牢騷,不斷地央求家長)。他們不關心東西的實際效用,而更在乎別人的反應(一旦家長滿足了他們所乞求的,就開始炫耀)。他們想要很多不該要的東西,或是用不對的方法得到東西(不需要花自己的零用錢或等待就可以得到比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東西)。物質主義的副作用就是不快樂,而且全世界都一樣。很多研究已經指出,物質主義與抑鬱及焦慮高度相關,也和一系列疾病,從背痛到濫用藥物,都脫不了關係。

我們都想儘可能地採取任何方法,讓孩子不至於養成物質主義的心態,我們害怕的是,看太多電視廣告的孩子會輕易地被廣告收買?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孩子對各式各樣的商業信息總是照單全收。雖然孩子現在還小,無法看穿或是嘲笑那些銷售的花招,但如果不想讓他們直接接觸商業信息,其實也很容易做到,但爲什麼我們不做呢?在這方面,有一個非常具有啓發性的研 究:讓一羣 4 歲到 5 歲的小朋友看一則玩具戰士的廣告片,而不讓另一羣小朋友看。沒看廣告的孩子,有 70% 的人想和朋友一起在沙池裏玩耍,而看了廣告片的孩子,有 36% 的人選擇和玩具戰士玩耍,而不選朋友。

接下來的情形是:要從兩個男孩中選擇一個當朋友,其中一個小男孩性格很好,但沒有玩具戰士;另一個小男孩性格沒那麼好,但有玩具戰士。看了廣告片的孩子,只有 35% 的人選擇找性格好但沒玩具的小男孩一起玩。研究人員第二天問了同樣的問題,選性格好的小男孩的比例提高了,但也只上升到 49%。廣告片似乎會讓孩子比較看重玩具,而不是玩伴的美德。而沒看廣告片的孩子,高達 70% 的人選擇和性格比較好的孩子一起玩。所以,家長可以將數字錄像機設置爲自動跳過廣告,或下載沒有廣告片的綜藝節目,這種操作簡單易行。接下來就是要評估家長本人對孩子的影響。首先我們要看家長自己是如何花錢的,這是一種言傳身教。幾年前,我在一所學校演講後,一位母親跑過來找我,用非常低的聲音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女兒問她:既然爸爸可以開豪華汽車,爲什麼女兒不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馬?她想知道,她該怎麼回答女兒的問題。

我當時就笑了,這位母親也笑了。我們都很容易把這樣的問題當成孩子不該問的,但我們要記住,即使問題問得很冒失或完全不符合家長預期,但未成年人的工作就是問問題。每一個家長終究會面臨這樣的情景:孩子要我們解釋我們自己花很多錢的理由。我們該怎麼回答呢?每一部汽車、每一款手提包或每一次度假,都能解釋得過去嗎?如果我們自己產生了防衛心態,這又意味着什麼?我們可以把這一切解釋清楚,但不要責備孩子提出那些其實非常合理的問題,即使孩子的語氣有點讓人不舒服。畢竟,孩子只是想知道我們的立場,而家長的消費選擇就是清楚表明立場的一種方式。

像這樣大膽的問題,通常是被壓抑的結果。孩子都知道,家長可以控制很多事情,在大部分由家長決定的領域,孩子經常會受到來自同伴的涉及自尊的挑戰,比如衣着。家長可以決定孩子穿什麼、買什麼、住哪裏、去哪個學校,以及放學後可以做什麼活動。即使家長自己開着名貴的跑車,卻爲孩子設定這些嚴格的限制,大家似乎也認爲這是正確的。每當我們看見孩子因爲別人有而他們沒有的事物感到傷心時,通常也會讓我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渴望情緒。於是,滿足孩子對自尊的渴求,以及幫助他們獲得同伴的接納,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好父母,同時也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發出的一種信號:我們其實過得還不錯。結果,對孩子與家長來說,自尊問題就會牽涉很強烈的情緒。所以在現實中,孩子對自尊的要求,就經常會演變成他們對父母死纏爛打,同時還會提供其他可疑的信息,例如誰有什麼、誰又做了什麼,包括數量與次數。

但有時候,渴望做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擁有每個人都有的東西,只是家長希望給予孩子的。想想每年夏天的過夜夏令營家長探訪日時的情景吧。瘋狂的家人會在指定的時間到來前就早早排好隊。這些家長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並帶着各式各樣的補給品,因爲陣仗實在太大,有些夏令營還設置了隔離繩,把這些成年人擋在後面,就好像總統到訪,必須要有嚴格的安全保護一樣。大家一起喊倒數時,很多家長喊得聲嘶力竭:“十,九,八……”夏令營管理員的隔離繩一放下,家長就開始跑,然後大聲對孩子吆喝:“快去找一塊草地鋪毯子,在臨湖的那塊草地上佔最好的位置!”

而家長買的點心,則多到必須使用推車運送。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家長探訪日短片,裏面的留言提到,某家人還帶了發電機,以便用微波爐幫孩子做他最喜歡的爆米花。另一家人則帶了知名墨西哥菜餐廳 Chipotle 的整套套餐,還帶了便攜式自助餐桌、有保溫作用的器皿以及可以用來加熱或煮東西的固體酒精罐。當然,他們還搬來了一個超大的帳篷,以便安置這一大堆家當,防備忽然下雨。擔心孩子會食物過敏的父母,則會用定做的襯衫與襪子塞滿一整間小屋,以此替代吃一頓大餐。其他家長也都爲孩子擺滿一地的東西,還爲孩子同寢室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家長這些毫無節制又不合禮儀的行爲,會大大地令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但是送孩子參加這些夏令營的家長不瞭解探訪日這樣做危害有多大,卻堅決強調說,遲到或沒帶東西,即使只發生過一次也是罪過。他們還說,這一切都是愛的表現,不是物質主義。針對這一點,我會說:“如果這些都是家長認爲他們願意爲孩子做的事,那我實在很難預料,孩子如果再多一點說服力,可以達到什麼效果。”

家長總是想寵愛孩子或放鬆規矩,但這種誘惑也是一種機會,可以讓他們重新思考朋友間互相影響的作用。很多人都不瞭解,“比較”這個詞通常不會一開始就出現在孩子的腦海裏。如果孩子因爲他的朋友擁有自己沒有的玩具或經驗而感到丟臉,首先是因爲他朋友的父母讓孩子擁有了這些物品和活動。讓孩子放學後可以去任何地方、允許回家時間比較晚、不必做家務或不用對家庭做貢獻,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我們隨時都可以說“不”,很多人甚至希望我們能說得更頻繁一點:沒必要在探訪日上大費周章、不準孩子穿雙耳洞或文身、不給孩子買最新款的手機、不讓孩子追逐最新但不適合的流行歌手。但是,採取這樣的立場,不只會讓孩子失望,其他家長也會聽到,其中有些人免不了會將其解讀成我們這樣的行爲是對他們遵循的規則與所做選擇的一種沉默的評價。因此,我們只好隨大溜兒,孩子只要提出要求,我們就照做,而且這是更容易做出的選擇。

摘自:《反溺愛》,[美]羅恩·利伯著,林麗雪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