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對於公眾來說,確實犯下了過於深奧的罪孽—— 王小波

所以看這類涉及宇宙根本的艱深科普書籍,能從不知道自己不懂,進步到知道自己不懂,以及為什麼不懂,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收穫了。只要沒有喪失對世界、宇宙和人類命運的好奇心,就不可能沒有思考過關於宇宙、時空等形而上的問題。實際上,哪怕原始部落中的人也曾經想過,就如時間簡史中提到的託著大地的烏龜。

如果你要問烏龜站在哪裡,烏龜站在烏龜背上,一個無限的烏龜塔,就是某些文化中的宇宙觀。

雖然極少數人,很早就知道天圓地方是錯誤的,大地其實應該是一個球體,並正確認識到月亮的發光其實來自太陽的照射,而月食則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之上造成的。但這些 正確的觀念並沒有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同。

可今日不比往日,當人類文明進入信息大爆炸時代之後,任何重要信息,尤其是關於我們這個世界和宇宙的重要信息,都會很快變成科學新聞和科普視頻乃至書籍進行廣泛傳播,務求讓更多的人瞭解宇宙的真相,雖然許多真相已經過於艱深,艱深到哪怕同是科學家,但研究領域不同,都未必能看懂。

所以,正如已故雜文大家王小波所言,」科學對於公眾來說,確實犯下了過於深奧的罪孽。",但如果只是看一個熱鬧,其實也挺好。只需要牢記無論你認為自己看懂了什麼,終是虛妄。

為什麼呢?

因為,現代物理學建立在數學和實驗的基礎之上,掌握不了這兩者,就談不上懂。許多學物理專業的人,很不喜歡《時間簡史》這本書,因為自從這本書問世之後,世間又增加了許多連自己不懂都不明白的狂妄之徒。但這真不是《時間簡史》的錯。這是信息時代的必然,也是人類好奇心的必然。

實際上,在《時間簡史》的前言中,霍金說得非常清楚明白,出版商告訴他,書中每出現一個數學公式,就會嚇跑一半讀者。但沒有數學公式,又哪來的物理學呢?為了照顧大眾情緒,讓喫瓜者能保持淡定,霍金在時間簡史一書中,的確沒有列出大量數學公式,僅僅用了一個數學公式。

這就導致一些人產生了一種讀懂了的幻覺,不僅認為自己讀懂了,還以為自己有了和物理學家和霍金對噴的能力呢。

我也喜歡看理論物理方面的科普書籍,但是不管我認為自己看明白了什麼,我都深深地謹記,沒有數學根基的所謂看懂,終究只是虛妄。那我為什麼還要看?

因為,好奇呀。因為我想知道世間萬物的一切,想知道終極答案是存在還是不存在,等等。有些事情,哪怕僅僅知道它是存在的,也能讓人感到某種安慰呢。


科學雖然深奧,但它也足夠有趣

謝謝點贊


看過沒看完,其實認真看還是能看懂的。霍金以科普為出發點來解釋時間的前世今生,有些觀點還是對我們的認知有很大顛覆性的。我們所認識的一去不復返的時間可能只是一種存在於我們腦中的錯覺,建議大家可以讀讀,不要把它想成一本科學讀物,讀不懂也關係不大。


看懂了,無非是時空分裂,空間摺疊,虛擬的多,有據的少。霍金有點像現在的民科,從微觀的理據,推論到宏觀的世界時,突然迷糊了,產生大量幻覺,引起科學界中民科底子的強烈共鳴。想理解霍金,可以自己親自做一個實驗。材料是一塊玻璃,一支蠟燭,一隻激光筆。用蠟燭燻黑玻璃,用針在上面刻出單縫,雙縫,多縫,單孔,雙孔,多孔。激光筆水平,玻璃在光路上豎直。在黑暗中研究投射到牆上的圖像。這麼會這樣的?等你想明白了,你就知道霍金錯在哪裡了。


沒有生活基礎的書我是不看的


忙的腳不點地的,哪有時間撿屎呀!


用一晚上讀完,評價:我的觀點是黑洞不可能存在,因此其前半部分關於黑洞的論述在我看來是錯誤的,而後半部分不過是對目前現有理論的複述,沒有新意,所以總的評價是不怎麼樣,差評!


作為沒有天體物理學和數學基礎的我們,沒必要對霍金說的細節弄得這麼明白,因為他說了我們也理解不全,反而會有偏誤。只要關注他的思想,知識瞭解個框架就行了。

霍金不僅僅是個科學家,他還是個公眾人物,他對科學真理的渴望,對生活的樂觀,腳踏實地的作風纔是我們更應該學習的。


這本書一般人都是看不懂的,看懂這本書的人都是極品理工男。全中國大概不到10個人吧。


看懂了,感覺很神奇!順念倒唸發音都是一樣!


只聽說,沒看過,也不打算看。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