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自去年12月初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展開單邊升值趨勢。統計數據顯示,本輪美元對人幣匯率從7附近下跌至如今的6.7%,人幣對美元單邊升值超過4.2%。雖然美元指數確實也有疲軟走軟的跡象,但整體波動不過在2%上下,遠低於人民幣單邊升值幅度。

人民幣單邊升值,最主要原因是國際資本的瘋狂湧入。

一方面,中國經濟在經歷了2017年、2018年的主動宏觀去槓桿後,全社會的債務結構和規模都得到了優化和控制,爲中國在2019年開啓新一輪的經濟刺激預留了充裕空間。國際投資者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繼續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並在14億人口的消費規模預期上,中國很有可能超過美國,並長期保持全球最大消費國的排名。這是國際資本瘋狂湧入中國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技術性因素也要求國際資本必須被動的配置中國資產。MSCI指數、富時羅素指數、道瓊斯標普全球基準指數都將A股納入其中,並還將不斷擴大佔比,初步估算僅2019年,國際投資者就將通過這三大指數配置A股規模在1000億美元左右,未來幾年還將擴張至於5000億美元。因此,聰明的國際資本更願意在滬指大盤3000點以下時,提前大量參與中國A股投資。

美聯儲暫停加息的市場預期,以及全球各國因刺激經濟而紛紛降息和釋放貨幣流動性,也是幫助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重要因素。

人民幣單邊升值,在短期內是國際資本湧入中國市場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認爲A股市場因國際資本湧入,和國內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雙刺激,必然在短期內會形成一輪快速的上漲。各類藍籌股,前期調整明顯的白馬股,以及各行業龍頭股等,依然是投資者最好的投資選擇。

但我們也要注意,長期來看,如果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和幅度形成共識,那將會損害實體經濟。

中國已經是國際貿易大國,每年進出口總量世界第一。人民幣單邊升值雖然有利於進口,但卻不利於出口。因此那些中小規模的加工貿易類企業將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因爲中國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將下降,這會間接的擡高國內生產製造成本,最終會造成中國實體產業出現大量外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因過去30年裏日元長期保持強勢,造成日本製造業大量外移,而留存於國內的生產加等,實際經營成本也極高。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由於人民幣債券在國際上的規模還很小,我們的國際融資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一旦長時間維持人民幣升值趨勢,必然會造成大量人民幣外流而難以收回的局面。中國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國際資本進出中國市場依然受到各種限制,一旦國際市場積存的大量人民幣集中拋售,那將再次引發如97年一樣的“亞洲金融危機”。

因此,人幣的短期升值雖然是市場的必然趨勢,但在宏觀的貨幣管理上,中國央行將保持寬鬆貨幣供給以減緩升值壓力。這對中國經濟和股市當然是大利好,但管理的目的,是必須要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應出現長期的大幅度升值!

作者: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