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哈薩克斯坦新任總統託卡耶夫簽署首都更名的命令。自即日起,阿斯塔納正式更名爲努爾蘇丹。

努爾蘇丹是哈薩克斯坦老總統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俄語人名由名字+父稱+姓氏三部分構成)的名字。阿斯塔納更名,是爲了向這位幹了近30年的開國老總統致敬。

阿斯塔納的更名工作,由新總統託卡耶夫一手操辦,全速推動。20日託卡耶夫宣誓就任當天,就發出更名倡議。同一天,議會下院(託卡耶夫此前任下院議長)就二讀通過了相關憲法修正案。次日,反對者和支持者因爲首都更名事宜在市政大樓前大動干戈。但這沒能阻止託卡耶夫在命令上簽字。

俄媒在報道哈首都更名時,用了“光速”一詞。截至目前,納扎爾巴耶夫本人未就此事做出反應,基本上採取了默認的態度。

努爾蘇丹街頭“我愛阿斯塔納”塑像,估計後面的字母要改了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納扎爾巴耶夫曾多次拒絕採納首都更名建議,爲什麼這次會欣然接受?

據俄衛星新聞網哈薩克頻道報道,2016年11月底,“哈薩斯斯坦首任總統日”(12月1日,哈薩克斯坦全國性節日,爲了頌揚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功績)前夕,哈薩克議員們就提議首都阿斯塔納以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命名。

納扎爾巴耶夫當時的迴應是這樣的:

“我已經多次談到這個問題。大家大概都以爲,首都也可以以我的名字命名。我可沒向任何人表露出類似的提議。”

“作爲一個普通人,我很高興。議會是獨立的權力機構,有權做出決定,說出自己的觀點。但是,任何有關城市和居民點重新命名的問題,我們將應審慎做出決定,要考慮到對於國家和政府是否有這個必要。”

納扎爾巴耶夫上述兩段話大概表達了以下兩層意思:

1、不要妄猜聖意,雖然此前我也同意過一些建築物和機構以我的名字命名,但我暫時沒有給首都更名的念頭。

2、首都更名,茲事體大,當三思而行。更名是否有利於國家,是重要衡量標準。

2016年12月,哈薩克斯坦議會開會審議獨立25週年宣言時,又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更名提議,也被納扎爾巴耶夫否決掉了。

歷史上,納扎爾巴耶夫曾多次否決了首都更名的提議

如今,納扎爾巴耶夫在其辭去總統職位的第二天,便默許了“接班人”託卡耶夫的“致敬式”更名提議。分析人士認爲,納扎爾巴耶夫態度和立場的變化,大概有以下兩個原因:

1、既然是新總統的提議,又提交議會順利通過,一切手續合規合法,自己不便拂逆,出面干預。

2、欣然接受致敬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已決意從臺前退居幕後。此前有媒體分析稱,納扎爾巴耶夫辭去總統職務,仍保留國家安全會議主席和“祖國之光”黨主席職位,是退而不休,要垂簾聽政。但種種跡象表明,納扎爾巴耶夫去意已決,保留部分職位只是爲了確保權力順利平穩過渡。

從這個意義上講,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正式更名爲努爾蘇丹意義重大,它標誌着納扎爾巴耶夫時代的徐徐落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