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痛風消腫止痛.大體有兩種藥物.一是非甾體抗炎葯. 二是秋水仙鹼, 此類藥物對於降酸無作用. 核心的作用是止痛和消炎. 選擇較多, 我個人選用的是布洛芬.因為很藥店都有.

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主要是鎮痛

1布洛芬(Ibuprofen)

布洛芬(Ibuprofen)為解熱鎮痛類,非甾體抗炎葯。本品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產生鎮痛、抗炎作用;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

不良反應

1. 16%長期用藥者,可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包括消化不良、胃燒灼感、胃痛、噁心、和嘔吐,一般不必停葯,繼續服用可耐受。出現胃潰瘍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1%。

2. 1%~3%的患者可出現頭痛、嗜睡、眩暈和耳鳴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3. 少見的不良反應有下肢水腫、腎功能不全、皮疹、支氣管哮喘、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等。

禁忌

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過敏者對本品可有交叉過敏反應,禁用。活動性或有既往消化性潰瘍史,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禁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2洛索洛芬(Loxoprofen)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腰痛、肩周炎、頸肩腕綜合徵,以及手術後、外傷後和拔牙後的鎮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熱鎮痛。 [2]

不良反應

洛索洛芬鈉是一前體藥物,在吸收入血前對胃腸道無刺激,也沒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只有吸收入血後轉化成活性代謝物才發揮作用,因此,對胃腸道無明顯刺激作用,耐受性好,不良反應較低。 [2]

消化系統不適較多見如腹痛、胃部不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便祕、燒心等,有時會出現皮疹、瘙癢、水腫、睏倦、頭痛、心悸等,偶見休克、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症、間質性肺炎以及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及AST、ALT、ALP升高等。 [2]

據文獻報道 :(本項包括不能計算髮生率的不良反應報告)。

總病例 13,486 例中, 409 例( 3.03% )報告有不良反應,主要有消化系統癥狀(胃及腹部不適感、胃痛、噁心及嘔吐、食慾不振 2.25% )、浮腫及水腫( 0.59% )、皮疹及蕁麻疹 (0.21%) 、嗜睡( 0.10% )報告。

重大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詳)

休克 :可能發生休克,故應注意觀察,若出現異常應速停葯並適當處置。

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可能發生,故應進行血液檢查等注意觀察,若出現異常應速停葯並給予適當處置。

皮膚粘膜眼綜合徵可能發生,故應注意觀察,若出現異常應速停葯並給予適當處置。

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徵、間質性腎炎可能發生,故應注意觀察,若出現異常應停葯並給予適當處理。由於伴隨急性腎功能不全可能出現高鉀血癥,故使用該葯時應特別注意。

間質性肺炎 :可能發生伴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部 X 線異常、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的間質性肺炎,若出現此類癥狀,應速停葯並給腎上腺皮質激素製劑等適當處置。

消化道出血 :嚴重的消化性潰瘍或大腸、小腸的消化道出血,例如:嘔血,黑便,以及便血,有時伴有休克的發生。病人應注意觀察,若出現異常,應立刻停葯並作適當處置。

肝功能障礙,黃疸 :可出現 AST(GOT) , ALT(GPT) 和 γ-GTP 升高,伴隨著黃疸的肝功能障礙或突發肝炎。應注意觀察,如有異常,應立刻停葯並做適當的處置。

哮喘發作 : 可出現哮喘發作等急性呼吸性障礙。應注意觀察,如有異常,應立刻停葯並做適當的處置。

同類其它藥品的重大不良反應

再生障礙性貧血 :據報道,其它非甾體類消炎鎮痛劑,可能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

其它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 :皮疹、發熱(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瘙癢感(發生率 0.05-0.1% ) ;蕁麻疹(發生率 <0.05% )。發生過敏反應時應停葯。

消化系統 :腹痛、胃部不適感、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腹瀉(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消化性潰瘍、便祕、胃灼熱、口腔炎(發生率 0.05-0.1% ) ;消化不良(發生率 <0.05% )。發生消化性潰瘍時應停葯。

精神神經系統 :嗜睡(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頭痛(發生率 <0.05% )。

血液 :血小板減少(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貧血、白細胞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多(發生率 <0.05% )。

肝臟 : AST ( GOT )、 ALT ( GPT )上升(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 Al-P 上升(發生率 <0.05% )。

其它 :浮腫(發生率 0.1-1% 或發生率不詳) ;心悸、顏面熱感(發生率 <0.05% )。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

· 已知對本品過敏的患者。

·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葯後誘發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

· 禁用於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圍手術期疼痛的治療。

· 有應用非甾體抗炎葯後發生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 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複發潰瘍/出血的患者。

·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2]

3吲哚美辛(Indometacin)

1.解熱、緩解炎性疼痛作用明顯,故可用於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於滑囊炎、腱鞘炎及關節囊炎等。

2.能抗血小板聚集,故可防止血栓形成,但療效不如乙醯水楊酸。

3.治療Behcet綜合徵,退熱效果好;用於Batter綜合徵,療效尤為顯著。

4.用於膽絞痛、輸尿管結石引起的絞痛有效;對偏頭痛也有一定療效,也可用於月經痛。

不良反應

 一、過敏反應:服藥後可引起口周、舌和四肢麻木,突然心裡難受、頭痛噁心、語言不利、全身顫動、不能自控,甚至暈倒。有的發生全身血管性浮腫、皮疹。亦有病人出現哮喘樣發作。故凡有過敏體質及哮喘病人均不宜使用消炎痛。過敏反應多於服藥後1 ~2 小時出現,也有的長達3 天者。

  二、消化系統:消炎痛對胃腸道有明顯的刺激和誘發潰瘍作用,並有引起胃腸粘膜糜爛和潰瘍出血的危險。發生機理除藥物直接刺激外,是消炎痛抑制了前列腺的合成,胃粘膜屏障受到破壞而導致粘膜發生炎症、壞死及潰瘍。因此有胃、腸道病史者不宜服用消炎痛。對需長期使用消炎痛的患者應定期作大便潛血試驗,另外,消炎痛還會引起暫時性的黃疸、轉氨酶升高,但程度較輕。

  三、循環系統:消炎痛能減少速尿及其它利尿劑的降壓作用,能抵消心得安的降壓效果,從而使血壓升高。另外,由於消炎痛可顯著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使胎兒動脈導管提前閉合,故對高血壓及妊娠期婦女不宜應用。 

  四、血液系統:消炎痛對造血系統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誘發粒細胞缺乏和再生障礙性貧血;能引起血小板的減少和影響血小板的功能而導致出血。另外,消炎痛可通過自體免疫而產生溶血性貧血。有出血傾曏者禁用。

  五、泌尿系統:有人用消炎痛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結果是尿蛋白增加、面部浮腫加重,停葯數天後癥狀好轉。新生兒在接受大劑量消炎痛治療時可引起輕度腎功能不全,表現為尿量減少,血清肌酐暫時性升高。故大多數學者認為腎功能減退者應慎用。

  六、神經系統:可出現前額頭痛、眩暈、個別出現躁動、四肢強直、言語紊亂、哭笑不休、睜眼張口困難等精神障礙。停葯後好轉。

  七、其它:可有耳鳴、耳聾、角膜混濁、眼運動障礙、復視,停葯後消失,並可導致生育婦女不孕或分娩推遲及早產嬰兒併發症增加。

禁忌

活動性消化道潰瘍、腎功能不全、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過敏者、震顫麻痹、癲癇、精神病患者,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

1、忌以果汁或清涼飲料服消炎痛

  果汁或清涼飲料的果酸容易導致藥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於藥物在小腸內的吸收,而大大降低藥效,而且消炎痛本來對胃粘膜就有刺激作用,果酸則可加劇對胃壁的刺激,甚至造成胃粘膜出血。

2、飲酒前後不可服用消炎痛

  因酒精能增加胃酸分泌,並且兩者都能使胃粘膜血流加快,如果合用可加重胃粘膜的損害,導致胃出血。

3、服消炎痛忌過食酸性食物

  因為消炎痛為有機酸類藥物,對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與酸性食物(醋、酸菜、鹹菜、魚、山楂、楊梅等)同服可增加對胃的刺激。

4、消炎痛忌飯前服用

  消炎痛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如飯前空腹服用,藥物直接與胃粘膜接觸,可加重胃腸反應,因此應在飯後服用。

5、忌以茶水服用消炎痛

  因茶葉中含有鞣酸、咖啡因及茶鹼等成分,咖啡因有促進胃酸分泌的作用,可加重消炎痛對胃的損害。

4依託考昔(Etoricoxib)

依託考昔片,是一種選擇性COX-2抑製劑,具有抗炎、鎮痛和解熱作用,適用於治療骨關節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癥狀和體徵,也可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由默沙東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稱為默克)研發、生產,目前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的84個國家和地區上市。

依託考昔已被美國風濕病學會痛風診治指南推薦用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我國骨關節炎診治指南以及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的骨科疼痛處理專家意見推薦有胃腸道風險的患者選用選擇性COX-2抑製劑,可使用依託考昔。

骨關節炎

在10項至少為期6 周的Ⅱb/ III期安慰劑對照臨牀試驗中, 1572例骨關節炎患者接受依託考昔 30 mg 或60 mg 治療;563 例患者接受依託考昔治療達1 年。在10項在骨關節炎患者中進行的為期6~12周安慰劑對照試驗中,至少有2%的接受依託考昔推薦劑量(30mg 和60mg)治療的患者所發生的不良事件列於下表。列表時不考慮這些事件與藥物的因果關係。因為這10項的治療週期並不相同,並且試驗中的患者暴露於藥物的時間也不相同, 所以這些百分比並不表示累積的發生率。

在骨關節炎患者中進行的為期6~12周臨牀試驗中, 依託考昔劑量大於 60 mg/天 (90 mg 和120 mg/ 天) 的安全性是相似的; 但是, 消化不良和噁心的發生率較高。

下面列出的是在骨關節炎患者中,採用推薦劑量(30mg 和60mg) ,進行的為期6~12周臨牀試驗中的其他不良事件。這些不良事件不考慮與藥物的因果關係, 依託考昔組的發生率介於 0.1%~2.0%之間,並且發生率至少超過安慰劑組0.1%。

感染和侵染:單純皰疹、感染、咽炎、鼻竇炎、葡萄球菌感染、扁桃體炎。

免疫系統異常:季節性過敏。

代謝和營養異常:糖尿病。

精神性異常:焦慮、焦慮症、抑鬱。

神經系統異常:腕管綜合徵、 感覺異常、嗜睡、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震顫。

眼部異常:眼瞼炎、結膜炎、眼痛、視力模糊。

耳部和迷路異常:耳鳴。

心臟異常:心悸。

血管異常:舒張期高血壓、潮紅、潮熱。

呼吸、胸廓和縱隔異常:咳嗽、呼吸困難、羅音、鼻竇充血、喘鳴。

胃腸道異常:腹脹、口瘡性口炎、腸鳴音異常、排便習慣改變、便祕、口乾、排

便頻繁、胃炎、舌炎、腸激惹綜合徵、口腔潰瘍、口腔痛、乾嘔、牙痛。

皮膚和皮下組織異常:水皰、皮下囊腫、皮炎、濕疹、多汗、皮疹、斑丘疹、酒

渣鼻、皮膚潰瘍。

骨骼肌肉和結締組織異常:頸部疼痛、骨質疏鬆、關節周圍炎、肩袖綜合徵、肌腱炎、足趾異常。

腎臟和泌尿系統異常:腎結石、夜尿症、多尿。

生殖系統和乳腺異常:勃起功能障礙、陰道出血。

全身反應和給葯部位異常:乏力、面部水腫、關節扭傷、皮膚裂傷。

下面列出的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具有下列特徵:發生率≤ 0.1% ;出現於安慰劑對照臨牀試驗(6~12周)中的 2 個或更多個患者;或出現於活性藥物對照試驗(190 周)中接受依託考昔治療的 2 個或更多個患者;對於這些事件,不考慮與試驗藥物的因果關係。列表中包括了以骨關節炎和非骨關節炎為適應症的臨牀試驗中所報告的事件,給藥劑量範圍為30 mg ~120 mg/ 每天。MEDAL 項目的數據單獨進行闡述。

感染和侵染:膿腫、蜂窩組織炎、肺炎、術後傷口感染、腎盂腎炎、鼻竇炎、葡萄球菌感染。

良性腫瘤和非特異性增生(包括囊腫和息肉) :膀胱惡性腫瘤、乳腺惡性腫瘤、惡性黑素瘤、非何傑金淋巴瘤、子宮肌瘤。

神經系統異常:腦血管意外、癲癇大發作、顱內出血、椎管狹窄、蛛網膜下腔出血、暈厥、一過性缺血發作。

心臟異常:心絞痛、心律失常、心房顫動、心搏停止、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二尖瓣迴流、不穩定性心絞痛。

血管異常:深靜脈栓塞、高血壓危象、低血容量性休克、腔隙性梗塞。

呼吸、胸廓和縱隔異常:呼吸困難、肺動脈栓塞、呼吸功能不全。

胃腸道異常:胃食管返流性疾病、胃潰瘍出血、腸憩室炎、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嘔吐。

肝膽異常:膽囊炎、膽石症。

骨骼肌肉和結締組織異常:關節痛、胸痛、髖關節炎、膝關節炎、膝關節痛、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部迴旋肌羣損傷。

腎臟和泌尿系統異常:腎絞痛、尿石症。

妊娠、產褥期和圍產期病情:妊娠。

一般反應和給葯部位異常:胸部緊縮感、發熱、脫垂。

損傷、中毒和用藥過程中的併發症:藥物過量、股骨骨折、髖部骨折、肱骨骨折、車禍、肌腱斷裂、腕骨骨折。

據國外研究報道

在臨牀試驗中,對7152例個體進行了安全性評價,包括4488例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腰背痛的患者(約600 例骨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治療達1 年或更長時間)。

下列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是在對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腰背痛患者中進行的長達12周的數項臨牀研究中報告的,在用本品治療的患者中發生率>1%,且高於安慰劑組的不良事件:虛弱無力/ 疲乏、頭暈、下肢水腫、高血壓、消化不良、胃灼熱、噁心、頭痛、谷丙轉氨酶(ALT) 增高, 穀草轉氨酶( AST)增高等。

骨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本品治療1 年或更長時間,其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相類似。

在MEDAL研究中,心血管的終點結果試驗入選了23,504 位患者,比較依託考昔每日60或90mg和雙氯芬酸每日150mg 治療骨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安全性(平均治療期為 20個月)。在這項大型研究中,只有嚴重不良事件和因任何不良事件而中止試驗的事件被記錄。依託考昔組和雙氯芬酸組中確診的血栓性心血管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類似。每個治療組因高血壓不良事件而中止試驗的發生率都低於3%;然而,依託考昔 60和90mg組因這些事件的中止試驗發生率明顯高於雙氯芬酸組。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事件發生率(中止和嚴重事件)和水腫引起的中止試驗的發生率依託考昔60mg組和雙氯芬酸組相似,但是,依託考昔90mg組高於雙氯芬酸組。依託考昔組因房顫導致的中止試驗發生率高於雙氯芬酸組。

分別入選7111例骨關節炎患者(EDGE 研究;平均治療期 9 個月)和 4086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EDGE Ⅱ研究;平均治療期 19個月)的EDGE 和EDGE Ⅱ研究比較了依託考昔每日90mg(相當於治療骨關節炎推薦劑量的1.5 到3 倍)和雙氯芬酸鈉每日150mg的胃腸道耐受性。在每個研究中,本品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大致類似於Ⅱb 或Ⅲ期安慰劑對照的臨牀研究的報告;然而,本品每日90mg 組高血壓和水腫不良事件發生率高於雙氯芬酸每日150mg組。兩個治療組確診的血栓性心血管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似。

在所有為期4 周或更長時間( 不包括 MEDAL 項目) 的IIb~V 期臨牀試驗的綜合分析中,確診的血栓性心血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在接受依託考昔≥ 30 mg 和非萘普生類的非甾體抗炎葯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接受依託考昔治療的患者發生這些事件的比率高於接受萘普生500mg每日2 次的患者。

在一項有關強直性脊柱炎的臨牀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 90mg每日1 次治療長達1 年(入選患者數為126 名)。此研究中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與有關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慢性腰背痛長期研究的結果相似。

在一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牀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 120mg每日1 次

治療8 天,該研究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與有關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慢性腰背痛的研究報告相似。

在急性鎮痛臨牀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 120mg 每日1 次治療1 到7 天,這些研究中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大致類似於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慢性腰背痛研究的綜合報告。

上市後用藥經驗:

本品上市後有下列不良反應的報道:

血液、淋巴系統異常:血小板減少症

免疫系統異常: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或類過敏反應包括休克

代謝和營養紊亂:高鉀血癥

精神異常:失眠,意識錯亂,幻覺,煩亂不安。

神經系統異常: 味覺障礙

呼吸、胸部和縱隔異常:支氣管痙攣

胃腸道異常:腹痛,口腔潰瘍,消化道潰瘍包括穿孔和出血(主要發生在老年患者)。

肝膽異常:肝炎,黃疸,肝衰竭。

皮膚和皮下組織異常:血管性水腫,瘙癢,紅斑, Stevens-Johnson 綜合症,

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風疹,固定性葯疹。

腎臟和泌尿系統異常:腎功能不全,包括腎功能衰竭(見注意事項)。[1]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本品:

對其任何一種成份過敏。

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複發潰瘍/出血的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葯後誘發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

充血性心衰(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II-IV)。

確診的缺血性心臟病,外周動脈疾病和/或腦血管病(包括近期進行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或血管成形術的患者)[1]

5塞來昔布

塞來昔布為口服膠囊製劑,為新一代非甾體抗炎鎮痛葯,通過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COX-2)來抑制前列腺素生成,達到抗炎症、鎮痛的效果,由於它不會抑制具有胃腸道保護作用的生理酶——環氧化酶-1(COX-1),它胃腸道不良反應風險明顯低於傳統非甾體抗炎鎮痛葯

塞來昔布為口服膠囊製劑,為新一代非甾體抗炎鎮痛葯,通過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COX-2)來抑制前列腺素生成,達到抗炎症、鎮痛的效果,由於它不會抑制具有胃腸道保護作用的生理酶——環氧化酶-1(COX-1),它胃腸道不良反應風險明顯低於傳統非甾體抗炎鎮痛葯

在臨牀對照研究中,已有大約4250 例骨關節炎(OA)患者,2100 例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和1050例術後疼痛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其中超過8500 例患者接受的每日總劑量達200mg(100mg 每日兩次或200mg 每日一次)或更高,包括400 多例患者接受每日總劑量達800mg(400mg 每日兩次)。約有3900 例患者接受上述劑量6 個月或6 個月以上,其中約2300 例患者達一年或一年以上,124 例達2年或2年以上。

由於各個臨牀研究的情況不盡相同,直接比較兩種藥物在不同臨牀研究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是不恰當的,而且臨牀研究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可能與臨牀實踐中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臨牀試驗中的不良反應信息確實可以為識別不良事件與藥物使用的相關性及估計其發生率提供參考。

上市前的關節炎對照臨牀研究中的不良事件:

在涉及安慰劑或陽性藥物對照的12 項臨牀研究中,不良事件導致的停葯率在塞來昔布膠囊組是7.1%,在安慰劑組為6.1%。塞來昔布組最常見的因不良事件而停葯的原因是消化不良和腹痛(在接受塞來昔布治療的患者中分別為0.8% 和 0.7%)。安慰劑組0.6%的患者因消化不良而退出研究,因腹痛退出的患者也為0.6%。

關節炎對照研究中塞來昔布膠囊治療組發生率大於2%的不良事件

表1 顯示了在骨關節炎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進行的12 項含安慰劑和/或陽性藥物對照的臨牀研究中所有塞來昔布膠囊治療組發生率大於2%的不良事件(不論是否與治療有無因果關係)。由於這12 項試驗的研究期限不同,這些試驗中的患者服用藥物的時間不同,所以從這些百分數中不能得到累積發生率。

表1: 上市前的類風濕關節炎對照研究中塞來昔布膠囊治療組發生率大於2%的不良事件

以下為不論是否與治療有因果關係,發生率小於2%(0.1 - 1.9%)的不良事件(患者服用塞來昔布膠囊100- 200mg 每日兩次或200mg 每日一次)。

胃腸道系統:便祕、憩室炎、吞嚥困難、打嗝、食道炎、胃炎、胃腸炎、胃食管反流、痔瘡、裂孔疝、黑糞症、口乾、口腔炎、裏急後重、牙齒不適、嘔吐。

心血管系統:高血壓加重、心絞痛、冠狀動脈病變、心肌梗死。

全身性:敏感症加重、過敏反應、衰弱、胸痛、非特定囊腫、全身水腫、面部水腫、疲勞、發熱、面部潮紅、感冒樣癥狀、疼痛、周圍疼痛。

免疫系統疾病:單純性皰疹、帶狀皰疹、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軟組織感染、病毒感染、念珠菌病、生殖系統念珠菌病、中耳炎。

中樞周圍神經系統:腿抽筋、張力亢進、感覺遲鈍、偏頭痛、神經痛、神經病、感覺異常、眩暈。

女性生殖系統: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腫瘤、乳房痛、痛經、月經失調、陰道流血、陰道炎。

男性生殖系統:前列腺疾病。

聽力和前庭:失聰、聽力失常、耳痛、耳鳴。

心率和心律:心悸、心動過速。

肝膽系統:肝功能異常、ALT 升高、AST 升高。

代謝和營養:BUN 升高、CPK 升高、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血糖症、低鉀血癥、F 非蛋白氮增高、肌酐增高、鹼性磷酸酶增高、體重增加。

肌肉骨骼:關節痛、關節病、骨病、意外骨折、肌痛、頸項強直、滑膜炎、腱炎。

血小板(出凝血)淤癍、鼻出血、 血小板增多。

精神病學:厭食、焦慮、食慾增強、憂鬱症、神經質、嗜睡。

血液系統:貧血。

呼吸系統:支氣管炎、支氣管痙攣、支氣管痙攣惡化、咳嗽、呼吸困難、喉炎、肺炎。

皮膚及其附屬器:禿髮、皮炎、指甲病變、光敏反應、瘙癢症、紅斑皮疹、斑丘疹、皮膚病變、皮膚幹糙、多汗、蕁麻疹。

給葯部位病變:蜂窩組織炎、接觸性皮炎、注射部位反應、皮膚結節。

特殊感覺:味覺錯亂。

泌尿系統:蛋白尿、膀胱炎、排尿困難、血尿、尿頻、腎結石、尿失禁、泌尿道感染。

視力:視覺模糊、白內障、結膜炎、眼睛痛、青光眼。

以下為不論是否與治療有因果關係, 發生率<0.1%的其它非常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

(在服用本品患者中,下列嚴重不良事件極少發生。僅見於上市後病例報道的用斜體字表示。)

心血管系統:暈厥、充血性心衰、心室顫動、肺栓塞、腦血管意外、外周壞疽、血栓性靜脈炎、脈管炎、深靜脈血栓。

胃腸道系統:小腸梗阻、腸穿孔、胃腸道出血、出血性大腸炎、食道穿孔、胰腺炎、腸梗阻。

肝膽系統:膽石症、肝炎、黃疸、肝衰竭。

血液和淋巴系統: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全血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減少。

代謝:低血糖、低鈉血癥。

神經系統:無菌型腦膜炎、共濟失調、自殺、味覺減退、嗅覺喪失、致死性顱內出血(見[藥物相互作用]-華法林)。

腎臟:急性腎衰、間質性腎炎。

皮膚:多型紅斑、剝脫性皮炎、Stevens-Johnson 綜合症、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

全身性:膿毒血癥、猝死、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

長期、安慰劑對照腺瘤息肉預防研究中的不良反應:在APC 和PreSAP 兩項臨牀研究中,塞來昔布用量為400 mg/日至800mg/日,用藥時間長達3 年。(見特殊研究-腺瘤息肉預防研究)。

部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於上市前的關節炎臨牀研究(治療持續12 周;參見塞來昔布關節炎上市前臨牀對照研究的不良事件)。對比上市前的關節炎臨牀研究,塞來昔布治療發生率較高的不良反應如下:

在長期腺瘤息肉預防研究中,塞來昔布治療組以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0.1%--1%之間,高於安慰劑組。同時,這些不良反應在上市前的關節炎對照研究中未被報道,或在上市前的關節炎對照研究中的發生率較低。

神經系統異常:腦梗塞

眼異常:玻璃體漂浮物、結膜出血。

耳及內耳異常:內耳炎。

心臟異常:不穩定性心絞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竇性心動過緩、心室肥大。

血管異常:深靜脈血栓。

生殖系統和乳房異常:卵巢囊腫。

實驗室檢查異常:血鉀、血鈉濃度升高、血睾丸酮濃度下降。

損傷,中毒及操作併發症:上髁炎、肌腱斷裂。

CLASS 研究中的安全性數據:

血液系統的事件:

在該項研究中(見特別研究–CLASS),服用本品400mg 每日兩次(分別是骨關節炎(OA)和類風濕關節炎(RA)推薦劑量的4 倍和2 倍,是FAP 的批准劑量)的患者通過複查確定有臨牀意義的血紅蛋白降低(>2 g/dL)的發生率低於服用雙氯芬酸75mg 每日兩次或布洛芬800mg 每日三次的患者,分別為0.5%、1.3%和1.9%。無論是否同時服用ASA 本品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均較低。(見[藥理毒理]–血小板)。

退出研究/嚴重不良事件(SAE):

第9 個月服用本品、雙氯芬酸和布洛芬的患者由於不良事件(AE)退出研究的Kaplan-Meier 累積率分別為 24%、29%和 26%。三個治療組之間嚴重不良事件(SAE,例如:導致住院、威脅生命或其他的有醫學意義的情況)的發生率,無論是否與藥物有因果關係均無差異,分別為8%、7%和8%。

鎮痛和痛經研究中的不良事件:

在鎮痛和痛經研究中大約有1700 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口腔手術後疼痛研究中的所有患者接受單劑量研究藥物。在原發性痛經和骨科手術後疼痛研究中使用本品的劑量最高達600mg/天。在鎮痛和痛經研究中不良事件的類型與關節炎研究中報道的相似。在口腔手術後疼痛研究中唯一增加的不良事件是拔牙後牙槽骨炎(幹槽症)。

8禁忌事項

編輯

本品禁用於對塞來昔布過敏者。

本品不可用於已知對磺胺過敏者。

本品不可用於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葯後誘發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已有非甾體類抗炎葯誘發的嚴重的(極少是致命的)過敏反應報道(見[注意事項] -警告-過敏反應和[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伴有哮喘)。

本品禁用於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圍手術期疼痛的治療(見[注意事項]-警告)。

本品禁用於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的患者。

本品禁用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6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藥品原料,該品為淡黃色或黃色粉末。其製劑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治療,疼痛性骨關節炎(關節病、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癥狀治療。

不良反應

根據國外研究資料報道,以下羅列的不良反應系在該品給葯後發生,然而他們的發生頻率是根據臨牀實驗記錄結果,而無論與該品用藥是否有因果關係。這些信息是基於對3750個病人進行的超過18個月的臨牀實驗得到的,病人每日口服該品劑量為7.5或15毫克。(治療用藥的平均時間為127天)。

1、胃腸道:

頻率超過1%: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便祕、脹氣、腹瀉。

頻率介於0.1%和1%之間:短暫的肝功能指標異常(如轉氨酶或膽紅素升高)。食道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隱伏或肉眼可見的胃腸道出血。

頻率小於0.1%:胃腸道穿孔,結腸炎。

2、血液:

頻率超過1%:貧血。

介於0.1%和1%之間:血細胞計數失調,包括白細胞分類計數,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同時使用潛在的骨髓毒性藥物,特別是氨甲喋呤,是導致出現血細胞減少的一個因素。

3、皮膚:

頻率超過1%:瘙癢、皮疹。

介於0.1%和1%之間:口炎、尋麻疹。

少於0.1%:感光過敏。

4 、呼吸道:

頻率少於0.1%:已有報道在使用阿斯匹林或其他NSAID,包括該品之後有個體出現急性哮喘。

5、中樞神經系統:

頻率多於1%:輕微頭暈、頭痛。

介於0.1%和1%:眩暈、耳鳴、嗜睡。

6、心血管:

頻率多於1%:水腫。

介於0.1%和1%之間:血壓升高、心悸、潮紅。

7、泌尿系統:

介於0.1%和1%之間:腎功能指標異常(血清肌酐和/或血清尿素升高)。

禁忌

以下情況禁用:對藥物活性成分美洛昔康或其賦形劑已知過敏者。與乙醯水楊酸和其他NSAID可能會有交叉過敏反應。對使用乙醯水楊酸或其他NSAID後出現哮喘、鼻腔息肉、血管水腫或尋麻疹等癥狀的病人不宜使用該品。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嚴重肝功能不全者,非透析嚴重腎功能不全者,兒童和年齡小於15歲的青少年,孕婦或哺乳者。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雖然在臨牀前的試驗中沒有發現致畸作用,但該品不應用於孕婦和哺乳者。

【兒童用藥】兒童的適用劑量尚未確定,兒童和年齡小於15歲的青少年禁用。

【老年用藥】對可能有肝、腎及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應慎用。

7舒林酸

舒林酸,是一種藥品名稱,別名為奇諾力,舒林酸,樞力達,炎必靈,硫茚酸,舒達寧,甘樂利,天隆達,主要用於解熱鎮痛及非甾體抗炎鎮痛葯

不良反應

胃腸道 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但較阿司匹林少且輕,而與布洛芬、萘普生相似。2. 中樞神經系統 可見頭暈、頭痛、嗜睡、失眠,但少見。3.腎臟 本葯雖可用於老年人,但服用後有出現腎病綜合徵的報道。4. 其它 極少見耳鳴、水腫、骨髓抑制、急性腎衰竭、心力衰竭、肝損害、胰腺炎、瘙癢、皮疹和Steven-Johnson綜合徵等。

禁忌

交叉過敏:本葯可能與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反應,故對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體抗炎葯過敏者也可能對本葯過敏,宜慎用.2.禁忌症:對本葯過敏者;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曾有潰瘍出血或穿孔史者;孕婦及哺乳婦女; 2歲以下兒童。

8秋水仙鹼(colchicine):

此藥物是痛風發作時抑制炎症反應的強有力特效藥.主要是消炎 秋水仙鹼是從秋水仙的球莖和種子中提取的一種生物鹼。它可以抑制尿酸鹽結晶引起的白細胞增加,千擾白細胞的趨化性. 但是服用秋水仙鹼常對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大劑量使用可引起竹髄抑制、肝細胞破壞及神經系統毒性。對於年老體弱、心血管及腸道疾病患者、肝腎功能異常者應慎用。

個人建議:

1.不可長期服用.

2.因其是痛風的特效藥物.只在劇烈疼痛的情況下,且肝功正常時考慮使用. 一定注意小劑量服用. 我個人之前痛的時候,一天不超過3片(一天不超過3mg). 否則基本上會上吐下瀉.

痛風發作如何正確應對

如果正在發作,按照以下步驟處理:

① 如果疼痛程度較輕,則不用服用鎮痛葯. 自己恢復就好了. 如果痛得受不了. 那就果斷用鎮痛藥物.推薦安康信/依託考昔. 是痛風鎮痛最好的藥物。半小時起效,一片管一天。

② 如果腫脹嚴重,服用1-2片秋水仙鹼作為消炎. 效果很好. 但切記一天不要超過3片哦.

③ 一旦開始降酸,即使誘發痛風, 非布降酸不要停.

④ 如果感覺要發作, 或正在發作,最重要的是要減少走路. 能完全不走路那是更好. 一旦走多點,肯定要遭重. 建議直接買一對柺杖.方便生活.

⑤ 用比較熱的水泡關節部位.泡半個小時以上纔有效果.泡久一點更好.

⑥ 最後, 降酸期間要多喝水, 因為尿酸從固態溶解為液態, 需要排除體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