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开始阅读马恩的一些著作以充实自己,将读后感记录在知乎上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在1927年苏联以俄译文第一次发表,在1932年以德文原文出版。在该手稿时期,马克思开始批判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同时也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本著作。本文将以问答的形式,阐述我的一些感受。

Q:什么是「异化」(alienation)?

A:异化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他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他认为,所谓基督教的「实证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

而马克思将这种概念从神学哲学延伸为经济学的一种概念。马克思认为「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Q:什么是异化劳动?

A: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被异化,这种本质外化而成为人的对立面——即「客体」,在资本社会中反而控制「主体」。

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方面: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和劳动中人和人的异化。

Q:什么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A:「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也即是「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如何理解呢?工人作为劳动者,无法决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产品;而在这样的体系里,工人没有任何自主,仅仅作为提供劳动力的工具,事实上被剥离了人的属性,表现为非现实化的冷冰冰的道具罢了。

「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著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著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的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

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下,劳动依赖于劳动者之外的存在——即资本家。

「工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其次,他得到生存资料。因此,他首先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

工人创造产品,但产品不属于他,他会变成奴隶,然后为了维持肉体的主体,他具有「劳动积极性」,因为不劳动只有死路一条。那么代价呢,古尔丹?

「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为: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本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

代价就是——奋斗B没有未来,你生产的玩意不但不属于你,反而会压迫控制你。

Q:什么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

A:「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这就是所谓的人的惰性,因为你的劳动不属于你,你当然会痛苦;在资本主义下,你是真真切切的「为他人干活」,而非某些人信口开河下所谓的「为自己劳动,充满积极性」,呵呵。某位来华的美国工人在「效率低下、没有人性」的北京公有工厂(而非国营)积极工作,而回国后在「高效、充满积极性」的美国私有工厂里学会了磨洋工,真是有够讽刺的。

「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第一,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著他的对象的关系。第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马克思从来没有像某些人宣扬的一样鄙视「脑力劳动」,某些庸人自认为一旦相信马克思,就否认了他那「充满效率的脑力劳动」;同时马克思将「企业家」和「资本家」区分看待,虽然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两者往往重合,不过某些人不但看不到,反而会攻击马克思否认管理的效率。

Q:什么是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

A:「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同样,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那些「自由主义者」所谓的自由,只是在刻舟求剑罢了。他们连自己自由的劳动都无法实现,身为人的本质都被外化出来反对他自己,甚至他们必须要作为小布尔乔亚甚至布尔乔亚,才能够在当今社会取得微小的可怜的自由,从而宣扬他们的「自由主义」,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满足肉体之余,有时间有精力思考、总结和宣传。

学习、职业选择和婚姻等等因素,作为小布尔乔亚的我思考过,我必须屈从于其中一项甚至数项(取决于我想要的生活与其对于资本的需求之间的比较),这样我才能坐在这里按照此时我的自由意志打出这些文字,讽刺的是我先是不自由地维持了肉体地存在,然后才能自由地思考,哈哈哈哈哈哈,真是够讽刺了。

Q:什么是劳动中人和人的异化?

A:「如果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面对著我,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

「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

「属于另一个有别于我的存在物。」

「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

「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

「因此,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因此,我们也看到,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因为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

「甚至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一切人对劳动的关系。这时社会就被理解为抽象的资本家。」

至此马克思终于推导出了私有财产,撒花ing QAQ。不过提醒某些人,马克思反对的是资本家而不是管理者和企业家,资本家靠著资本就能驱使管理者,然后取走最大的蛋糕,「二八定律」罢了。

至于本书有关于「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内容,那就是另一篇文章;身为劳动者,我要去维持自己的肉体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