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啦,這個春和景明的天氣,

最適合和朋友喝喝下午茶發發呆。

一想到下午茶,

大家腦海裏可能會浮現出英式精緻的點心。

其實我們中式的點心完全不輸給他們!

快來看看只有在北京才能喫到的

正宗中式“下午茶”吧~

富華齋餑餑鋪

最正宗的滿清風格,高堂軟塌、紅木雕花、一進來就有種尊貴大氣又帶上了些西洋味道的晚清風格。而且富華齋也已經申請了非遺,作爲從宮裏流傳下來的宮廷甜點,這纔算得上是最有年代感的北京味。

“這些都是老北京最傳統的滿漢餑餑,可惜宮廷古方早已失傳,我想把它們復原出來!”很難想象,這句話來自富華齋餑餑鋪的創始人、今年八十歲高齡的御膳麪點師王希富。憑着舊時記憶和心口相傳,一道道曾在御膳菜單上出現的點心,重新端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店內環境以明黃色爲主調,配以深沉的木色,很有宮廷的即視感,設計的太古香古色。

【招牌玫瑰系列】

宮廷玫瑰餅和玫瑰慄蓉酥,酥皮香脆,裏面的玫瑰餡料也非常新鮮,比起鮮花餅更醇香,玫瑰味道更濃重,恰到好處的那股甜味一下子就戳中味蕾,一口下去能看到餡料裏面夾雜的鮮玫瑰花瓣。慄蓉酥的綿密口感非常贊,回味甘甜。招牌的玫瑰豆蓉餅,裏面既有豆蓉細膩的口感,還有玫瑰餡的香味。外面酥皮跟一般點心鋪的酥皮不一樣,很細,不會很乾,不噎人。

【孫尼額芬白糕】

最爲經典的滿族點心,已經幾乎失傳。奶香味十足,鬆軟中帶着些密實感,淡淡的甜味口齒留香,甘甜會從舌根泛出來,再加上白底紅花綠葉的配色,養眼清新又美味,最適合配着醇香的宮廷奶茶一起喫。

【芸豆卷】

芸豆卷算是老北京大衆小喫了,宮廷裏也有,芸豆卷同羊脂玉般美貌,入口清涼綿潤,既有山楂的酸甜又有芝麻的香味,不會過分甜膩。

【自來紅 自來白】

這是老北京傳統的月餅,因爲皮色不同叫法不同。餡兒裏都是各種果仁冰糖爲主,自來白多加了橘餅更具風味。

【杏仁豆腐】

非常非常順滑細膩的口感!豆腐水潤度十足,看上去好像布丁一樣Q彈,杏仁的味道很柔和均勻,就好像把杏仁打碎磨汁之後注入到了豆腐裏面一樣,每一口都是奶香夾雜着杏仁的清甜,搭配上山楂酸酸的口感,午後小甜品的必選!

地址:新街口街道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臨街

人均:50元

三元梅園

奶捲早在《明宮史》中便有記載:“凡遇雪,則暖室賞梅,喫乳皮、乳窩卷”,這“乳窩卷”指的就是奶捲……單奶捲是用牛奶結成皮子,捲上自己喜歡口味的深色內餡兒,鴛鴦奶捲是一邊卷山楂糕一邊卷芝麻白糖餡兒~

據說奶捲原來作爲宮中御點,是慈禧太后當年最喜歡的一道奶點心。淡淡酒香纏繞着甜甜的奶香,柔軟細膩又清涼爽口,秒殺各種cheese cake!!

對於在北京長大的孩子來說,記憶裏甜甜的味道除了北冰洋和袋兒淋,還有就是三元梅園的雙皮奶和奶酪的味道了……

從第一家梅園臺基廠店開業,到今天已發展到擁有三十幾家分店。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會發現有三元梅園分店的身影。

沿襲老北京傳統宮廷奶酪,曾經的宮廷御用,據說被溥儀的弟弟確認是當年的味道~

每次必點的就是紅豆雙皮奶,冰冰涼涼的味道甜而不膩~還有奶香濃鬱的原味奶酪,喫起來不會太甜,細滑清爽,還有淡淡的香氣!!

除了雙皮奶和奶酪,還有各種奶製品,奶捲、奶餑餑、酪幹…喫到嘴裏都是淡淡的奶香,絕對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味道!!

地址:鼓樓西大街75號

人均:18元

一碗居老北京炸醬麪

除去他家的招牌炸醬麪,爲大家推薦芸豆卷。芸豆卷是北京小喫裏的名品,是從宮廷走向民間的小點心,現在做芸豆卷的地方非常多,各色餡料也很豐富,不過說實話,最好喫的還是按老路子製作的,也就是當初皇上他們家的餡兒。皇上家的餡兒分兩種,一種是芝麻糖的,一種是豆沙加糖的。

從我個人的感覺來看,紅豆、芸豆都是豆,這豆餡兒的意思不大,還是最愛芝麻糖的。所謂芝麻糖,是把白芝麻炒香了之後,壓碎,拌上糖,既有綿白糖的綿軟,又有芝麻的香味,特別是綿白糖,入口即化的過程中,體現了與芸豆不同的融化感。現在雖然做芸豆卷的地方不少,但用純芝麻糖做餡兒的可不多了,我喫過最好的,唯有他們家。(by 紅小豆館主)

地址:蒲芳路24-1號

人均:66元

德和齋

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其貌不揚但是冰激凌一般的質感。以及細膩的口感卻讓人感到十足的驚豔!!但雖然名字叫杏仁豆腐,卻並沒有豆腐,而是牛奶……

一家店把一道菜名作爲招牌,足以可見對這道菜是多麼的有自信!!而這家德和齋,據說有全北京最好喫的杏仁豆腐!!

他家的杏仁豆腐有三種口味,除了經典款和黑糖口味的杏仁豆腐以外,還獨具匠心的推出了應季供應的黑醋杏仁豆腐~

經典杏仁豆腐也就是咱們常喫的傳統糖水款,雪白的豆腐杏仁味十足,喫起來更有口感,還有淡淡的奶香,夏天一碗喫下去絕對的清涼解暑!!

黑糖味道的則更加濃鬱一點,更適合喜歡喫甜的小夥伴~偷偷告訴你,他家現在還有杏仁豆腐買二贈一的活動哦~

除了杏仁豆腐,各種老北京小喫也能在這裏喫得到~必點炸窩頭蘸臭豆腐,窩頭炸的脆脆的,蘸上拌了香油的臭豆腐,簡直太香啦~~

地址:金臺路紅廟北里14號(朝陽北路金臺路路口東南向地鐵6號線金臺路站下C口)

人均:44元

推薦美食:杏仁豆腐、炸窩頭、特色炒飯

奶酪魏

奶酪原爲宮廷小喫,光緒14年,奶酪魏第一代傳人魏鴻臣有一位在御膳房做事的朋友教會了他這門手藝。後來贏得顧客一片讚譽,人送美名“奶酪魏”。

製作奶酪講究用奶質濃的鮮奶,奶酪魏的絕活是合碗酪,成品不但質感如瓊脂一般光亮潤澤,細膩潔白,而且濃度極佳,即使碗口朝下,奶酪也不會脫落掉下來。

杏仁豆腐也是奶酪魏的拿手絕活,冰涼清爽,透着杏仁的香氣,裏面的桂花糖水也不是很甜,特別適合消暑的甜品。

還有女孩子們特別喜歡的炸鮮奶和奶油炸糕哦~他家的奶油炸糕是用雞蛋、奶油、麪粉做的,喫起來奶香濃鬱,鬆軟不膩,就算不蘸糖也超好喫!

沒有神馬比一碗酸甜開胃的炒紅果更解暑的了~雖然叫炒紅果,但其實不是用炒的,而是用糖水煮出來的。冬天的糖葫蘆、夏天的炒紅果,一年四季都戒不掉山裏紅啊!!

奶酪魏還有難得一見的果子乾,厚厚的柿餅,甜糯的杏幹,加上雪白的藕片,最後澆上糖桂花汁兒,放在小碗兒裏用冰鎮着。喫到嘴裏涼涼脆脆、甜酸爽口,夏天來一碗,再熱的天兒都不怕了!!

地址:廣安門內大街202號107室(牛街北口)

人均:19元

推薦美食:宮廷奶酪、杏仁豆腐、奶油炸糕、炒紅果、果子乾

伊寶荷葉甑糕 · 清真

作爲“牛街”裏最聚人氣的清真糕點攤,排長隊什麼的,都是經常事兒!就連孫儷娘娘都在花開月正圓裏面說“方圓五百里最好喫的就是這個”!店面簡單也擋不住我們喫貨追逐美食的赤子之心!

【甑糕系列】

凡來牛街必買的一款點心!一層糯米,一層紅豆餡,再貼上一層糯米,最後刷滿了紅棗泥,蒸熟之後真的是濃香撲鼻啊!老遠就能聞到香甜的味道!喫起來軟糯黏嫩,越喫越香!而且,甑糕不能過夜,一定要趁熱喫完哦!

【芸豆糕】

看到這些排列整齊的糕點就忍不住想喫!香糯的芸豆糕裏面加上了厚厚一層餡,最推薦黑芝麻口味,濃香綿軟中又有股芝麻香,非常開胃!

栗子糕和芸豆糕是最常見的雙拼選擇,比起芸豆糕的香甜,栗子糕的味道更加的甜潤香軟,加上糕點本身綿密的口感,喫起來非常有滿足感!

【咯吱盒】

最後還要外帶一份咯吱盒,炸的酥脆噴香,肉餡分量很足,越趁熱喫味道越香。有時候帶回家有些涼了也沒關係,放到涮鍋裏面一煮,肉香四溢,麪皮軟爛有嚼勁,喫起來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地址:牛街5號牛街清真超市1樓

人均:20元

清真白記小喫

作爲最後壓軸的,當然是我們老北京那些被津津樂道,口耳相傳N多年的街頭小喫辣!牛街的這家白記,人氣也很火爆,如果一大早去的話,可能排隊的人還會少一些!

【驢打滾】

最最最最經典的小喫,沒有之一!白記家的驢打滾真的是童年味道了,甜糯非常,是那種讓人很舒服的甜度,不會覺得很膩很突兀,黏軟的糯米糰子上撒上了一層細細的黃豆粉,味道贊爆!一定一定要趁熱喫哦!

【豌豆黃】

老實講,大寶最喜歡這種口感沙沙糯糯的豌豆黃,不甜但是豆香很濃鬱,能感覺這種入口即化的綿軟!基本上沒等回到家,走在路上就被喫的一乾二淨!還是軟軟嫩嫩,剛出爐的最好喫!

【艾窩窩】

真真兒的糯米糰子一枚!香甜的豆沙餡滿滿的紅豆味道,裹在彈滑的糯米糰子裏面,一口咬下去,豆沙流餡,非常誘人了!

【糖火燒】

三塊錢一個的糖火燒!最地道的老北京味道!芝麻醬香非常非常的濃鬱,剛出鍋的時候,軟嫩香甜,一口咬下去酥軟可口!放涼之後火燒皮會變硬,對於牙口好的小喫貨來說,硬一些嚼起來更帶勁有沒有!

地址:牛街5號牛街清真超市1樓

人均:20元

百年義利

作爲北京孩子小時候常喫的點心品牌,義利的點心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實在!價格實在,味道實在,用料分量也特別實在!

【奶昔葡萄酥】

北京孩子小時候最常喫的點心之一,有點像紙杯蛋糕,奶香濃鬱。外皮酥脆,掰開之後裏面滿滿的葡萄乾,特別實在,還是曾經年少時的味道。

【巧克力熔岩蛋糕】

作爲義利點心的招牌之一,巧克力熔岩蛋一刀切下去,滿滿都是巧克力醬,拿微波爐一加熱還會有有爆漿。彷彿在召喚着讓你一口咬下去,份外誘人。

【奶黃酥條】

外面是起酥皮,裏面是厚厚的奶黃餡,甜味中帶有一點點鹹味,口感綿密,喫起來和菊花瓣酥有點像,但是這個更加綿軟~

【菊花瓣酥】

裏面有奶黃,跟奶黃酥條裏面的東西是一樣的。外形非常精緻,有點鹹的還有點甜。入口酥脆,味道很濃鬱~

地址:東四北大街48號

人均:36元

本文部分內容轉自@北京喫貨 @北京生活新鮮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