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我之前就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咱們首先來算筆賬;就按照我這邊房價來算:

一、買房;也不要太大100平就行了,一家三口住沒問題了吧!

2019年買100平的房子53萬,首付16萬,貸款37萬,貸30年,月供2000元。

我的工資收入不可能這三十年都不漲,一直四千多吧,就算工資不漲,那麼30年後你還能53萬買到100平的房子嗎?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二、租房;還是租個100平的房子,一家三口住!

2019年租100平的房子,一個月最少1000元吧,租30年,租房總花費30萬。

你能保證租這30年房子期間房東不漲房租嗎?肯定漲房租,而且房東還要感謝你,房租一分不少的收,30年後房子升值了,升值的部分和你租戶有關係麼。

現在再來看看租房好還是買房好?當然是儘可能的買房啦!

個人觀點哈,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感謝邀請!買房比租房好!用自己的經歷回答題主的提問更有說服力。

本人年輕時從農村奔向城市打拚,多年租房每月為房東作出一份貢獻。租金2年一小漲3年一大漲,租金至少和cpi保持同步上漲從未降過。

在2010年買下首套房,以後持續買房如今當上房東。除去自己和子女自住外,仍有3套房對外出租每月凈收(扣除物業費)租金8400元,每月房貸8600元我只支付200元達到收支平衡。隨著Cpi上漲租金還會繼續上漲而房貸是用等額本息固定了金額,若干年後所收租金一定會超過房貸支付金額達到凈收入的目標。

租房缺點:(1)過著顛沛流漓、漂泊不定居住生活,總有浮萍隨時被風吹走的感覺,總覺得是城市的過客不利於安心工作。

(2)租房的未婚小夥給女朋友造成無能力的錯覺,即便小夥是未來的"潛力股"現實中丈母孃仍然認為小夥不夠優秀,"優秀"還買不起房?

(3)不被世俗所同化,為愛情嫁在一無所有小夥令人感動是出現在小說、電視劇裏。現實中租房小夥與買房小夥競爭中女孩子更傾向於後者,現實中為真愛嫁給窮小子的姑娘有多少呢?

買房的好處姑且不說保值升值的功能?買房自住改變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住在自己名下房子與住在房東名下的房子,是業主與租客身份的改變,兩者身份是不可相提並論,當上業主更有揚眉吐氣之感。

不論房租有多便宜那是租客每月的消費,不論房貸有多昂貴那是業主每月資產的注資。雖然兩者同樣是支出但是本質區別一語道破:消費與注資。

結論:買房比租房好!


當然是買房好。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有房纔算有家。有了房子,就可以安居樂業,時刻有歸宿感;租房住,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一生在為別人打工,終老一無所有。其實每月租房的費用和還貸的支出差不了多少,為什麼要替別人創造財富自己落得兩手空空?

有句俗語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房子無論大小新舊,只要能遮風擋雨那都是自己的家。買不起大的可以買小的,還貸壓力大可以延長還款時間,怎麼著也要擁有屬於自己住的地方!

不要趕新思想的時髦,聽信什麼國外人都以租房為主等等。人家那是長期形成的國情,大多數人都租房住,相互也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放在國內長期租房住肯定不一樣,老婆娶不到,孩子上不了學,還要忍受周圍人異樣的眼神,說不定房東那天讓搬家就得灰頭土臉的捲鋪蓋走人,這哪是正常人過的日子。

不要存在房價突然暴跌的幻想。只要一年內所有人抱團不買房,房價大幅降價是完全可以的。但這可能嗎?你不買總會有別人買,只要市場有需求存在,房價就很難降下來,更不可能瞬間崩塌。能買還是自己買吧,即便喫點辛苦給銀行打工,總比老了連個安身立命的居所沒有好的多。

謹記那句話:買房是投資,租房是消費;投資者累積財富,消費者身無分文。


看經濟狀況,發了財就買房,錢不夠花就租房。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買房子或者租房子


有錢當然是買房好呀,誰願意每個月發了工資還要交房租。


能買就買,但過得緊巴巴;不能買就租,喫喝玩樂也很爽!看選擇哪種生活方式,前提是有首付在手的纔有資格選。


別人用你存在銀行的錢,貸款買了房投資,又將房子出租給你,你還打工給他交房租,幫他還銀行貸款。他用賺到的錢買更多的房,更多的車,娶了你的女神,還發請柬給你,讓你隨份子。

這個段子看起來很好笑,確很現實,房租再少也是消費,房貸再多,也是投資,能夠付得起首付,還的起月供,還是買房吧。至少目前可遇見的未來,很少有比買房更保值的投資了。

如果所在城市工作不穩定,房價太高,可以再等等,不要當接盤俠,找合適的時機再入手,謝謝,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一起討論。


老話說得好:安居樂業,安居了,才能更好的發展事業,給自己和家人更穩定的生活。

我在租房的時候,如果不是必須的家當就不置,再喜歡都不會買,只會默默的放進收藏夾裏,生活盡量簡單,根本不存在享受生活這一說。原因是我經歷過太多次搬家了,厭惡每次搬家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家當,把人忙得夠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