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農曆新年,很多朋友又開始讓我推薦假期去哪裏玩。我想都沒有想就告訴他們,泰國。在我眼裏,泰國是一個相當包容的國度,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年紀,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性格,都可以在這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無需太多預算,無需太多準備,泰國就是這麼平易近人。

  來了泰國,一定要來清邁。有着“泰北玫瑰”之稱的清邁就像一位畫中的美人,還不是那種第一眼美人,而是要細細品味,才能發掘她美好之處的美人。

  清邁的一大特色是佛寺衆多。作爲泰國第二大的城市、泰北的經濟中心,雖然清邁的面積只有曼谷的七分之一,但在這片土地上有着300多座寺廟。

  漫步在清邁的街頭,那一座座散佈在街巷之中的寺廟,無一不是金碧輝煌的頂、潔白如雪的牆、精美細緻的雕刻、肅穆莊嚴的佛塔。然而在清邁的衆多寺廟之中,有一個與衆不同的存在——Wat Umong烏孟寺。

  它就像一處世外桃源,守着與世隔絕的隱祕,卻又有一種出人意料的美妙。在烏孟寺,你看不到一點耀眼奪目的金碧輝煌,它帶給人的只有其他寺廟沒有的清靜與禪意。在我看來,它根本不是什麼旅遊的熱門景點,必須打卡的地方,而是真正的僧人禪修之所。

  烏孟寺坐落在素貼山腳下,被大片樹林和一泓湖水環繞着。

  巧的是,在清邁還有一座仿建的同名寺院,就建在舊城裏,只是規模要小一些。所以你若搭車,爲了讓司機明白你的意思,你一定要說清楚自己要去的是“Wat UMong TheraJan”,否則可能會去錯的哦。

  一進入烏孟寺,你就感覺自己遊離於城市之外,來到了大山裏。滿眼可見的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高高的枝幹遮天蔽日。沒有來來往往遊客的喧囂,這裏靜得你好像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入口處有一個臺階,臺階兩側對立着兩個古樸佛像。臺階上滿是青苔,無聲的向人們訴說着這裏流逝的時光。走上臺階,穿過一個小廣場,一座長方形的建築出現在眼前,建築上開有三個門洞,內裏三條隧道深深的。

  在泰語中,UMong 是隧道的意思,寺廟如其名。在進入隧道之前,我仔細看了入口處的石刻。雖然看不懂上面的內容,但我能感受到細節處的用心,這裏的建造者一定是領悟了禪修的真正含義,才能設計出這些精彩的元素。

  走進來才發現三條隧道是相通的,昏暗的地燈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氛圍。走在隧道中,好像穿越到了一個異時空一樣。要注意的是在進入隧道前要先把鞋子脫掉,以示尊重。

  仔細看,隧道的牆壁上還開鑿了很多佛龕,放置着體型袖珍的佛像。隧道兩邊各有幾個洞穴,洞穴內及隧道末端都供有樸素的佛像。

  據說烏孟寺始建於十四世紀孟萊王Mengrai統治時期,十五世紀時被廢棄,直至1948年才重新被確立爲佛教教育中心和冥想寺廟。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佛像其實都有着幾百年的歷史,充滿了滄桑的韻味。

  通過隧道就進入了寺廟的核心,有種豁然開朗的敞亮。

  面前的金色佛像寶相莊嚴,憐憫衆生。看着人們在嫋嫋煙火中誠心祈求,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得償所願吧。

  通過隧道可以走到對面,讓人感覺別有洞天。

  隧道之上,是一座素可泰風格的佛塔。大片大片的綠色背景將佛塔襯託得更加古拙。佛塔四周被古老的城牆圍繞着,城牆上是神態栩栩如生、大小不一的各種佛像。

  雖然烏孟寺的隧道、佛塔已經足夠有特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隧道入口右手邊的一個小樹林,樹林本沒什麼奇特的,無非就是樹而已,但烏孟寺裏的樹林放置了大量的佛像。

  這些佛像形態造型各異,有些已然殘缺,無一不寫滿歷史的滄桑。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花木包裹着殘破的佛像,不禁讓人唏噓。

  樹林裏還有幾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公雞在隨意遊走,毛髮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油光水滑。

  泰國的很多寺廟都有養雞,如果你仔細觀察,很多神像旁也有雞的造型,泰國甚至有供奉公雞的寺廟,據說是求財的,也是很神奇了。

  回望這座烏孟寺,在如此靜謐的寺中感受過一番來自佛的真意,也是這一生不可多得的機遇了吧。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微信公衆號:琰棱行攝記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騰訊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