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蓋裏是否能解釋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波浪所形成的邏輯,首先得先了解蓋裏設計建築作品的步驟。

有的建築設計師習慣於先設計出建築的外立面效果,再根據效果融入功能;有的建築設計師習慣於先定下建築的功能,再根據建築的功能設計建築效果;而蓋裏都習慣於先藉助先進的電腦設備輔助,把豐富的想像力發揮到前所未有的層面。

蓋裏設計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步驟:

第一步:勾勒出大概的草圖,然後將這些瘋狂的造型用模型表現出來。

第二步:當模型粗具規模後,便使用三維空間數字儀將它輸入電腦,成為數字化的電腦模型,並利用電腦對模型進行空間分析、結構分析、細部及光線的分析等等。

第三步:從電腦模型中轉換出所需要的各種二維空間圖形。

在整個過程中,蓋裏所使用的軟體原本是用於航空工業的。大量使用建築模型後建築形式雖然讓建築師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但是由於圖紙與模型的空間表現力仍有侷限,所以蓋裏還是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如果當時有BIM等軟體的支撐,蓋裏會把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設計的更淋漓盡致吧。

綜合以上分析,所以本人大膽的猜測,即使蓋裏本人也無法解釋清楚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波浪所形成的邏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