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概念遭炒作,一條消息為何具有如此影響力? 財經 第1張

  富士康

  作為鴻海精密的創辦人,郭臺銘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至於頗具知名度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則是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而富士康更是有著全球代工廠的稱號。

  近日,知名企業家郭臺銘宣佈了2020年的選舉,這也是一個頗具戲劇性的事件。但是,雖然說最終結果仍存變數,但憑借郭臺銘的自身影響力與民調支持度,未來還是存在獲選的概率。換言之,如果郭臺銘最終得以獲選,將會對兩岸局勢造成不少的影響。

  受此消息影響,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一天時間內富士康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出現了明顯的增幅。與此同時,還刺激了富士康概念股以及福建自貿區概念股的大幅上漲。

  實際上,縱觀富士康概念股以及福建自貿區概念股的全天走勢,上午表現頗顯平靜,但午盤之後,均出現了加速上漲的走勢。

  具體而言,在當天午盤開盤之前,A股工業富聯漲幅僅有3%左右,但午後股價卻沖高至漲停板的位置。至於港股富智康集團,午盤的時候股價漲幅僅有7%,但午後股票價格持續上漲,收盤漲幅達到28.18%。此外,對於福建自貿區概念股,午後走勢同樣出現了明顯異動的表現,一條消息的影響力足以提升了幾百億以上的股票市值。

  與其餘概念題材相比,郭臺銘參選的消息確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有著全球代工廠稱號的富士康,也可能因此增加了神祕的色彩。但是,現實的問題是,雖然郭臺銘有意參選,但未必註定如願獲選,期間的變數不少。退一步分析,如果郭臺銘僅僅是參選,但最終結果並非如願以償,那麼相關概念股的炒作動能就驟然降溫了。

  不過,對於郭臺銘的參選,確實是一個具有爆發力的消息。即使最終仍存變數,但起碼會在短時間內獲得市場的關注。至於後續概念股的炒作力度,仍視乎消息的實質性進展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而短期炒作色彩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事實上,作為富士康而言,其以工業富聯的名稱登陸A股市場,意在強化其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的發展定位。然而,因其全球代工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登陸A股市場上市以來,工業富聯的估值水準還是基本上以代工廠作為定位。

  從2月1日招股書申報稿的上報,到最終過會,工業富聯僅僅用了36天,被市場稱為閃電過會。緊隨其後,則是以很快的速度推進上市。但是,在工業富聯上市之後,整體表現卻並不如人意,而當時26.36元的價格仍然是其上市以來的最高價格。在此期間,工業富聯受到整體市場環境疲軟的影響,股價還一度出現了50%以上的累計跌幅,市值出現了大幅度縮水。

  不過,作為一個具有神祕色彩的上市公司,而且具備一定的政策背景,即使當時市場普遍定位與預期並不高,但參與工業富聯IPO配售的,則多以國資與巨頭企業為主,參與IPO配售的積極性還是不低。

  或許,這也是戰略投資與戰略性佈局的一個重要考慮。如今看來,當時積極引導工業富聯登陸A股上市,且積極採取IPO戰略配售的策略,還是具有一定的先見之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