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大水牛一天能犁耕耙多少畝地?這要看當地土質,粘土地一天連犁帶耙也就一畝多而已。

大家都知道,大水牛身高體壯力氣大,可有很多人不懂得,一頭水牛一天的工作時間只有3個小時,大概從早晨7點到10點間,10點過後,太陽升高了,水牛自然「罷工",連草都不喫,就想喝水泡水。水牛泡水可以泡兩三個小時,所以古人把這龐然大物稱為水牛。

說實話,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牛是我們家最貴的家產和最大的勞動力。當然,各地氣溫不同,氣溫低日照短而且土質松的地方,水牛發揮的能量會好很多,至於一頭大水牛一天能犁耕耙多少畝,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一頭大水牛一天能犁耕耙幾畝地?旱地和水田?

我是個大西北的農民,這些事我是最瞭解的,以前在沒有機耕的時代,這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其實一頭大水牛一天能犁耕耙多少地,不是單純的牛來決定的,使用耕牛的人也是相當重要,像我們地方耕牛的工作時間是上午5點到10點半左右,超過10點半了,一方面牛太熱,最主要的是這個時候就有一種叫牛牤的飛蟲和蒼蠅把牛咬著到處亂跑,再無法工作了。所以只有在5點左右開始犁耕耙,到10點左右最多能犁耕耙2.5畝地,如果等到天亮以後犁耕耙最多就是1畝左右了,下午就再不能犁耕耙了,這是旱地的犁耕耙情況,如果是水澆地,要比旱地少三分之一的面積呢,因為水澆地比旱地比較硬實,所以就少些,我們當地犁耕耙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在我們這裡十年前基本都是用牛耕地,當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頭耕牛,不管是黃牛還是水牛。現在就不一樣了,每家每戶的田土都已經荒蕪了,雜草叢生,也沒有誰家養牛了,家裡都是些留守老人兒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

如果是種水稻的季節的話一頭水牛一天能耕1畝地左右,因為是水田,一畝水田要耕三次,這樣才長時間儲存水,水田纔不漏水。如果是秋季的話那就耕多一點,因為是旱地,耕一次就可以了。

那麼黃牛跟水生還是有區別的,牛的大小也有區別的,當然水牛的力氣要大點,可能會耕多點。


首先我反駁一下題主的觀念,水田要犁耕耙,旱地是不需要耙的,不管是黃牛還是水牛都耙不細旱地,除了機器。 微耕機才能一次把旱地耕細。

一.在山區農村水田以插秧不漏水為標準,一般要犁耙反覆兩次。犁一次耙一次,過幾天再犁一次耙一喫。在山區比較缺水,天氣乾旱根本沒有灌溉水原,經過這兩次的反覆犁耙水田纔不漏水,一般的乾旱天氣能保證稻田裡有水,稻穀才能確正常生長,這樣一犁一耙就是一頭大水牛一天也只能耕一畝多地。旱地就犁不用耙一天能犁兩三畝吧


耕多少,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牛有大小還有品種不一樣,一個是黃牛還有一個是水牛,第二:田也有大小有的田面積只有一畝有的田有五畝,第三:那就是人也有關係畢竟這是個體力活,再說現在都是機械化了人輕鬆效率高成本低,用牛耕田的很少了


連耕帶耙不到一畝五,下午要休息的


一畝大水牛一天能犁幾畝地,旱地還是水天?我們盆地,實行的是土地連耕還犁!大多是梯田,前十來年牛耕田從早到晌午,耙地都靠水牛,土塊相對好犁比較分散,能耕個5畝地也就到頭了!家庭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土壤疏鬆,比丘陵地段要潮濕的多,好灌溉的很,早晨放水,下午3點把口子封好,為下季打好了基礎就回去了!


答:在我們漢中盆地,土地肥沃,地塊整齊,井田規範,若是健壯的大水牛,犁田近十畝是沒問題的。但人可以輪換勞作,有些條田整塊就有四畝左右,牛不走冤枉路,可節省很多時間。

若是丘陵,小田塊田地,可以梨耙六畝左右。


新時代,我們這邊早就不用牛來耕地了,人累牛累,還不出活,累一天來一頭牛耕上一畝多地


答:在山丘地帶一條水牛每天犁耙大約只能在1.5畝左右,在平地大約在2.3畝左右,因為太多牛還是動物它的體力受不了,人的體力也有限,太多也受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