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是我國的名貴藥材,還是我國稀有以及瀕臨滅絕的藥材,藥用價值很高,應用廣泛。

上次去湖南旅遊,看到過農民在曬杜仲皮和杜仲茶。當地農民告訴我們杜仲的功效和怎麼辨別杜仲的質量,我們還買了一些回去。下面簡單分享一下怎麼辨別杜仲的好壞:

杜仲皮:

生杜仲皮外表呈深灰色質感粗糙,內表呈淡黃色,折斷或者用手在埠抽拉,有白色的細絲,像蠶絲,如下圖所示:

不過,生(濕)杜仲皮不好保存,一般市面上賣的是幹杜仲皮。

幹杜仲皮的內表面質感光滑,顏色呈暗紫色或淺黑色。其外表面呈深棕色,質感粗糙。但出售的杜仲皮,其外表面一般都會被簡單加工打磨過,不像生皮那麼粗糙,會相對光滑,顏色也呈淺棕色。其外表面還有不規則縱裂槽紋及斜方形橫裂皮孔,有時可見淡灰色地衣斑。以上是杜仲皮外表的基本特性。

還有一點很重要,相信大部分朋友也知道,那就是"拔絲"。折斷杜仲皮,白絲越長越多,杜仲皮質量越優,藥用價值也越高,同樣的價格也是越貴的。

杜仲茶:

杜仲茶以杜仲嫩芽為原料,製作方法基本和紅茶的發酵方法一樣。功效和杜仲皮相差無幾,深受腎虛者、身體虛弱者、肥胖者的喜愛。

鑒別方法同樣以"絲"為主導,不管是生杜仲葉,還是做好的杜仲茶,都有杜仲特有的"白絲",如下圖所示:

杜仲茶我喝過,略苦,但俗話說苦口良藥,喝了之後,感覺真的不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等:整張長40cm以上,寬40cm以上,厚0.5cm以上,碎片不超過10%,其餘同特等。

二等:呈平板狀或捲曲狀,內面青褐色,整張長40cm以上,寬30cm以上,厚0.3cm以上,碎片不超過10%,其餘同特等。

三等:凡不符合特等、一等、二等標準,厚度不小於0.2cm,包括樹皮,根皮,碎塊,均屬此等。


杜仲皮平整光滑,拉扯撕斷,其間有白色的絲線相連為好。如果顏色發黑髮烏,樹皮有很多粉末狀的,黑色顆粒掉落則是老皮或者死樹,質量很差。


絲拉的越長,質量越好。


皮平光滑,拉扯撕斷,有絲線連接


絲拉的越長越好


我老家就產這個,沒人收購。大部分都是砍伐或者丟棄了。如果不急著要,可以私信我,有機會給你寄點(郵費自理哈)


杜仲商品以皮厚、塊大、去凈粗皮、折斷絲多且扯之長、內表面暗紫者為佳,不同產地產品中,以四川達縣、巴中、廣元一帶所產為優。不同部位所產杜仲,以幹皮最優,近根處杜仲皮較次,細枝皮最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