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就是說大家都是炎帝,黃帝的後代,但炎帝,黃帝沒有血緣關係,要說有的話,那血緣關係一定很遠了,那麼,作為炎黃子孫的你,到底是炎帝一脈,還是黃帝一族,或者是其他呢?

從遠古史看,現代中國人主要來源三大部落體系,華夏,東夷,苗蠻,其中華夏體系又分為炎帝,黃帝兩大集團,也是絕大數中國人的來源,根基。

炎帝姓姜,出生在烈山,在姜水長大,姜姓部發展較早,是神農氏後裔,神農氏在農業發展史上有著重大貢獻,神農氏農業很發達,依靠農業的成果,神農氏一族過著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不但會種植五穀雜糧,還會種麻織衣,閑時還能彈彈琴作樂。隨著部落的發展,勢力範圍加大,人口也隨之增加,形成了許多小部落,小國家,後來這些小部落小國家有的以封地名為姓,或是以祖先名字為姓,這樣就形成新的姓氏,如呂,齊,申,許就是由姜姓分支出來的,這些姓氏當然是炎帝後代了。

但是神農氏到了炎帝這一代實際上開始衰落了,或者說跟後起之秀黃帝部落,以及蚩尤的九黎族相比,沒有什麼優勢了。

黃帝出生在姬水河畔,姓姬,黃帝從小聰明能幹,長大了成為有熊國的國王,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而且還採礦冶煉,因此,很快讓國家富強起來了,地盤多了,人口多了,也就形成了許多小國家小部落,這些小國家小部落為了彼此區別,也就產生了許多新的姓氏,如楊,韓,魏等。

據統計,由炎帝的姜姓分支出來的姓氏有104個,除了姜姓之外,現在人口較多的姓還有,呂,許,紀,齊,易,盧,謝,賀,柴,查,文,章,連,崔,聶,谷,高,丁,柯,左,薄,向,封,賴,申,尚,麻,浦,年,邱,厲,駱,平,酈,東郭,南郭,北郭等等。

由黃帝的姬姓衍化出來的姓氏更多有300多個,常見的有張,王,劉,李,陳,周,於,衛,萬,鄧,習,石,,毛,孔,尤,田,包,韋,白,馮,樂,江,皮,孫,寧,米,朱,尹,湯,畢,華,何,錢,趙,董等等。

因此,黃帝姬姓比炎帝姜姓派生出來的姓氏要多,如何判斷自己的姓氏是由黃帝一系還是炎帝一系,只要網上查下你姓氏起源就可以,凡由姬姓派生出來的說明你是黃帝後代,凡由姜姓衍化而來的便是炎帝子孫,注意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被賜了十二個姓,姬,酉,祁,已,滕,任,荀,嵅,僖,姞,儇,依,所以由這十二個姓衍化出來的也是黃帝後裔。

如果你查到你的姓氏起源不是姬,姜,以及上面的十一個姓,而是別的姓,那你再查下這個姓的起源母姓,最後便可確定自己的身世的來源了。

除了炎,黃二大派系外,還有一些姓氏由蚩尤的九黎族衍化而來,如牛,馬,龍,熊,花。蚩尤一派也有姜姓,但與炎帝的姜起源不一樣。


可以按照姓氏劃分。1,后稷性狀:李,張,王,馮,劉,楊,周,吳,鄭,胡,郭,何,樊,喬,翁,朗,林,孫,唐,許,韓,曹,於,蔣,蔡,葉,魏,沈,康,文,龐,魯,邢,汪,石,賈,孟,閻,段,史,毛,邵,萬,溫,聶,柳,畢。

2,契大業伯益性狀:趙,黃,徐,馬,羅,梁,鄧,蕭,潘,餘,鍾,譚,廖,牛,殷,秦,江,郝,嚴,戴,孔,向,湯,宋 ,耿,武,安,藍,莊,歐陽。

3,黃帝堯舜性狀:陳,朱,彭,曾,田,袁,杜,程,蘇,任,姚,範,金,顏,谷,夏,韋,傅,鄒,熊,薛,侯,陶,黎,顧,錢,莫,尹,倪,翟,葛,關,歐,祝,覃。

4,神農氏性狀:高,謝,董,呂,丁,盧,姜,崔,陸,方,邱,雷,龍,賀,龔,常,洪,易,章,俞,齊,申,柴,伍,駱,焦,紀,尚。

他們長相也是相對固定。中國人明顯有四個性狀。炎帝黃帝有倆個性狀。


在如今大民族融合的時代下,很多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服侍等文字已經很少有人懂的,基本都已被漢化,少部分例如自治州省份,還有一點保留。現如今社會講求共同發展,很少有人分清這些,如今中國人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個民族榮譽感倍增,都已中華民族自稱,一片欣欣相容的和氣景象


千百年來的血緣混合,早已無跡可尋,雜交的基因隨處可明,正如一個王姓家族五代女兒,一代一代的招親,五種姓氏混合,你說雜了嗎?


從神學角度看,人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靈魂,二是肉身。靈魂的屬性不變,肉身是可變的。歸於那位始祖是靈魂不是肉身!


基本都是黃帝後人,炎帝後人只有一姓,就是《晏》姓的!


除非能找到黃帝等人的屍骸,那麼通過DNA技術,就可確認這些人的後代。

各民族在歷史上不斷交流、融合,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想要區分清楚恐怕不易。


都去改名換姓拜外族了,都忘光了


不要把神話和現實世界混為一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