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大事都遵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像溥儀這種出身帝王之家雖然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擁有自行抉擇妃子的權力,但是早已經失去權力的溥儀在婚姻這件事情上沒有了自己的選擇權,再加上對婚姻、對家庭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所以溥儀選擇自己的妻子時就有了戲劇性的一幕,通過照片來選擇自己的妻子。

起初,文綉比婉容要早些進入溥儀的眼帘,按照皇帝必須從滿蒙大臣中挑選妃子的祖制,出身鑲黃旗的文繡的照片被送到了溥儀的桌子上,同時被送來的還有婉容的照片,但不知道為什麼溥儀覺得看到文綉就很順眼,所以也就沒有多想的圈定了文綉作為自己的皇后。

不過端康太妃卻為溥儀選擇了婉容,當時的婉容出落得高挑漂亮,但文綉卻相貌平平,儘管溥儀在潛意識裡並沒有對皇后有什麼標準,但是在端康太妃的壓力下他選擇了婉容當自己的皇后,而文綉被封為淑妃,就這樣,接受過西式教育,並且性格活潑開朗的婉容成為了溥儀的皇后,但這種活潑和熱烈的性格卻讓她以後的人生一派烏煙瘴氣,反觀內向端莊的文綉卻敢於為自己的幸福而突破自我。

起初,婉容成為溥儀的皇后時,憑藉著接受過西式教育的活潑而贏得了溥儀的歡心,反觀接受傳統教育的文綉卻是一個標準的內向和端莊的中國傳統女人,也因為這樣受到溥儀的冷落,隨著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被迫帶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離開紫禁城,並在天津購置了寓所。

這一時期的婉容逐漸開始吸食鴉片,出了宮的婉容徹底獲得了自由,她脫掉傳統的皇家服裝,改穿更加時尚和現代的旗袍以及高跟鞋,並時常出入高端名流們的聚會,進行各種消費活動。而反觀文綉和溥儀的關係卻日漸惡化,隨著日本人開始同溥儀進行接觸,文綉勸誡溥儀同日本人保持距離,但溥儀卻想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復辟。

同時,三人之間微妙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溥儀更願意和善於交際的婉容待在一起,出席各種活動,甚至一同乘坐汽車上街購物,而文綉在這些活動都被刻意的忽視,在天津的寓所里,文綉住在二樓,婉容住在一樓,溥儀常常待在婉容那裡,文綉對溥儀來說變得竟像陌生人一樣,雙方之間甚至經常發生爭吵乃至打罵的事情。

隨著七年的時間眨眼而過,備受冷落的文綉決定鼓起勇氣擺脫這種孤獨的生活,她向溥儀提出了離婚,這讓溥儀大吃一驚,畢竟這是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所以雙方之間的八卦新聞很快就登上了頭版頭條,被記者們稱為「刀妃革命」,在文繡的堅持下,溥儀無奈只得和文綉離婚,賠償了她五萬塊錢,並要求她永不再嫁。

文綉之所以會和溥儀離婚無非兩點:不喜歡他和日本人來往;受到溥儀的各種冷落;文綉和溥儀離婚後,隨著那筆錢用完,生活也過的相當拮据和艱苦,抗戰勝利後,文綉和一個國民黨軍官劉振東結婚,不過由於時局動蕩的原因,很難說她過的幸福,但對她來說或許精神上有了一個寄託吧。

反觀婉容卻過的十分不幸,起初婉容也曾經打算離開中國,東渡日本,但是被溥儀的妹妹發現,而溥儀一心想要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復辟,所以這個計劃落空,婉容也就放棄了出逃的計劃。而隨著溥儀暴露出生理上的缺陷,以及婉容過度吸食鴉片,在偽滿洲國屈居於日本人之下的婉容生活的很不自由,而且溥儀也對她日漸冷落。

這讓婉容倍感凄苦,於是開始採取自我毀滅的方式生活,她瘋狂的吸食鴉片,並且同溥儀的侍衛私通,懷孕生下一個很快就夭折的孩子,在精神上備受折磨的婉容開始變得瘋瘋癲癲,最終被溥儀關在一間屋子裡徹底失去了自由,而隨著吸食鴉片越來越多,她身體越來越虛弱,有時甚至連床都無法離開。

抗戰勝利後,婉容以及溥儀失散,婉容被游擊隊俘虜,關進監獄裡並死於其中,溥儀知道後也無動於衷,2006年與溥儀合葬於華龍皇家陵園,也許比起婉容,文綉無疑又是幸運的,至少她獲得了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自由,但無論怎麼說,這兩位女性無疑都是時代的犧牲品,都是不幸的。


郭布羅婉容的名字來源於《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原本美麗詩句,卻並沒有挽救婉容不幸的一生。婉容,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就如同已經沒落崩潰的封建王朝一樣,從一開始被選為皇后,就註定了其悲劇的人生。實際上,婉容這位有名無實的皇后也並非是溥儀中意的選擇,而是在當時主持後宮事務的端康太妃的堅持下而確定的。

遜帝溥儀中意的皇后人選:

從流傳至今的很多婉容和文秀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末代皇后婉容的長相和氣質是遠遠高於淑妃文秀的,實際上婉容不僅長相出類拔萃,還受過良好的教育,頗通詩書,並且,婉容還有著文秀無法比肩的高貴出身。然而婉容的這些巨大的優勢,卻並沒有能夠給自己加分,反而,遜帝溥儀將文秀圈定為了皇后的人選。那麼這位被溥儀一眼相中的文秀的家世如何呢?

文秀的父親是來自滿洲鑲黃旗,任職於內務府主事,她自小過著平民的生活,雖然早已經家道中落,但是文秀依舊讀過書,並且還上過私塾,其實文秀除了長相外,其餘條件並不比婉容差,那麼,為什麼溥儀不選美貌與才情並存的婉容呢?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溥儀,根據一些非官方的記載,據說溥儀稱當時看著文秀的照片,覺得文秀長相比較有趣,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將文秀圈定為皇后人選。不過溥儀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對此事做出了正確的解答,稱當時照片送到了養心殿,一共有四張,四個人身段像桶子,模樣一樣,分不出美醜來,只能看到誰的旗袍花色特別些,於是找了一張順眼的照片,也就是文秀。這邊是溥儀選擇文秀的真實原因。

端康皇貴太妃的堅持:

溥儀雖然相中並圈定了文秀作為皇后,但是最終成為溥儀皇后的人確是婉容。那麼婉容為何能夠成為溥儀的皇后呢?其實這也是經歷了一個鬥爭的過程的。當時主持遜清皇室事務的是光緒皇帝的遺孀端康太妃,端康太妃與婉容的父親交好,因此極力主張立婉容為皇后,端康太妃同時還提出了文秀出身不夠高貴。但是其實文秀在宮中也是有著支持者的,支持文秀的是同治皇帝的遺孀敬懿太妃,而同治帝的另一個遺孀榮惠太妃也支持文秀為皇后。但是最終溥儀還是遵照了端康太妃的意思,將婉容立為皇后。

原創
對於年輕的末代皇帝溥儀來說,結婚只是一個皇帝必然要走的形式。既然其他皇帝都要結婚,娶皇后納妃子,溥儀自然也要遵守。他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描述自己看待婚姻,是當作「龍鳳呈祥」天經地義的事情來接受的。溥儀認為結婚代表著自己不再像小孩子那樣被管束,至於結婚對象是誰,根本不需要溥儀操心或者關心。負責溥儀皇后人選的是宮中的太妃們,這些太妃中有同治皇帝的妃子,也有光緒皇帝的瑾妃。由於各太妃都想成為主持中宮的人物,自然希望新皇后是自己這邊的人。由於時代進步,過去選秀女的方式被摒棄,改用照片讓皇帝挑選。當然這些候選者都是宮中勢力自己先千挑萬選過了才給皇帝做最後的推薦。最後好不少容易過關斬件的四張姑娘照片送到溥儀手裡,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在他看四個姑娘長得都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比較,只能從她們的旗袍花色挑個中意的。就是在這樣對姑娘所有信息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溥儀看文繡的照片衣服好看,就挑中了她,按理說第一個挑中的就是皇后了。文綉婉容但是文綉是敬懿太妃中意的女孩,由此跟敬懿太妃做對的端莊太妃慫恿王公們哄著溥儀挑選自己推薦的婉容。理由是婉容出身富戶,長得漂亮,出身和外表都比文綉拿得出手。溥儀被鬧的很不耐煩,就重新選了婉容。但是這樣出爾反爾,敬懿太妃和榮惠太妃又不願意了,表示皇帝已經圈過文綉,文綉就不能再嫁給臣民,哄著溥儀把文綉納為妃子。但是溥儀此時根本沒有對妻子、對家庭的概念,一個女人都嫌多,兩個自然不樂意。王公們說皇帝娶皇后納妃子是祖制,溥儀見皇帝都是如此,也就同意把文綉納為妃子。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歡迎點贊和評論

皇宮後宮佳麗三千都是不多的。皇后是靠爭取的不是先看上那個那個就可以當皇后。這和正妻和納妾差不多,有實力做大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