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恒大培养不出优秀年轻球员,是等不及他们的成长!以前俱乐部纯粹为了追求成绩制造舆论,现在变味啦,球迷也不怎么买账!

广州恒大买买买的年代,别说主力球员,连替补席上都坐著正儿八经的国脚球员,何来年轻球员的份!这支豪华之师纯粹就是靠金钱购买国脚堆积起家的,也没有青训可言,年轻球员都是从其它地方淘过来,行不行另当别论,只管储备。

当然也有个别年轻球员冒过泡,例如廖力生、王军辉、陈泽鹏等等,但是俱乐部以成绩至上,主教练迫于压力,根本不可能等待这些年轻球员的成长;再说他们也是球队在困难时期,被主帅赶鸭子上架,灵光一现而已!等主力伤愈归来,又在替补席或预备队耗费时光了!

再说本赛季引进「五虎将」,本也是同年龄段中的佼佼者,但根据这么多轮比赛来看,真正能够打上主力的也就仅有高准翼而已,其它球员真的未让人看到希望!也许是要求过高,也许是年轻人适应能力较差,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球员也是矮子堆里拔将军!在广州恒大这种几乎是纯国足阵容里,年轻球员还想做凤头,难上加难!

其实老将也有老将的好处,可以做好传帮带,让年轻球员快速得到成长。而成长的关键也是需要年轻球员加倍努力,严格自律;如果有首发的实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更好的成长条件,否则唯有蹉跎岁月,最终泯然众人矣!

或许广州恒大俱乐部战略方向的改变,以后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机会吧!当然也希望恒大足校的青训人才可以出来挑大梁!长江后浪推前浪,更新换代也是迟早的事!


这么说吧,不止恒大,其他球中超队也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年轻队员。

在我看来,培养一名年轻球员,远不如挖人来得快。虽然我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不利于中国足球长期发展的,但现在的确很多俱乐部实行这样的策略。

原因很简单,培养新人,是需要投入时间的,周期长见效慢,而且辛辛苦苦培养出来,说不定还被人挖走了。你说谁愿意去做这事?

所以,大部分中超球队都是挖人,而不是发展青训,恒大队内的韦世豪,杨立瑜,张修维,这些年轻球员也都是恒大买来的。

广州恒大虽然有自己的足球学校,但正如我所说的,这个周期是漫长的,目前来看的话,确实还没有到出成绩的时候。不过,我们有理由期待,恒大能够带给我们惊喜。

(我是10号观球,与你一起分享足球场上的快乐和感动)


其实恒大也培养了不少年轻球员,只是数量和质量上不够,还有恒大这几年主要采取速成模式,高价引进联赛崭露头角的新秀,影响比较大,所以让人第一感觉就是恒大就是买买买,没有自己的青训!

其实足球青训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些年来,青训比较有效的,就是徐根宝十年磨一剑的崇明岛青训,还有鲁能、绿城等俱乐部坚持青训。其他有些俱乐部因为足协的规定要求,不得不建立各级梯队,投入和质量都是应付公事,效果可想而知。

应该表扬一下鲁能,潍坊足校从建立到今天,培养了很多新秀,现在中超俱乐部没有鲁能青训球员的很少,以前也有人做过统计,由此可以看出鲁能青训的成功!此外鲁能还采取建立海外基地和送处国门到葡萄牙等国锻炼。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青训俱乐部。还有打造了潍坊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品牌赛事!

但是鲁能青训得到什么了,由于足协政策的不规范,鲁能吃了好多哑巴亏,比如近些年的韦世豪唐诗事件,这也打击了鲁能青训的积极性。

鲁能算是做的好的了,仍然离良性循环有差距。那么其他俱乐部肯定会有所取舍。有捷径不走,为什么会费心费力搞什么青训?

这与俱乐部规划长远与否很有关系,鲁能提出打造百年俱乐部,没有青训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有些俱乐部希望短平快,那么青训可能就会忽视,有钱买就是了,没有青训成绩不是很好吗?恒大的连夺联赛冠军,里面即使有青训元素,也是很弱很弱。恒大的发展模式是完全不同于鲁能等俱乐部的,而且还很有市场。其他俱乐部也会效仿的。

这对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才有近几年提出规划华裔年轻球员的做法,就是因为我们国内青训弱爆了,单靠一家两家是远远不够的。

希望恒大也能够认识到青训的重要性,通过青训来培养年轻球员,解决目前队伍老化饿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恒大的比赛我从2010年一直看到现在几乎场场看,结合我看欧洲美洲足球20年的经验,我认为恒大这帮老将中郑智郜林可以退了,

原因是他两已经打不出中超强队间赢球所需要攻防速度强度,应该让位给年轻的更能打能跑的何超张修为杨立渝钟毅浩等,黄博文的高球长传调度对球队进攻还是很有帮助,张琳芃对抗冲击力明显高过邓涵文等右后卫,于汉超对比韦世豪虽然突破没那么快但有效传球助攻成功率明显高于韦世豪,我觉得恒大现在的最大的两个软肋就是郑智已经防不住中路向前也缺乏冲击速度,郜林更是打不出进球需要的速度反应冲击力中超亚冠十几场才抢到进了一个杨立渝喂的饼,散步养生式踢法非常明显;所以这两个位置我认真看了中超亚冠十几轮的实际有效拦截向前输送一对一突破威胁传球助攻抢点射门等综合对比我认为应该让位给更能跑速度更快有利于快速攻防的年轻人,

他们这样拖下去恒大不能有提升也没有意义,只能是冀望于年轻人,并且从实际来看恒大前几轮没有郑智郜林就是靠的年轻人防住的对手外援攻击手最终赢下比赛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来历。恒大集团于2010年3月1日以一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原广州太阳神俱乐部)全部股权,广汽集团则以2500万元取得一年的冠名权,球队名称为广州恒大广汽队。但恒大买下后没有任何级别的梯队,球队在这一年当中引入郜林、郑智、孙祥、穆里奇等知名球员。该赛季中甲联赛,球队提前四轮成功冲超,并最终获得联赛第一。自2012年以来,俱乐部为了成绩,大肆在国内挖国足、准国足,大量高价收购、屯积、板凳荒废年轻国足,为了成绩,用熟不用生,用老不用新,一套阵容打天下。因为球队没有梯队(恒大足校暂时不考虑),所以历年来没有培养自己的年轻球员,只靠高薪挖人,但挖过来人又怕失误,失误了又怕影响夺冠。这就造成了恒大难以培养新人的恶性循环。


题主提问说「感觉恒大比赛一直靠郑智、郜林、黄博文、张琳芃、于汉超等,为什么恒大培养不出优秀年轻球员?」,对此,笔者认为,广州恒大之所以培养不出来优秀的年轻球员,是因为他们把绝大部分的钱,都投入到购买大牌外援和国脚级别的球员,以及来支付队内球员高额的薪水工资上面,尽管有所谓的恒大足球,但是,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至今却无法培养出哪怕一名让外界眼前一亮的球员。

自打广州恒大冲入中超之后,就开始在中超联赛率先推行金元政策,大肆购买大牌外援和国脚级别的本土球员,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转会费,也要支付球员们高昂的年薪,尤其是还推出了不菲赢球奖金,这就是一种只顾前沿的行为,对于青训的投入当然不会更多。

看一看在广州恒大某一名不经常上场的U23球员,年薪都高达千万以上,就足以见得广州恒大养这些球员,一年的开支有多么浩大。就连执教水平低下的主教练卡纳瓦罗,一年的年薪都高达1200万欧元,当年里皮和斯科拉里的年薪都是在2000万欧元左右。想想看,还有什么钱来投入青训里面呢?

尽管恒大足校对外宣称一年投入多少亿,可问题是,六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并没有培养出一名十七八岁让人眼前一亮的球员,原因当然不言自明。因此说,广州恒大比赛一直靠郑智、郜林、黄博文、张琳芃、于汉超等这些老国脚们,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年轻球员,那都是因为光顾著眼前,而没有真正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青训里面造成的。


哪个队又自己培养出了顶天立地的优秀球员呢?


恒大这么些年培养出谁了?这些一线队的那个是正宗的广州人或者恒大青训?当然了青训不能拔苗助长...但是你的青训是差的你需要承认


恒大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地产商,通过挖挖挖,买买买,关系关系关系作为前提条件,通过金元政策刺激的杀鸡取卵模式。挖挖挖,买买买,把国内优秀球员囤积起来,在国内赛场上实现此消彼长,其他球队如何和他抗衡?所以实现了中超七连冠。亚冠赛场上,因为日韩的一二流球员都在五大联赛,俱乐部基本都是二三流球员,而恒大俱乐部的配置是挖来的国脚和超强外援,在这样的一个竞争格局下,恒大艰难的拿了两个亚冠,为中国球迷总算争了一口气!恒大通过足球,其品牌得到了一升,集团财富暴增,得益于恒大的成绩,所以,成绩对于恒大来说至关重要,什么都可以忽略掉,至于锻炼年轻球员永远排在第二位,即使挖回来留洋球员,为了成绩也可以将他们放在板凳上,那么自己青训球员更得靠边站了。所以,个人认为,培养年轻球员,是其他俱乐部的事,恒大可以通过关系,可以把其他俱乐部有潜力的球员买过来,实现国内的新老更替和人员储备,这样一来,恒大自己俱乐部青训的球员如何能出人头地?如图所示,一个国家队主力成员,目前都到了恒大册下,青训产品如此容易得手,何必费劲周折认真搞青训?至于说恒大足校,据报道在西班牙成绩不错,可是好面子的恒大总是宣传最好的东西,然而在今年恒大杯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感觉恒大宣传的水分太大了!


只顾挣钱。培养毛线后备力量。有钱:现在的废了再买一帮来效力就是了。挣钱:所有俱乐部都通用。培养:境界那么高啊?真指望他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狗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