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作為長門長子,當他前面有一個哥哥叫賈敷八.九歲上就死,無疑他就是長子。這些描述按一般文學來看就是贅述,但曹雪芹還是把它寫出來啦,必然有他的目的。

說到賈敬在賈府里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如果單單是文學上去寫賈敬,賈敬確實在整部書里沒起到什麼作用,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可以不讓他出現。但從曹雪芹寫紅樓夢的目的上去分析,曹雪芹是在寫一部家庭史,如果真是曹雪芹的家庭史,每一個人的出場都擔負對賈家興旺與衰亡的責任。所以每一個人出現都代表著一定角色。

我認為賈敬的出現是有很大意義的,賈敬是賈家由興旺走向衰亡的關鍵人物,賈敬年輕時在學習上也是很拼的,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能考上進士,說明他滿腹詩書,明禮尚義,既然他能下功夫於詩書禮義就說明他有理想,有抱負。且後來考上進士。父親去逝後又襲了萌爵,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按常規這種錦衣玉食的生活要比其苦讀詩書,做官時三更待漏.晚朝而退要自在逍遙的多。他為什麼萌生修道成仙的想法,跑到京城外的道觀與道士胡羼。而不是安心襲好祖父用生命換來的爵位,並把家族管理好,使家業更加興旺,而是直接成為道士,踏罡步斗,化鉛煉丹妄想長生不老。把管理寧府的大權交給一個不諳世事不學無術,吃喝嫖賭的盪子賈珍掌管。這樣的思想大反轉應該是有很大原因的。

從賈府上下唯有賈敬才是進士,人常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賈敬能在很年輕時考上進士,說明他即聰慧又刻苦。由於他的聰慧,他在看待世事.洞察事情的來龍去脈及結果要高人一等。那麼賈敬為什麼要出家?如果是感情的原因,賈敬出家時當是在惜春一至二歲,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賈敬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這位珍爺倒也生了一下兒子,今爭才十六歲名叫賈蓉。從這些演說的時間是在賈雨村在林黛玉家作西賓時,當時林黛玉約莫五歲多,林黛玉到賈府與眾姊妹排行來看惜春最小,林黛玉要大惜春兩三歲。從此推算,在古代男子如果十六七歲結婚,賈蓉當時十六,賈珍至少布三十三歲,賈珍要比其小妹大三十歲,賈敬應該在四十七八歲生惜春,惜春在一至二歲賈敬出家,這說明賈敬時已五十歲左右,從以上啰嗦這麼多,就是證明賈敬出家不是因感情而拋家棄子而出家的。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賈敬是一個聰慧的人,他看出了賈府終久要滅亡的一顆定時炸彈,他無力挽救。才選擇出家。愚認為這才是賈敬出家的根本原因。曹雪芹寫紅樓夢是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手法,首先把"甄士隱"然後去"賈雨村"。從賈敬這個名字也有隱喻,可能曹雪芹借用明朝海瑞上嘉靖皇帝諫疏上,海瑞諷刺嘉靖帝的年號是:嘉靖(家盡)家家皆無財用,那麼賈敬是不是家業將盡的諧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很多人名是有隱喻的。

如果賈敬出家是第二種原因,他到底看出了什麼樣的定時炸彈而無法挽救賈家的命運,才選擇出家,不得而知。因紅樓夢後四十回佚失,未窺全豹不能妄猜。到底紅樓夢有哪些不可言述的真事被隱藏,又有哪些不可告人的定時炸彈會時刻爆炸,不得而知。遺憾的是不能看到後四十回最精彩的部分。總之,賈敬出家是賈府興旺的終結,賈珍管家是賈府衰亡的開始。

當然,有些人認為賈敬的死影射雍正的死,那只是一種猜度。不作妄評。


賈敬是寧國府的掌門人,只是小說開場時他就已經不在賈府,將世襲的爵位傳給了唯一的兒子賈珍,自己卻「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跑到城外的玄真觀去修鍊,一心渴望飛升成仙。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他幾乎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我們只在除夕祭祖的時候見過他一次。看到他行使著自己族長的職權,主持祭祖。直到他去世,禮部給皇帝的奏本中寫出:「系進士出身,祖職已蔭其子賈珍。」我們才驚訝地知道,原來這個埋頭在道觀中念經修道的賈敬,並非是不學無術的蠢蠹,人家是憑本事考上的進士。相比只考中了一個秀才的賈珠,他才真是貨真價實的學霸。

可這個賈府百年一遇的學霸,為何早早就從繁華富貴中抽身,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去,一心一意去清心寡欲地修道去了呢?書中並未清楚寫明,我們只能從字裡行間去探尋推測。

賈敬並非長子,他還有個哥哥賈敷。按照規矩,襲爵沒他什麼事兒。也許從小知道自己不能繼承家業,便努力讀書,以便從科舉之路出身。可人算不如天算,哥哥還未成年就死去,他成了長子,世襲的大餡餅就這樣落在了賈敬的頭上。賈敬應該十分聰明,是個讀書考學的天才。既然不覺吃力,那就繼續讀書考試,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水平吧。於是賈敬一路輕鬆考取了秀才、舉人,最後成為進士。如果沒有世襲爵位,成為進士的賈敬一定會像千百個寒窗苦讀、一舉奪魁的士子一樣,勤勤懇懇工作、認真努力做官,或者為國為民,或者為了家族和個人的前途,爭取更好的職位,獲得更大發展。

無奈賈敬此時已然成為寧國府唯一的繼承人,他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輕鬆獲得高官顯爵,那有何必如其他進士一樣,最低微的小官做起,費盡心機地一步步向上走呢?

賈敬理所當然地放棄了普通進士的路,回來襲爵做官,享受貴族的一切待遇。進士、襲爵、掌管家業,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得來太容易了,人生也太順利了。太順利的人容易迷茫,也容易喪失生活目的和奮鬥目標。這時他接觸到了道教,立刻被吸引,覺得修仙學道、超凡入聖才是最偉大的事業,值得他去努力追求。於是賈敬將爵位給了兒子賈珍,自己遠離紅塵,一心一意煉丹,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收穫更多的精神幸福。對於兒子賈珍和女兒惜春,他知道他們都會衣食無憂,享受榮華富貴,當然懶得關注和在意。

日日修道煉丹,讓賈敬越來越篤信自己能夠超凡入聖,後來終於耐不住,吃下了自己最新練出的金丹,結果腹脹而死。

賈敬是賈府百年一遇的學霸,然而他沒有走學霸的尋常路,自廢武功。因為在他的交際圈層中,都是從小就錦衣玉食、為所欲為的貴族子弟,他與那些人完全沒有共同語言,或者他也看不起他們,所以他才有了不一樣的追求。因為他早早就放棄了自己作為家長、族長的使命,對於兒子賈珍的胡鬧也不過問,終於讓寧國府越來越混亂,以至於不可收拾。


我的回答可能答非所問,我只是談談自己的感觸。我是很反感賈敬這個人的。他出家也無所謂,順治也出家,李叔同也出家。可是他出家既不是自律苦修,也沒有成為大師,而是象江湖術士一般煉丹服藥,以致中毒身死,真是愚蠢至極......

還有宋徽宗趙佶和南唐後主李煜這兩個人,我也很反感。趙佶信道,他廣修道觀,蓄道萬千。然而老君並沒對他青眼有加,他結局是國破被俘,身披羊裘,在五國城坐井觀天。李煜敬佛,他招募僧眾,沉迷因果。然而佛祖也沒對他佛眼相看,他下場是肉袒出降,受盡凌辱,命喪於牽機葯鴆。

忍不住崇拜一下武則天。武則天也崇佛。她延請高僧,翻譯經卷,用錢萬貫,開鑿石窟。可是她也沒忘記治國啊。她整治吏治,拔擢賢才,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在她執政期間,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國泰民安。一手禮佛,一手治國,禮佛治國兩不誤,這才是宗教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賈敬,中國古典小說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中的人物,寧國公賈演的孫子,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次子,賈珍之父。是乙卯科進士,卻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觀修鍊,燒丹鍊汞,別的事一概不管,放縱家人胡作非為。後因吃秘制的丹砂燒脹而死。死後追賜為五品之職。紅樓夢一開始的時候賈敬就在道觀里修鍊了,家裡的事他基本都撒手不管了,連秦可卿葬禮和自己生日的時候也不回來,怕沾染了紅塵。他對紅塵如此不眷戀,難道僅僅是為了想修鍊成仙,長生不老嗎?

秦可卿的曲子里有一句:箕裘頹墮皆以敬,家事消亡首罪寧,這個敬就是指的賈敬,箕裘指的是祖業,也就是說荒廢祖宗基業就是從賈敬這裡開始的,而敗家的罪魁禍首就出在了寧府。很難想像,賈敬又有兒子又有女兒,家世又好,在家裡還是老大,而且沒有人敢管自己,他的生活應該跟賈母一樣,是很愜意的。這樣神仙似的日子他卻一點都不眷戀,跑到道觀跟一幫道士去修道去了。

賈敬能放棄這麼好的日子有一種逃避現實的嫌疑,他似乎對這個家深惡痛絕,家裡有人去世他也不回來。回家祭祖,他把自己一個人關起來,不和其他人接觸,連賈母都不理。他過生日,家人來給他拜壽,他說:「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願意往你們那是非場中去鬧去」,很明顯他已經把自己從家裡擇出來了。

他形容家裡是個是非場,或許正是這個是非之地才是他離家的最重要的原因。

賈敬雖然排行老二,但是因為他的哥哥賈敷在八九歲上就死了,所以,他是寧國府中根正苗紅、當仁不讓的繼承人。有了這樣的身世,按說,他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也可以安享富貴。可是,他卻偏偏要去考進士,偏偏還中了乙卯科進士。這可是賈府的男人們中唯一的一名進士。

其實,賈敬考進士也沒有什麼說不通的。或許,當時他的父親賈代化還在世,他沒有官位,所以就考個進士,給家族增加一下光輝,同時也可以提前有個官職。可是,有著世襲前途的賈敬,卻非得再考一個進士,說明他曾經是一個非常積極上進的大好青年。

作為賈府中曾經最積極上進,也最有才華的賈敬,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變故?使得他的性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寧國府中的一把手,作為賈氏家族的族長,賈敬有錢,有權,有兒女,有學問,他的生活還有什麼不順心的?還有什麼事情能夠影響到這位人生路上的大贏家?使得他由一位積極上進的好男兒,轉變成了清心寡欲的修道士?

在秦可卿的判詞中,有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秦可卿是寧府中唯一一位入選了「金陵十二釵」的,所以,秦可卿的判詞應該隱藏了寧國府的整體命運。箕裘頹墮,出自《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意為比喻先輩的事業沒有人繼承。所以,秦可卿的這句判詞,說的是從賈敬開始,賈府的基業就沒有了可繼承之人。也就是說,賈敬的修道,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了子孫的無人管束,胡作非為,甚至於毀了祖宗的百年基業。

積極上進的賈敬能夠寧可丟在祖宗的基業,寧可放任兒孫恣意胡鬧,也要出城修道,必定是他曾經歷了一場重大的人生變故,從此變得心灰意冷,不願再問世事,不願再爭高低。可是,這件事情究竟是什麼,因為《紅樓夢》中關於這方面的文本信息幾乎沒有,這大概也只能成為一個巨大的謎團了。

《紅樓夢》中,尤氏帶著賈珍的兩個侍妾佩鳳、偕鴛到榮國府來,大家正玩的開心。突然有人跑來說,賈敬殯天了。可是這時大家都說,好好地並沒有得病,為什麼就去世了。

那麼賈敬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就死了?其中有一個小道士說道,原是老爺秘法新制的丹砂吃壞事,我們也曾勸過的,不承望老爺還是悄悄的服了下去。

從《紅樓夢》一開始,賈敬就常年不在寧國府居住,而是和道士們混在一起,干煉丹的事情。可以說賈敬不僅一直在煉丹,而且也在吃那個東西。以前都沒有事,現在卻突然出事了。可知賈敬這次服用的並不是丹藥,而是真如小道士所說,悄悄服用了其他的東西,那就是說賈敬是吞葯自殺的。

賈敬為什麼一聲不響就服藥死了?從前後文來看,賈府也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大家都還照舊過日子。可以說完全沒有事讓賈敬如此想不開。

賈敬也和賈惜春一樣,為了不使寧國府的事情,將來連累到他,所以才選擇哪一條不歸路的。看來他們父女兩,都是在知道寧國府那些事情的嚴重性,一個選擇出家逃避,一個選擇服丹藥而死。

正是小道士所說的「悄悄」二字,讓我們知道了賈敬為什麼要服丹藥,也讓我們明白了賈敬為什麼會死的莫名其妙了。原來是這兩個字,暴露了賈敬的真實死因。


一種避世性人格,或是受了什麼打擊看破紅塵的人。


賈敬其人:

第一,一味好道。賈敬提前退休,按理應該回金陵老家,他偏偏不肯回原籍來,只在都中城外玄真觀和道士們胡羼,一直到死。??

第二,余者一概不在他心上。寧國府大事小情全權放手,任憑兒子賈珍決定。??

賈敬好道,很多人忽略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時間其實並不久。賈敬是賈家唯一一個進士。年輕時聰慧異常,讀書歷害,考中進士前不可能好道。冷子興演說時,林黛玉六歲,惜春估計也就三歲。冷子興說:如今一味好道,顯然是不久的時間。??

惜春生下就沒了生母,又是賈珍一奶同胞的妹妹,賈敬和妻子起碼都四十多歲才產女,證明夫婦二人伉儷情深。賈敬顯然在妻子難產死後心灰意冷丟下幼女從此對寧國府撒手,整日和道士胡孱。??

【二】??

賈敬混跡道觀後徹底對寧國府放手。??

第一,秦可卿葬禮,賈敬不管不顧。孫媳婦死了,賈敬也不回來,借口即日就要飛升。不肯沾染世俗。賈珍就因為父親不管,才在秦可卿葬禮上任意妄為的。而賈敬不管也好理解,隔輩人不需要祖父母操心。現在很多地方依然如此,小輩去世,隔輩長輩都不去。這也是賈母不去秦可卿葬禮的原因,秦可卿輩分小,折福禁受不起。??

第二,賈敬生日業不回寧國府,還吩咐賈珍不要再去。嚇得賈珍不敢再去,只讓抄了陰騭文散出就好。??

【三】??

賈敬在道觀後一心飛升,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卻並不是什麼都不管。兩件事他必須出席。??

第一,賈元春省親雖然賈敬沒有出場描寫,但賈敬還是出場了的。只是身為白衣,賈家當時以賈赦賈政為首。元春賜禮交代:賈敬、賈赦、賈政等,每分御制新書一部,寶墨二匣,金、銀盞各二隻,表禮按前。證明以家族輩分論,賈敬在前,一定也有出席。??

第二,祭祖。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是賈家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祭典。賈敬作為賈家長房唯一嫡子(其兄賈敷未成年夭折),必須要出席主祭。這也是賈敬在家中唯一必須履行的職責。其他都可以放手,唯獨祭祖,只要不死,就必須每年出席,皆因他是賈家嫡系男丁第一人。寧國府本是賈家族長,肩負祖宗宗廟,此事在古人心中除非出家,否則任何事也大不過祭祀。賈敬哪怕自己兒孫的事都放手,唯獨祖宗的事不能不管,也必須要管!??當然還有一件事,賈母生日,賈敬也一定會回來參加,這是他作為晚輩必盡的孝道。

多說一句:賈敬其人很多人對他詬病,卻又說不出什麼理由。原文有「箕求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我認為是賈敬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再無姬妾,造成寧國府三代單傳繼承人出現問題,賈珍、賈蓉不成器,寧國府徹底滅絕無人了。這與明朝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極為相似。因為弘治朱佑樘獨寵張皇后沒有嬪妃,導致嫡系繼承人出現問題。正德死後沒繼承人才傳給了旁支嘉靖(這個與賈敬同音),嘉靖一味好道,明朝從此開始轉向衰退並埋下敗亡伏筆。寧國府賈敬之事顯然有借鑒明朝舊事說興亡的隱喻。否則賈敬實在沒什麼錯誤。歸咎起來也就只剩不負責任——無論對家族,對子嗣,對自己。他唯一負責任的,只有祭祀而已。


賈敬身上怪事最多。

箕裘頹墮皆從敬,

家事消亡首罪寧。

賈敬是賈府兩府滅亡首要罪人,

但是書中很少寫賈敬的事。

賈敬是進士出身,但是不做官,不襲爵。

賈敬自己做道士,卻有一個比孫子小的女兒。

太多的怪事


賈敬是賈珍、賈惜春的父親,在玄真觀燒丹鍊汞期望飛升,落得吃丹砂脹死的下場。身為族長賈珍之父地位尊崇,應該盡享榮華富貴,但卻一味好道、諸事不管。也許是早就看透了這鐘鳴鼎食之家族的必然衰敗而無可挽回,因此獨善其身?抑或是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力挽狂瀾重振家族聲威嗎?因為自己若真能修成神仙那一切豈不是易如反掌。這隱隱透著賈敬心中那一絲無奈、失望和希翼的交織……


就像是太陽底下的一片陰影。


想逃避現實,可有逃避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