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首位華人董事(捷豹路虎)背後的故事

儘管潘慶在汽車行業已經24年,在捷豹路虎中國總裁之前,他從不刻意出現在公眾視野裏。他的新職位,不僅僅是捷豹路虎在中國新帥,全面執掌在華業務,他還是雙料董事——捷豹路虎全球董事以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

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很多人都知道,潘慶其實是業界的「老熟人」,曾在大眾集團的亞洲業務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前的9年中,他先後服務於大眾、曼恩及奧迪汽車,曾任大眾汽車(中國)奧林匹克市場部總監、奧迪中國區副總裁、奧迪中國區銷售總監等職務。1994年在柏林工業大學畢業後,他選擇進入賓士公司從事質保工作,後來因為在市場營銷的悟性很高,被公司先後派往美國、東南亞等地區開始職業的歷練,北京奧運會之前,他負責大眾中國的奧運會商業佔率,那個時候開始跟他熟悉起來,後來他調任德國奧迪總部負責中國市場戰略。接觸到潘慶的人可能會這樣一個感覺,他非常善於傾聽,更勤于思考,思維尤其嚴謹,多年德國曆練在他身上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前不久和他在美國一起開車,近距離接觸,會從潘慶的駕駛習慣中領悟到一些他的為人處世。試駕地點選在猶他州西南部,猶他州的地貌一起以其複雜多樣性而聞名,我們一起體驗一段非常有挑戰性的沙石路段,行駛在紅色與褐色的納瓦霍砂岩上,路況可想而知。在每次要征服一個個濕滑陡峭的山丘時,他總是首先跟副駕駛和同行的教練討論一下最佳的線路。濕滑沙丘坡度很大,車輪極易打滑,如果路線選擇不當就很容易陷入到沙地裏。車隊教練不斷告誡:路線選定之後,要麼謹慎起步,要麼全速前進,即使在出現車輛傾斜的時候,一定要把方向盤打直。我們大約征服了30多個各種坡度的沙丘,潘慶總是能夠一次通過,無一失手,嫻熟的車技讓一起參與試車的英國同行都伸出大拇指。

結束了艱苦路段的挑戰,潘慶和我們分享他的駕駛竅門,「駕駛員、副駕駛以及教練是一個團隊,集體做出的決定一定要堅決執行,即便出現車輛打滑也要堅持正確方向,全力加速和把握好方便盤是兩大祕訣」。其實,這個祕訣用來詮釋潘慶的職場也很貼切,在他看來作為一個汽車公司高管,只有懂得實際駕駛,纔能夠切實瞭解到車輛性能,通過自身體驗,纔能夠跟經銷商、用戶以及媒體更好地溝通。

舞臺中央的潘慶已經成為中國汽車乃至全球汽車行業的一個新聞人物,他身上有很多引人關注的元素,例如第一個出任跨國車企董事的華人高管這些標籤固然讓他與眾不同,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潘慶走到今天,他的經曆本身就是一段勵志故事。

潘慶到底有多優秀,我們沒有看到他的成績單,但是1994年申請到賓士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有12000多個,最終只有16個人拿到了Offer(位置),潘慶是第一個得到賓士公司錄用通知的人。在德國公司工作過很多年,潘慶非常羨慕一些德國同事下班鈴聲一響就可以跟朋友同事一起去喝啤酒,但他說自己做不到,「手頭的事做不完就下班,好像有點不好意思」。在賓士工作之初,想做市場工作,英語又不是太靈光,怎麼辦?他跟公司主動申請了去美國工廠油漆車間負責質量的苦差事,同事們下班泡酒吧的時候,他跟房東練習英語,半年後,他英語溝通能力超過多數的德國同事,後來他得到了去東南亞市場總經理助理的位置。

自從2012年開始,大眾集團和賓士公司都委派集團董事坐鎮中國市場,其他汽車企業也紛紛提高中國負責人的集團地位。捷豹路虎進入中國的汽車公司相對較晚,但作為在華年度規模10萬輛級,繼奧迪、賓士和寶馬外,最具成長性的「排名第四」的豪華品牌,要上新臺階,必須要在人才本土化上下功夫。

在與跨國公司總裁的交流中,無不表示要加大本土員工的培訓力度。寶馬公司總裁克魯格曾經擔任過寶馬的人力資源董事,他曾經透露,他本人非常重視提高本土員工的培養,華晨寶馬的一個女性技術人員因為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公司的提拔,寶馬公司甚至把她派往美國的公司擔任管理人員。捷豹路虎公司的董事長Ralf Speth曾經在寶馬公司擔任高管,他深知幾個德國汽車公司在華風生水起的背後,把集團董事這樣的重量級人物派往中國坐鎮,絕對是戰略性的「指揮前移」。他一定也很清楚,此次選擇潘慶擔任負責中國市場集團董事,不能不說是蓄意而為,一幫老外高管,即使助理再多,也很難從根本上弄明白中國的人情世故,捷豹路虎請來了潘慶,跟中國方面溝通的成本應該會大大降低,效率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聯生活週刊:您去德國留學是哪一年?

潘慶:其實去德國是我人生最大的一次冒險。我是自費去德國讀書的,這個故事很長。當時家裡經濟條件非常差,父母用所有積蓄幫我買了一張羅馬尼亞航空公司的單程機票,就這樣我去德國讀書了。那時我一句德語都不會,需要以最快速度學會德語。這個故事聽起來非常不可能,但這就是為什麼我相信人是有潛力的。

三聯生活週刊:就是說,您去德國之前是沒有拿到大學通知書的?

潘慶:我的母親當時在柏林自由大學研究課題,稍微積攢了一點錢,但完全無法支持我上任何的語言學校。母親是學德語的,她推薦給我一本5釐米厚的歌德學院德語教材,(哥德學院教學時說,如果學會了所有辭彙,就能考過語言考試),而我還有大概不到兩個月的學習時間。在七個星期後,我背完了這本書,考上了大學。

三聯生活週刊:您在柏林工大攻讀的是什麼專業?

潘慶:學的是材料科學專業,有機材料。有機材料當時還是很超前的專業,陶瓷也屬於這個專業。選擇學習材料學很偶然,它本來不是我的第一專業,我起初是想學建築的。但根據當時德國的規定,留學必須繼續學習國內所學專業,所以我最後還是去了材料專業。但是我覺得中國人的優點就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會把事情做得最好。我最後學出來的成績,不比任何人差。

三聯生活週刊:您是哪年畢業的?那是一段怎樣的經歷?

潘慶:我1994年畢業的。讀書期間我一直在打工,所有那些年都是自力更生的狀態。打工是個特別好的機會,通過打工我對德國社會有了瞭解。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傢具搬運工,由此我開始一點點認識到德國的家庭;然後我去打掃衛生,我又開始接觸不同階層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柏林當時就像是一個小孤島,沒有那麼開放,所以只要勤奮的話工作就比較好找。基本每天早上去大學工作介紹所,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但都是體力活或臨時工,很難找到一個星期以上的工作。通過不斷的積累、朋友或者老客戶的推薦,我有時可以找到三個月左右的工作。

三聯生活週刊:對那段經歷一定記憶深刻吧?

潘慶:印象非常深刻。雖說我當時語言考試通過了,但聽力的問題非常大,只能聽懂時間和數字。有一天早上去找工作的時候,我聽到有人喊我的號碼,但壓根沒聽懂工作內容是什麼,只知道工資特別高,大概每小時15馬克。結果沒想到,是為一座還未裝修好的大樓搬運廚房傢具,大概有幾卡車。所有東西都是步行從一樓搬到六樓,半個小時以後,我真不知道腿在哪裡了。

當時的想法,我現在回想起來還很清晰:第一,千萬不能把肩上這些東西砸了,我沒錢賠;第二,我一定能把這件事做完,事實證明我真的做完了。

三聯生活週刊:您畢業後,是先在德國工作的麼?

潘慶:是的,這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經歷。首先,當時對德國的瞭解有限,在大學裡還比較學術,跟社會的接觸其實那麼多;其次,我當時的經濟條件有限,雖然我很少隨便羨慕別人的人,但是當時我真羨慕有錢投履歷的同學:彩照、複印、文件袋、信封、再加上郵票,差不多需要15馬克。最後我決定用100馬克去投一個公司。

區區 100馬克如何分配呢?當時面試流程中有一個評估中心的環節,就是同一羣同齡人競標這份工作。於是我用了70馬克買了兩本書:第一本是關於如何面試,第二本是關於評估中心。剩下的錢用來投遞履歷。我把這份履歷投到了中國人熟悉的德國汽車公司。

做事要專一和執著,很多事情就是靠著一股拼勁兒做成了。其實當時競爭對手很多,我應聘的公司那一年收到了12,000份簡歷,最後篩選出16個人左右,當天晚上8點開始審評。直到很晚大家纔得到通知,而第一個得到入職通知的人就是我。

三聯生活週刊:應聘成功是哪一年?您在德國的這份工作做了多長時間?

潘慶:1994年。因為我是學工科的,錄取以後,我進入了質保部門,自此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賓士質保部的工作只是我的第一步,很快我就知道這不是我期待長期工作的地方。

我想去銷售部門,但是這中間有很多障礙,第一個障礙就是英語。於是,我嚮導師申請去英語市場鍛煉一段時間。我認為,只要有心去做這件事情,每個階段都會有人幫助你(畢竟事情不是一個人做成的)。

1995年,我在美國工廠的塗裝車間裏做了4個月質保工作。每天早上六七點上班,下午三四點下班,雖然很苦,但是可以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跟我的老房東練英語。4個月以後,我覺得我的英語過關了,就從質保部轉到銷售部,並前往東南亞。在新加坡待了6年之後,又被調往東京,接管三菱扶桑卡客車全球銷售業務。從那裡,我終於又回到了中國,開始服務大眾。

三聯生活週刊:為什麼你會成為捷豹路虎第一個華人全球董事?

潘慶:我覺得我能夠做到今天,很大一部分與個人經歷有關。我的人生經驗是,年輕人一定要多工作、多體驗,趁著自己還有很強求學慾望的時,充分利用一分一秒去做不同的事情。因為到一定年齡以後,對世界的認識比較飽和,吸收新能量的能力也減弱了。

三聯生活週刊:是怎樣的契機讓您選擇了捷豹路虎?或者捷豹路虎選擇了你?

潘慶:一份工作的選擇,是雙向考慮的過程,對於我和捷豹路虎亦然。我非常感謝捷豹路虎董事會對我這個中國人的信任,這也說明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捷豹路虎是全球第一家有這種意識的公司,從西方公司角度來說,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選擇捷豹路虎?我堅信人不能太安逸,就如捷豹路虎一樣,需要有不斷挑戰、不斷超越的過程。通過以往的工作經歷,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論何時我都衷心感謝此前服務的兩家公司,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

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之前對捷豹路虎的情況有一些瞭解。加入捷豹路虎之後,公司的規模、現狀、產品線與我以往的經歷有許多不同,但我喜歡這樣的挑戰。我相信,在任何一家公司,只要你肯努力都能做得很好,能把一個品牌、一個團隊帶到新的高度。

三聯生活週刊:幾個月過去了,您在切身接觸到這個公司後,對捷豹路虎的看法有了怎樣的變化?

潘慶:在入職捷豹路虎的前兩個月,我大概有二十天的時間在英國,參加了全球董事會和全球董事戰略會。我體會比較深刻的是,這個公司充滿了活力。捷豹路虎著力於把產品質量做好,佈局全球化,在新能源車等方面的投入超過大部分車企,這是非常難得的。

跟同事接觸的過程中,處處體現了英國紳士風範,這是一種比較含蓄、內斂的風格,跟以前做法不一樣。但是所有的事情重在溝通,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有很強的悟性。

說到團隊協作和管理流程,我相信這方面還是有很多需要去完善、提升的地方,但這也非常符合中國的現狀。新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以後,本來就要求企業重新審視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一個合理的調整。

三聯生活週刊:您認為,英國公司的公司構架跟德國公司的區別大嗎?

潘慶:我覺得,不同公司的構架肯定是有所區別的。捷豹路虎目前的公司構架是在2008-2009年慢慢形成的。從這種公司組織和領導架構來看,捷豹路虎其實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公司。在我入職捷豹路虎的短短几個月中,總體來說,我認為公司正處於穩定發展中,並著重於技術和生產方面的投入。而在技術和生產上的投入,遠遠超過其他的傳統汽車企業。

捷豹路虎非常具有創新精神,和其它企業很不一樣。舉個例子,去年11月的洛杉磯車展上,捷豹路虎推出了續航500公里的捷豹I-PACE Concept純電動汽車,這輛車目前計劃於2018年上市。捷豹路虎有可能成為傳統汽車行業當中,第一家實現全電動續航里程500公里的企業。

捷豹路虎與其他新興企業又不一樣。在車輛研發的質量把控、路況測試等方面,還是傳統造車企業的專業做法。所以我覺得,新能源車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它把所有公司重新拉回到了同一跑線上。

三聯生活週刊:捷豹路虎作為源自英國的企業,您如何闡釋品牌的英倫範兒?

潘慶:對全球任何一個公司來說,品牌建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路虎的口號是「Above and Beyond」,它代表著探索、冒險的勇氣,它要傳播的是不斷超越、不斷完善的能量。捷豹的精神內核在於含蓄、內斂、自信、優雅。我們都知道,品牌的建設和傳播是百年大業,怎麼一代一代、一年一年把事情做好,這一定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只有品牌清晰定位以後,客戶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選擇這個品牌。現在這個時代,客戶要選擇的是符合個人品位的產品。

三聯生活週刊:前幾年捷豹路虎在中國主要以進口車為主,但是這幾年SUV慢慢成為中國市場的熱點消費產品。在這個時間點上,捷豹路虎董事會選擇您來負責中國市場,是不是因為看重您在中國市場的經歷和閱歷?

潘慶:關於捷豹路虎對我的任命,我的理解是:第一,充分表示捷豹路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第二,充分認識到中國市場和其它市場的差異;第三,進口與國產戰略是捷豹路虎在中國整體佈局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

我們期望有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體驗到捷豹路虎的產品,這意味著國產化進程的推進不可避免。除了國產路虎攬勝極光、國產路虎發現神行、全新捷豹XFL之外,我相信將來國產陣容還會更加豐富。在進口車方面,我們也將進行全球佈局,推進新能源車等方面的諸多決策。至於兩者如何平衡,一方面這是一個市場行為;另外一方面,捷豹路虎尊重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所以像在排量達標方面,一定會全面完善。

三聯生活週刊:對於任何一個合資公司來說,合資夥伴之間的利益之爭始終是一個微妙的問題。您作為一個華人,捷豹路虎選擇了您來主導中國市場,是否有更恨深的用意?

潘慶:捷豹路虎和奇瑞在中國的合作,自始就秉持著雙贏的原則。奇瑞捷豹路虎作為一個非常年輕的合資企業,需要時間來磨合,回顧一下最初的狀況,目前磨合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通過與奇瑞捷豹路虎的合作,目前捷豹路虎共有3款車型實現國產——國產路虎攬勝極光、國產路虎發現神行、全新捷豹XFL。

三聯生活週刊:您認為在未來5年的時間,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大概規劃是怎樣的?

潘慶:市場方面,我們是謹慎樂觀的。我們相信,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中國市場的增速仍是世界前列;車型方面,我相信中國SUV市場的發展還未飽和,還有發展空間;同時,捷豹路虎在中國也追求著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在未來的幾年當中,我們要做好:客戶至上,打造卓越的客戶體驗;我們要在管理、流程、夥伴、包括經銷商夥伴的關係和服務方面,提高我們業務能力。在產品線方面,我們會更加豐富自己的全球產品陣容,在新能源車方面積極努力,成為產品創新力卓越的優秀企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