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跟正在戰爭是兩個概念,而冷戰時期是兩個陣營的對峙而不是兩個國家的對峙,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雙方都儘力避免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

而白令海峽是什麼地方,是美蘇交接的地方,最窄處僅僅只是35公里,這樣一個地方會變成一個很敏感的地方,如果是戰爭時期,肯定會大軍駐紮。但是在冷戰時期,這個地方就變成雙方都不敢動彈的地方,美蘇兩個陣營並不希望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而在如此狹小的地方如果大量進行駐軍,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對方的誤會,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所以在白令海峽附近雙方有很有默契的沒有進行軍隊大量入住,比如,主權屬於蘇聯的大迪奧米德島上常年無人,主權屬於美國的小迪奧米德島上,人口(常住居民)也不過才200人而已。

剛剛經歷完二次世界大戰,雙方都知道戰爭一旦打響,那絕對又是一次世界大戰,雙方都不能承受,都希望通過除戰爭外的其他形式來進行世界爭霸。

雙方更多的是進行軍事對峙,而不是為了直接衝突,比如在白令海峽不遠的一個地區,即從蘇聯遠東的堪察加半島、千島羣島至薩哈林島(庫頁島)一線,美國的阿留申羣島、北太平洋至日本一線,那裡纔是雙方真正重兵雲集、劍拔弩張的冷戰最前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