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是世界上分佈最廣、適應性最強的樹種。對於綠化、防止水土流失、阻擋沙塵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入秋後,楊樹潰瘍病是楊樹常見的一種病害,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楊樹潰瘍病的一些特徵與防治防治方法,希望能為您帶來幫助。

分佈與為害

楊樹潰瘍病也稱楊樹水泡型潰瘍病,是分佈最廣、為害最嚴重的楊樹樹枝幹病害。在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山西、甘肅、遼寧等地均普遍發生。嚴重的地區,幾乎每一株楊樹均有潰瘍斑;一株1~2年生的楊樹苗,可以布滿上百個潰瘍斑,嚴重影響楊樹造林後的成活及生長。

癥狀

1

楊樹水泡型潰瘍病

病害發生在主幹和大枝上。癥狀主要有三種類型。在光皮楊樹品種上,多圍繞皮孔產生直徑1釐米左右的水泡狀斑;在粗皮楊樹品種上,通常並不產生水泡,而是產生小型局部壞死斑;當從幹部的傷口、死芽和凍傷處發病時,形成大型的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壞死班。

2

楊樹大斑型潰瘍病

該病害主要發生在主幹的傷口和芽痕處,初期病斑呈水浸狀,暗褐色,後形成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病部韌皮組織潰爛,其下木質部也可變褐,老病斑可連年擴大,多個病斑可連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認為是楊樹上最嚴重的病害之一。

3

楊樹爛皮型潰瘍病

楊樹爛皮型潰瘍病又稱楊樹腐爛病,為害楊屬、柳屬等樹種的樹榦、枝,引起皮層腐爛、枝枯,嚴重地塊可引起大片楊樹的死亡。

4

楊樹細菌型潰瘍病

該病與前三種不同,它是由一種叫做草生歐文氏桿菌的細菌所引起,該細菌為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周生鞭毛。該病主要危害樹榦,也能在大枝上發生,發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橢圓形的瘤,直徑約1釐米,外表光滑,後逐漸增大成梭形或圓柱形的大瘤,顏色變為灰褐色,表面粗糙並出現縱向開裂。

夏季從病部裂縫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內韌皮部變棕紅色,木質部由白色變為灰色,後變為紅色。發病嚴重時出現腐爛,樹木生長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嚴重時可致樹木全株死亡。

病原

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科)殼梭孢屬的一種。子座單腔或多腔,腔內分生孢子器不規則形,器壁黑色。分生孢子梗,無色,分枝或不分枝,大小4~8 μm×2~3μm。分生孢子單胞,長卵形至長橢圓形,無色,大小4~12μm×2~5μm。該菌生長溫度為13~38℃,在PH值3~9均能生長。

該病菌不但為害楊樹,也能侵染榆樹、核桃等多種木本植物的樹皮。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或沒有成熟的子實體在病組織內越冬,5月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由風雨傳播,經皮孔或者傷口侵入。因此,生病植株、病株殘體和帶菌的苗木、枝幹都是病害的侵染來源。

該病在南方地區於3月下旬開始發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為發病盛期,5月中旬以後病害逐漸緩慢,至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後病害有稍有發生。在北方一些地區發病稍晚,通常4月上旬開始發病,5月下旬為發病高峯,7~8月病勢減輕,9月後又有發生,以後逐漸停止。楊樹潰瘍病嚴重發生後經常誘發爛皮病的相繼發生,行道樹面向車輛來的方向樹榦基部多易發病。

防治方法

1

選用抗病樹種

選用白楊派和黑楊派的一些較為抗病的樹種栽植;避免使用羣眾楊、遼楊、小美旱、北京楊等感病樹種。

2

園林技術防治

(1)適地適樹、隨起隨載;嚴禁假植期過長;縮短運輸期。

(2)在起苗、運輸、假植、栽植等生產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樹榦創傷。

(3)栽植後及時澆透水,保證栽植苗成活,減少病害。

3

加強檢疫

重視苗木來源,嚴格檢疫,清除病枝幹。

4

藥劑防治

以秋防為主,與春、秋防治相結合。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50%多菌靈200倍液及30石硫合劑、10倍鹼液均有較好效果。

小芭嘚吧

楊樹潰瘍病噴葯不但可以阻止病菌的入侵,還可以促進老病斑的癒合,抑制病情的擴展。


楊樹潰瘍病是我國楊樹上的重要枝幹病害。該病在我國不但發生普遍,而且嚴重。很多地區楊樹因該病導致楊樹死亡。

【癥狀】

4月上旬感病植株的幹部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大小約1毫米,呈水漬狀或水泡狀。通常在粗皮和光皮樹種上以水漬狀病斑為主,水泡型病斑僅發生在光皮樹種上。病部質地鬆軟,手壓水漬狀病斑有褐水流出,壓破水泡型病斑則有大量帶腥臭的黏液流出。病部後期下陷,呈灰褐色,並很快擴展成長橢圓形或長條形,但邊緣不明顯。此時皮層腐爛,呈黑褐色。至5月下旬在病部產生許多黑色小點,並突破錶皮外露。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當病部不斷擴大,環繞樹榦一週時上部枝條便枯死。病部後期開裂,至11月份在病部產生較大的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子座和子囊殼。秋季形成的病斑在翌年的5月中旬子實體才成熟。

【發病規律】

通常在4月上旬開始發病,5月下旬為發病高峯,7~8月病勢減輕,9月後又有發展,以後漸停止。5月中旬以後老病斑上的子實體大量成熟,形成分生孢子向外擴散。因此,楊樹春季造林後發生潰瘍病,不是造林當年在苗圃或定植後被病菌侵染的結果,而是先年在苗圃期間已受侵染,苗木本身帶菌的結果。春季造林,正是樹木開始生長、樹液流動時期,此時樹木本身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而楊樹苗從起苗、運輸、假植到定植過程中失掉大量水分,如果定植後又不及時灌水和管理,必然導致生理機能失調,樹勢衰弱,抗病能力降低,誘發潛伏的病菌活動。病菌主要從傷口和皮孔侵入。室內研究表明,在刺傷後在傷口處用低溫急劇冷凍處理後入工接種容易發病。因此,起苗、運輸、栽植過程中的損傷以及春寒、風沙等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1)適地適樹。

隨起苗隨栽植,避免假植時間過長,減少路途運輸時間。最好就地育苗就地造林。

(2)在起苗、運輸、假植、定植時儘可能減少傷根和碰傷樹榦。

(3)栽後及時灌水,保證成活。

(4)重視苗源,加強檢查。對重病區的苗木必需嚴格處理,嚴格監視,加強管理,提高抗病力。對重病苗應堅決截幹處理,並清除病枝幹。

(5)藥劑防治。以秋防為主,春、秋防治結合。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液、50%代森鋅200倍液以及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10倍鹼液等均有效果。

(6)注意選用抗病樹種。青楊派、青楊×黑楊的雜交種較為感病;白楊派和黑楊派樹種較為抗病。路易沙、I-214、健楊、毛白楊、波蘭1


防治方法

1

選用抗病樹種

選用白楊派和黑楊派的一些較為抗病的樹種栽植;避免使用羣眾楊、遼楊、小美旱、北京楊等感病樹種。

2

園林技術防治

(1)適地適樹、隨起隨載;嚴禁假植期過長;縮短運輸期。

(2)在起苗、運輸、假植、栽植等生產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樹榦創傷。

(3)栽植後及時澆透水,保證栽植苗成活,減少病害。

3

加強檢疫

重視苗木來源,嚴格檢疫,清除病枝幹。

4

藥劑防治

以秋防為主,與春、秋防治相結合。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50%多菌靈200倍液及30石硫合劑、10倍鹼液均有較好效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