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痺患者挑战吃力粗重「石雕」 瘫痪画家克服身心障碍创作(图/中正纪念堂提供)
▲左为石雕勇士卢志松作品,右为口足画家高淑专作品。(图/中正纪念堂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台北中正纪念堂举办「石雕勇士卢志松V.S口足画家高淑专」联展,即日起至4月28日在管理处4展厅展出,两人都是受病痛和身体障碍所苦的艺术家,却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状态,投入创作,例如卢志松挑战对身障者来说相对粗重、吃力的「石雕」;而高淑专战胜车祸造成的瘫痪,努力调适身心以口足作画,他们纷纷展现惊人的生命力。

▲▼ 小儿麻痺患者挑战吃力粗重「石雕」 瘫痪画家克服身心障碍创作(图/中正纪念堂提供)
▲卢志松作品《挺鹰尽松》。

卢志松出生澎湖西屿,自幼因感染小儿麻痺,双脚失去行走的能力。国中毕业后,离乡前往高雄学习贝壳雕刻,因缘际会下进入石雕艺术创作。而「石雕」对身障者是一项吃力粗重的挑战,但卢志松却从中领悟到「意志」与「决心」,他希望欣赏者能借由作品看到其背后的涵义,如同他的人生,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只要不放弃,回首来时路,一切都会值得。

请继续往下阅读...

卢志松题材多以茶壶为主,一方面为记录生活,一方面是自己爱泡茶的原故。尽管老天将卢志松创造成一个有缺陷的生命,却又赐给他许多人没有的体会与经验,因此他的作品回应了神赐给他的生命,同时也传达了在他生命的作为及感谢—「壶」与「 福」谐音。30多年的历练,让卢志松荣获「国家工艺奖」、「台湾工艺之家」、「两岸海峡论坛残疾人技艺第一名」等殊荣,实至名归。

▲▼ 小儿麻痺患者挑战吃力粗重「石雕」 瘫痪画家克服身心障碍创作(图/中正纪念堂提供)
▲口足画家高淑专作品《纯情》。

高淑专出生彰化县,原是一位美容师,1992年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让她人生骤变。伤后她努力生活重建,克服身体、心理与大环境不适后重新出发,战胜瘫痪,一直终身学习,借由口绘油画创作,挥洒出自己在人生道路的崭新一页。

高淑专靠著每天不断锻炼,嘴巴咬著画笔一点一滴累积出动人的创作,期许透过自身的生命历程鼓励更多人,同时开创自己无限的可能。油画让她的心灵感到满足与丰富,其作品堆叠的色彩蕴涵著她对生命的热情,她相信「人生的色彩是自己去创造的,纵然自己是身障者,却活得快乐且过得精彩。」

此次联展的两位艺术家—卢志松、高淑专,勇于突破逆境,开创生命的另一番光景,将生命能量投入艺术作品中,展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