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喝熱水”的表情包,段子鋪天蓋地,這大概也是源自於生活的調侃。

“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請你多喝熱水!”

這一生活狀態不單單存在與情侶之間,同事,家人在你出現身體不適時,也總會叮囑一句”多喝熱水”,包括生病,醫生也會說,這給人一種水能包治百病的感覺!

“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身體出現不適是否要真的多喝水?很多人對此表示疑惑。

先不管身體健康與否,單純說水,它佔據一個成人體重的65%左右,嬰兒高達72%,它是人體各個系統正常運行的營養來源。

正常的情況下,水在我們機體裏的作用如下:

維持維生素B正常運作,代謝身體多餘的糖分,避免肥胖,保持體重!

維持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延緩人體器官,皮膚過度衰老!

預防泌尿道疾病發生,如腎結石、尿道發炎

幫助腸胃消化與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問題

炎熱的室外溫度能夠促進機體散熱,防止中暑

有助於皮膚保持水分,不易面色蠟黃、肌膚粗糙

更多人關心的是:生病多喝水到底有沒有用?

準確的告訴大家:生病多喝水確實對大多數疾病恢復康復有利,但並非可以說成可以治療疾病。

比如常見的一些慢性心血管疾病,降低體內血液黏稠度,預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正確喝溫水、調整飲食,有利控制高血壓、糖尿病。

“多喝熱水”本是最科學,最樸素的叮囑,如今被網絡化,做成了調侃的包袱,在人與人溝通中不斷廣而傳之,這種簡單粗暴的傳播,確實會讓人減少消化道疾病,但所謂的“熱”被惡意的曲解,“多喝熱水”表示真的不能買單!

一些人理解的“多喝熱水”是喝稍微燙一些的水,顯然這是錯誤的想法。

我們常說的溫水是35℃~40℃的水,這之間的溫度會人腸胃感到舒適。嬰兒奶粉用40~50℃的水衝,有助於奶粉溶解,且符合人體腸道舒適區。若超過65℃的水,會對腸胃粘膜造成損傷,以至於潰爛引發食道癌。

高溫的水,或者其他食物,例如火鍋,剛出鍋的粥、麪條不要立即食用,食道癌的發病機理之一就是高溫燙傷粘膜,長期不能癒合所致。

“多喝熱水”沒有錯,我們以前常說,現在也要說,將來繼續說,水乃生命之源,怎敢缺少,但是指着水來治病的朋友,還是醒醒吧,它只不過是對身體的病症有所緩解作用,千萬不要誤解。

最後端起這杯溫水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