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黃多多新發色#上了熱搜。相信大家對多多都很熟悉吧,黃磊和孫莉的大女兒,幾年前在《爸爸去哪兒》里聰明、乖巧又伶俐的的模樣,著實圈了好多粉。可以說,大家都是看著她長大的。

她再次上熱搜,是因為孫莉前天在微博分享了多多的一張照片,而照片中好久沒見的多多,也比當年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還多了一頭紫色的頭髮。

留言里有很多網友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多多小小年紀就打耳洞、塗指甲油、戴戒指,這些「成熟的打扮」可不是一件好事兒。還有人指責黃磊和孫儷的教育方式,認為他們沒有好好教孩子「正確的模樣」,會給其他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面對各種各樣質疑的聲音,黃磊也用自己的教育理念來作出了回應:

我從來沒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其實在我們很多人小的時候,都多多少少對童年愛美的時光有所遺憾。在讀書為重的整個社會氛圍里,我們能接觸到的,只有千篇一律的校服、整齊劃一的髮型和鞋子,甚至有時候連裙子都不讓穿。

因為對美的認識和孩子童年時期被強行抹去的自我審美,不知不覺中我們竟把先天不足的審美觀傳了一代又一代。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社會已經比過去進步、開放了很多,像多多媽可以大大方方、開心的跟大家分享女兒的新發色一樣,在熱搜的評論里,也看到很多人說「不會讓孩子失去體驗美的自由」

坦白說,因為孩子天生的愛美,就被毫不留情的打上「叛逆」「不良」的標籤,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真的比比皆是。

把孩子的「臭美」看做是「不務正業」,或「不正經」,這樣刻板的思想難道不是對美的扭曲?被指責的孩子,也不得不因「愛美」的天性,而背負上莫明的自責和內疚感,直到成年後許久也擺脫不了這個陰影。

站在我的角度來說,臭美並不是一件需要大家去抨擊的事情。像貝克漢姆的女兒小七、馬伊琍的女兒愛馬、戚薇的女兒Lucky等等(這些明星都特地撰文分享過這些女兒愛美的小煩惱),或者我們這些平常人家,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會遇到一個愛臭美的時期,比如偷穿媽媽的連衣裙,偷抹媽媽的口紅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在某種程度上,染髮也好、擦口紅也好,這些表現也是孩子對自己的審美標準的持續完善

只有尊重美,也正確對待孩子的「臭美」問題,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理解美、體驗美。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如何在早期培養好的審美觀呢?今天也想來跟大家好好講一講。

01 孩子的審美敏感期,這是螺旋式發展的必經過

蒙特梭利的理論里,便有關於審美敏感期的觀察。審美的敏感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螺旋式發展的。

最初,孩子首先對吃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橙子必須得切片的,不能帶一點皮;薯條不能折,長度得超過食指所長;餅乾不能碎一個角,必須得完整沒有一點縫……

接著,孩子對所用東西要求完美、完整。本子不能褶皺、水彩筆用了一次後就不夠漂亮了;水杯不能有破損的地方,少了自己的名字貼就不是自己的東西……

然後便是對自我形象的要求需要完美。就是喜歡這個形象的衣服,即便是冬天也要穿上美美的白紗裙,捨不得脫下來,總是有一個發箍別在頭上,對媽媽的口紅和高跟鞋好奇……

最後便是對環境、內在氣質、藝術品質等狀態的完美要求等。孩子開始對兒童房的設計有要求,對自己的性格特徵有鮮明的描述,再到自己的穿衣風格都開始有明確的標準……

日本兒童設計節目《啊!設計》里連包裝便當盒都有許多樣式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發現他/她所制定的標準被打亂的話,他/她會生氣、發脾氣和哭鬧,變得非常執拗,不聽勸。

但本質上,審美敏感期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孩子正是通過這樣子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調整,才最終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成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一個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認真浸泡的孩子,長大後的審美標準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反之,如果錯過了對這段敏感期的重視,那麼要培養孩子自身的審美文化,其實也是很艱難的,甚至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折騰。

02 如何和孩子談「審美」?讓孩子從「臭美」轉為「觀察美」

意識到我家兩個孩子開始有這些審美好奇心的時候,我也開始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滲透更多關於「美」的主題。

在和「臭美」的孩子討論「美」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兩個大原則

◇ 不要排斥孩子的「臭美」行為

我們的孩子最早對美的萌發和好奇,一定是受到環境的影響。這裡無所謂是受媽媽的裝扮、隔壁鄰居的小姐姐、還是受動畫片的某個形象、某部電視劇里的造型所影響。

不管這個標準在成人看來,和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有多麼不一致,我們仍然需要尊重孩子這份最早的喜好。喜歡了就是喜歡了,喜歡本身是沒有錯的啊。

允許孩子可以「臭美」,理解孩子之所以「臭美」的原因,用平常心去看待這個過程,這是基礎。

◇ 多和孩子談談「如何理解美」

孩子最初對美的好奇,會從表面的形象開始。我就是喜歡這一個配色、喜歡這一款衣服,喜歡某一項獨特,這些都是孩子最早期對美的認知的呈現。

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的審美觀,總是會有差異,這裡也涉及到了家庭氛圍中我們對美的討論深度和廣度。

對低幼孩子來說,對美的理解不需要上升到人文藝術專業。讓低幼的孩子感受到,美是開放性、多元性的接納和包容,更為關鍵。這也是人文藝術的基礎。

我經常和孩子討論的關於美的主題,其實不外乎三個層面:自我、他人和世界

  • 針對自我:「我是特別的,我是我自己」

孩子很多時候,穿上了一件心儀的服裝,就會幻想自己是對方。比如我家弟弟有段時間很喜歡羅納爾多,天天穿著羅納爾多的球服,把自己當成是羅納爾多,模仿他的任何行為。

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訴他,「你在模仿羅納爾多哦。」告訴孩子,這是一個模仿行為,是很重要的,比單純地說「你像羅納爾多」、「我家來了一個羅納爾多哦」要好。

「像」是一種結果,「模仿」是一個動作。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是羅納爾多,自己的舉動是一種「模仿」,是可以幫助孩子強化自己的行為意識。

  • 針對他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我們都是我們自己」

等孩子開始建立自己的審美標準的時候,他也會出現喜好區別,比如看見黑皮膚的孩子感到害怕,發現老爺爺的皺紋直接說醜死了。

這個時候比起直接跟孩子說,「這樣子不禮貌、沒教養」,其實幫助孩子理解「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才是更至關重要的引導要點。

我們孩子學校一定會有一個項目是《All about Me》系列,每個孩子會做一本關於自己的書。雖然看起來是了解自己的過程,但是如果有超過1個小朋友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和「他人」的對話。

  • 針對世界:「世間的美好,絕不僅僅只是外表」

電影《奇蹟男孩》上線的時候,我和孩子討論過奧吉。這個小男孩,先天臉部畸形,所以從小都受到歧視。

我當時是這樣子和孩子說這件事情:

正如奧吉的媽媽所說的,無論是臉上的疤痕、還是皺紋,甚至眉毛的形狀、眼睛的大小、是否有痣和酒窩,都是我們每個人的特色。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張地圖,一張在臉上,一張在心上。我們心裡的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指引方向,知道我們要做什麼,要去往什麼地方。而我們臉上的地圖,是記錄著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段路,它們永遠都不會醜陋。

美不美,是廣義的,真正的美,是發自內心的。從古至今的歷史藝術,真正美好的事物,從來都不是僅僅第一眼的迷戀,而是歷盡滄海桑田,仍然震撼人心的動人心魄。

任何的大愛,都是先從最小的那一份觸動開始,而真正的美,內化在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里,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風度、修養、文化和談

我們不能成為別人,也不需要成為別人,但我們可以在舒適的地方,做最想要成為的自己。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