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裡一年能夠賺幾倍的人很多,因為一波牛市,買中一隻妖股,大牛股就可以辦到了,但是幾年能夠維持一倍盈利的人鳳毛菱角,所以關鍵是你的這個年化17%收益率是多久!

從A股成立的時間來看一共才29年,所以說頂多你的年化17%也是維持了一個29年!這樣看的話,你的成績已經戰勝了市場上95%以上的投資者,但是和巴菲特還是相差非常遠的,因為巴菲特自從投資到現在88歲的高齡,依然保持著年化20%以上的平均收益,這就是他的可怕之處!

可如果你的年化17%水平,並且只是持續了1-2年,那麼你的水平只是普普通通的!甚至如果你的年化17%水平,只是從2019年來計算的話,那麼可能你的水平還是比較差的!

所以說,年化收益達到17%的水準完全是看你持續的週期有多長,這是關鍵!因為股票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百米競賽,能夠持續,穩定的盈利纔是關鍵!

那麼如何才能在股市裡獲得一個持續的盈利,並且保持戰勝通貨膨脹的結果呢?舉個例子!

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市場,假設一輪完整的牛熊市可能是7年左右,那麼如果我們只做一個波段的操作,就是熊市底部買入,等待牛市後逢高賣出,賺取的盈利為100%,平均到每年的收益就是11%,結果就是遠遠跑贏通脹的7.5%-8%!

但是如果你做的非常不錯的話,收益不僅僅只是100%,甚至一輪完整牛熊市並不是7年,而是5年左右的話,那你每年的收益將也不僅僅是11%哦!可是,如果你以每年來進行交易計算,甚至想要保持一個5-10年,每年11%的年收益率,這個難度有多大呢?能夠做到的人幾乎不到5%!!

感謝?點贊和關注?。更多更好的邏輯期待與你分享!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很多投資人根本看不上17%的年化收益率,但是從公開可查的公募,私募基金產品收益率來看,過去20年收益率持續超過17%的投資經理沒有(注意,我說的是公開可查可驗證的,有些機構的產品說有,但沒法驗證),過去10年,年化收益率超過17%的投資經理,兩隻手可以算過來,而且這其中還包括已經被判刑的徐翔等人,嚴格意義上靠自己真本事的投資經理更少,如果你能做到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收益率達到17%,你將戰勝市場上99%的投資者,同時將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個收益率和巴菲特相比,好像也只是3%左右的差距(巴菲特數據如下,大致20%),然巴菲特是近60年的年化業績,比10年,20年的難度高得多,所以即便國內有人能實現年化17%的業績,也很難與巴菲特比肩,因為A股市場成立纔不到30年,時間短很多,三個點的差異,幾十年下來,複利的角度看可能就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誰能保證年化收益率達到17%?

17年底一哥們找我借幾萬塊,說他同事有內幕消息,第二年四五月份哪支股票會大漲,順道帶我賺點,結果等到七八月份也沒見漲,錢不多就割肉離場,認倒黴了,現在談股市他就說都是騙人的。

最近三兩天內連續接到推薦投資電話,比較神奇的是恰好趕上股市大跌,是巧合嗎?

估計不會是巧合,有好幾個月沒接到類似股票投資電話了,而今年以來的前4個月股市都是上漲的,也就是說股市上漲的時候沒人推薦你投資,股票下跌的時候卻來粘著你,其用意何在啊?

電話那頭說年化收益率保證超過20%,有這麼高的收益率跟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餡餅憑什麼會砸到我呢?

要相信電話那頭一口一個哥或姐的人嗎?

她只是賺工資的,上頭讓她怎麼打電話就怎麼打,不會考慮後果!

提到巴菲特就說一下,巴菲特投資史上也出現過幾次年度虧損,綜合算下來年化收益率超過20%,但並不是說他每年都能做到20%啊


很多人對收益率其實並沒有什麼概念,總覺得巴菲特的收益率低。

現在我就來幫大家建立一下概念。

記住一個數字~72。

用72除以收益率得到的數字大概就是你的資金翻倍所需要的時間。

比如年化是10%的收益率,那麼你的資金需要7.2年翻一倍。年化17%的收益率,你的資金翻一倍的時間大概是4年零一個季度。

按照這個水準算一下,假設你的初始資金是10萬元,那麼17年過後,你將擁有160萬的資產,而30年之內你將成為千萬富翁。如果你在20歲的時候就擁有這樣的收益率,那麼你將在70歲的時候成為億萬富翁。

所以關鍵來了,你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收益率嗎?巴菲特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的年化收益率有多高,而在於巴菲特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收益率穩定。以至於複利永遠能夠成為巴菲特最大的利器。


不用槓桿的話比巴菲特優秀了


我在支付寶裏模擬炒股本金500000萬虛擬幣上週虧1萬6千多元、今天盈3672.54元到星期五看看盈虧多少。盈利17%等待我創建差多少還沒有數。所有股民加油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