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哈萨克斯坦新任总统托卡耶夫签署首都更名的命令。自即日起,阿斯塔纳正式更名为努尔苏丹。

努尔苏丹是哈萨克斯坦老总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俄语人名由名字+父称+姓氏三部分构成)的名字。阿斯塔纳更名,是为了向这位干了近30年的开国老总统致敬。

阿斯塔纳的更名工作,由新总统托卡耶夫一手操办,全速推动。20日托卡耶夫宣誓就任当天,就发出更名倡议。同一天,议会下院(托卡耶夫此前任下院议长)就二读通过了相关宪法修正案。次日,反对者和支持者因为首都更名事宜在市政大楼前大动干戈。但这没能阻止托卡耶夫在命令上签字。

俄媒在报道哈首都更名时,用了“光速”一词。截至目前,纳扎尔巴耶夫本人未就此事做出反应,基本上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努尔苏丹街头“我爱阿斯塔纳”塑像,估计后面的字母要改了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纳扎尔巴耶夫曾多次拒绝采纳首都更名建议,为什么这次会欣然接受?

据俄卫星新闻网哈萨克频道报道,2016年11月底,“哈萨斯斯坦首任总统日”(12月1日,哈萨克斯坦全国性节日,为了颂扬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功绩)前夕,哈萨克议员们就提议首都阿斯塔纳以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命名。

纳扎尔巴耶夫当时的回应是这样的:

“我已经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大家大概都以为,首都也可以以我的名字命名。我可没向任何人表露出类似的提议。”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高兴。议会是独立的权力机构,有权做出决定,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任何有关城市和居民点重新命名的问题,我们将应审慎做出决定,要考虑到对于国家和政府是否有这个必要。”

纳扎尔巴耶夫上述两段话大概表达了以下两层意思:

1、不要妄猜圣意,虽然此前我也同意过一些建筑物和机构以我的名字命名,但我暂时没有给首都更名的念头。

2、首都更名,兹事体大,当三思而行。更名是否有利于国家,是重要衡量标准。

2016年12月,哈萨克斯坦议会开会审议独立25周年宣言时,又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更名提议,也被纳扎尔巴耶夫否决掉了。

历史上,纳扎尔巴耶夫曾多次否决了首都更名的提议

如今,纳扎尔巴耶夫在其辞去总统职位的第二天,便默许了“接班人”托卡耶夫的“致敬式”更名提议。分析人士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态度和立场的变化,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1、既然是新总统的提议,又提交议会顺利通过,一切手续合规合法,自己不便拂逆,出面干预。

2、欣然接受致敬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已决意从台前退居幕后。此前有媒体分析称,纳扎尔巴耶夫辞去总统职务,仍保留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和“祖国之光”党主席职位,是退而不休,要垂帘听政。但种种迹象表明,纳扎尔巴耶夫去意已决,保留部分职位只是为了确保权力顺利平稳过渡。

从这个意义上讲,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式更名为努尔苏丹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徐徐落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