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門店,日均營業額超過6萬,週末日均營業額高峯值能達10萬。

  一道明檔,讓每天的流水提升2萬;在寸土寸金的商場裏,他們沒有倉庫,每一寸空間都利用起來。

  3月的第一天,內參君來到北京頤堤港的莆田餐廳探店,發現這家店裏藏着大牌餐廳不輕易透露的運營祕密……

  餐飲老闆內參 石肆 發自北京

  亮點1

  一道明檔,日均提升2萬流水

  莆田餐廳頤堤港店位於頤堤港商場二層,餐廳門口側對商場扶梯;餐廳室內面積430平米,外圍面積190平米。門店桌位佈局以兩人臺、四人臺爲主,設有3個包房。

  經過莆田這家門店,第一眼就會看到左邊的明檔。

  “原來我們沒有明檔,只是一塊大的廣告牌,裏面是倉庫。”門店經理李東海說,增加這個明檔,帶來了不少營業額,日流水差不多提升了2萬元

  據內參君觀察,他家的明檔主要抓住了三個要點

  從功能上看,“一店兩鋪”,突出拳頭產品。

  明檔的招牌是拳頭產品“莆田扁肉湯”,視覺上“一店兩鋪”,拐角處展示另一個拳頭產品“百秒黃花魚”的製作過程。

  隔着玻璃櫥窗,冰鮮的黃花魚躺在冰塊裏,旁邊一個個陶瓷鍋裏面燉着黃花魚。整個操作流程,消費者都可以透過明檔看得一清二楚。

  從設計上看,用現代化的設計,呈現地域特色。

  明檔正面懸掛着錘扁肉的木錘和案板,上方陳列着雞公壺、雞公碗。“都是莆田地道的東西。在莆田,普通家裏面用的就是雞公茶壺,吃飯喝酒用的就是雞公碗。”李東海說。

  但內參君發現,相比一些門店“濃墨重彩”的傳統元素,莆田店裏傳統元素的呈現更偏現代化,更簡潔。設計學講究“少即是多”,如果裝修上混雜了太多的傳統元素,反而讓消費者記不住。

  從視覺上看,光線明亮,位置顯眼。

  莆田餐廳門口,亮色與燈光讓明檔位置非常顯眼。這與陳鵬鵬滷鵝飯店、滷味研究所的明檔有異曲同工之妙。

  “改造成明檔以後,客人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明檔上去,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客人,明檔前拍照留念的人很多,與之前相比,視覺上立馬不一樣了。”李東海說。

  明檔的意義,很大一部分就在於“明”。

  亮點2

  沒有倉庫,利用一切角落“藏”東西

  剛纔提到,他們把倉庫改成了明檔,那麼原本在倉庫裏的東西怎麼放?

  原來,頤堤港店是莆田餐廳裏面,在“沒有倉庫”這件事上做得最好的餐廳。建了明檔之後,他們順勢選擇取消倉庫,將各類材料“藏起來”。

  畢竟在寸土寸金的購物中心,倉庫每少一平米,房租成本就會降低一些,同時,面積就會增加一平米,營業額也會增加一些。

  他們是這樣靈活利用門店內各類閒置儲存空間的:

  比如,餐廳進門處茶水臺旁,他們修建了一小間暗室,門是玻璃做的,餐具就藏在牆裏面,如果沒有店長指引,其他人根本找不到,只會將其當做一面牆。

  另外,沙發也被設計成空心的,內部被利用起來,被當做一個又一個儲物格。

  爲了方便店員快速尋找,沙發板墊下面有一張圖表,標明各個儲物格中都放了哪些物品,讓服務員可以最快速度“按圖找物”。

  “其實很不容易,真正做這個東西(整理儲藏),我們花了3個月時間,包括整理、清潔。”李東海說。可是,一旦全部整理好,店內就會變得井井有條。

  亮點3

  讓等位舒適又高效

  等位在莆田餐廳頤堤港店的重要性,不差於海底撈。

  海底撈在等位區提供免費美甲服務、小吃水果、各種棋牌、疊千紙鶴,而莆田餐廳頤堤港店的做法是把門口等位區建得“高大上”

  用中式的桌椅替代簡單的塑料凳子,用屏風將等位區與就餐區隔開,座位舒適、設計優雅。

  等位區旁邊的展臺,擺放着餐廳每個季度重點推的產品,“比如現在就是海蠣子,過段時間就會換成蟶子。”

  等位區的服務也很精細。比如,爲了讓寶寶能夠在等位時得到享受,等位區對面的電視上,頤堤港店播放着時下最熱的小豬佩奇動畫。

  據門店經理李東海介紹,這吸引來了一大批帶着寶寶的家庭客戶。

  “如果把這個地方做成就餐區,多一桌客人,我就一天多賺幾千塊。”李東海說,“但我們把等位區做成這樣,吸引客人的目光會更多。”

  在舒適的同時,他們也會利用等位區提高效率。李東海介紹,門店會安排服務員指引顧客預點餐,並且後廚會根據叫號信息提前準備菜品,“當到店顧客坐到位置上的時候,菜就陸續上桌了。”

  亮點4

  讓顧客一次消費只記住一道菜

  電子菜單可以節約人力,已經成爲行業共識。包括西貝、雲海餚、巴奴在內的許多家正餐都啓動了電子菜單和紙質菜單雙用的模式。

  但是,莆田餐廳仍堅持紙質菜單點菜。餐廳提供兩種菜單,一種是單頁薄紙菜單,主要用於等位時預點餐;一種是傳統的厚本彩頁菜單,用於人工點餐。

  據李東海介紹,莆田一套傳統厚彩頁紙質菜單,從拍攝、設計、製作的成本費用是800元。

  成本這麼高,爲什麼還要堅持用?李東海說,這是爲了加深店員與客人之間的關係,“與快餐不同,顧客消費正餐需要價值感,需要交流”。

  而爲客人提供點菜服務的服務員,絕大多數都不超過26歲,並且,顏值都很高。

  因爲人都是看外表的。在人工點餐的情況下,服務員越漂亮,消費者的愉悅感自然越強。好利來招聘服務員就有着嚴格的要求:身高、顏值必須過關,上班必須化妝。

  這家店還有個規定,就是不會過多推薦菜品,如果顧客點菜點多了,服務員還會提醒。

  據李東海介紹,他們要做的就是讓消費者一次只記住一道菜。

  消費者心智是有限的,不可能記住太多符號以及菜品,一次記住一道菜品,可以讓消費者第二次到店仍有新鮮感。

  亮點5

  佔領消費者心智

  讓顯示屏、水波紋無處不在

  如何佔領消費者心智?需要不斷地重複,佔領消費者全部視野。

  就像華與華創始人華杉說的, 要讓“所有面積都在傳播品牌信息”。在莆田餐廳中,大到門店招牌,小到溼巾袋、礦泉水,都有他們“招牌水波紋”的存在

  在莆田餐廳頤堤港店,在門口明檔,不同的牆面上,都設置着顯示屏,循環播放着莆田餐廳介紹食材的宣傳片。

  李東海說,“顧客面前是營銷”,這是爲了讓消費者無時無刻能夠看到莆田的介紹,將莆田好食材這件事灌輸到消費者腦中。

  和莆田一樣玩法的,還有巴奴。在巴奴悠唐店內,顯示屏更大一些。

  善於運用顯示屏的,還有西貝。內參君見到西貝門店裏,一整排顯示屏,同時播放同一個視頻短片,表達效果更強勢。

  亮點6

  讓所有店員學會用氣球扎5種形狀

  抓住一個孩子,就相當於抓住了一個家庭。

  內參君之前曾研究過,大多數品牌推兒童餐的邏輯是,通過瞄準兒童這樣一個原點人羣,吸引家長甚至整個家庭這些大的相關客羣

  如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西貝、老鄉雞、雲海餚、望湘園、船歌魚水餃等國內外大牌都爭相推出了自己的兒童餐,甚至不乏各種專門定位兒童的親子餐廳。

  西貝兒童餐項目負責人曾告訴內參君,當時西貝的客羣有45%都是家庭消費。

  而厚幾集團餐飲板塊合夥人吳龍飛分析,要想吸引寶寶,單單兒童餐遠遠不夠,餐廳最好設置一些DIY環節,比如繪畫、烘焙,讓孩子樂在其中。

  莆田頤堤港店在“抓住寶寶”方面,就提供了全套的服務;

  免費贈送寶寶餐;

  等位區的電視播放小豬佩奇動畫;

  提供彩筆和賀卡,讓寶寶玩填充遊戲;

  讓所有店員學會用長條氣球扎5種形狀

  ……

  據門店經理李東海總結:做寶寶餐沒有壁壘,壁壘在於提供別人學不會的服務。

  內參君說

  這趟探店下來,內參君最大的感受是:

  每留住一個客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莆田這家店,從設計,到等位,到服務,到產品,甚至到倉儲存放,管理都非常精細。

  我們一直在倡導“迴歸基本功”,這就是一家餐廳最重要的基本功。

  · end ·

  統籌|笑凡 編輯|於聰聰 視覺|周瑞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