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纹、防伪图纹设计  

 

 一般来说防伪的技术都是比较新的技术,在该技术普及之前因为市场上设备少、技术不稳定、懂的人不多;故而可以架构出防仿冒的门槛。

 

所以该些技术损耗率必然比较高,成本掌控不容易、相对的成本自然会高,交期也不稳定。

 

本文想讨论一下,有哪些防伪手法是已经完全成熟的技术、设备取得完全没有困难或不需要特殊设备、以及这些技术仍旧可以被用来作为防伪手段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技术都可以与其他传统印刷技术搭配使用。

 

1.破坏刀:

限用于自黏贴纸的防移标(或说防拆、封口)功能,一旦被移动就会破裂而无法再贴回去;如果再结合破坏性的贴纸材质,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破坏刀防拆贴纸  

防伪纸在萤光灯照射下,会看到隐性的暗彩丝。

 

2.破坏性贴纸:

与破坏刀相同,限用于自黏性贴纸的防移标功能。一旦被移动,标签本身会发生一些无法还原的变化;最常见的就是浮现出特定的文字或符号,依浮现的状况又有所谓全面破坏、局部破坏、全转移与不转移...等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出现的图纹也有肉眼可见的,与必需用紫外光照射才看的到的隐性图纹。

 全转移VOID铜版纸  

防伪纸在萤光灯照射下,会看到隐性的暗彩丝。

 

3.流水序号:

透过号码机,很容易就可以在印刷品上加上连续号吗;而这些号码也就可以配合作通路管理用。

只是传统的号码机列印的字体与大小都是固定的,印刷质感也较差。最新的数位印刷就比较有弹性了!

防伪票券   

防伪纸在萤光灯照射下,会看到隐性的暗彩丝。

 

4.防伪纸:

纸张制作的第一步骤是抄纸,抄纸的设备非常庞大、其使用的土地与资金的投入也非常的大;而抄纸的最低批量是五公吨,约等于A4影印纸一百万张。以上种种条件,都使得从抄纸端进行仿制的难度,提高到近乎不可能的程度。

防伪纸就是在抄纸阶段a.加入显性或隐性的纤维、即所谓明彩丝与暗彩丝;b.使用压轮局部改变纸张的紧密程度(透光度会跟著改变),而得到"浮水印"效果;c.在纸丝与纸丝之间埋入"防伪线".......

 防伪纸(证券纸)  

防伪纸在萤光灯照射下,会看到隐性的暗彩丝。

 

5.防伪油墨:

萤光油墨、变色油墨(粉末比较粗)、光学油墨(太极粉)、香味油墨;以上都是所谓防伪油墨,各种防伪油墨各有其特性。共通点是价格高昂,取得不易;以致一般印刷厂无法制作,而通路不同其细节规格也会不同、仿制的难度当然也就提高了。

 防伪变色油墨    

变色粉墨的应用,倾斜角度会有不同颜色的呈现。

 

6.设计:

透过特殊的设计软体可已在印刷图纹中加入一些特殊效果,而这些效果当然要作到无法扫描或影印。

a.叠纹效果:

肉眼看到的是一个单色的区域,透过一个特制的网片叠上去则可以看到有意义的图纹。

b.钱纹:

在设计软体中输入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该方程式会去绘制一个封闭曲线的纹路;而这个纹路的复杂度是无法以人工瞄绘来模拟的。通常要跑很多程式才挑得可用的图案。

c.碎形图案:

碎型图案是存在于大自然的一个特质,很多植物的叶子都存在有该特性。

维基百科,碎形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设计软体依据该特质,也设计出可以产生碎型图案的软体;仿冒者如果不了解很容易露出破绽。

 钱纹、防伪图纹设计  

利用精细的防伪线条组成的图纹,达到较低印刷成本却有高阶防伪的目的。

 

7.凹版印刷:

一种昂贵、油墨厚度很厚、而列印出来的图案又不如平版印刷讨喜的设备;因为它的图案不讨喜,所以仅限于防伪印刷,一般印刷厂不愿意投资;而它的油墨厚度则可以有以下效果:

a.其油墨厚度可以摸得出来,是一种很容易判别的显性防伪。

b.印纹方向不同,经由对光线的反射产生视角不同的效果。

c.油墨厚度够厚,可以拿来列印颗粒较粗的油墨;尤其很多防伪油墨含有金属成份,只有凹版印刷才能列印。

 凹版印刷利用油墨厚度印制防伪图纹  

倾斜角度可看到图纹的变换。

 

8.钢印:

以金属公母模在纸上对压,挤压而留下一个凹凸的印纹。

 

9.全像:

全像的量产化不过短短几十年,但是可以预期将在短期内将完全与传统印刷结合。

 

全像的量产受限于压纹、电铸、材质的限制;而一直与传统印刷没有太大交集。一直到近几年来,因UV印刷技术逐渐普及的带动;全像开始呈现与传统印刷密切结合 的趋势。目前可用的结合方式有a.烫金b.热转印c.冷烫(UV)--而冷烫只要改变UV胶即可适用在各种材质上,并且不需经由压纹与电铸制程。对印刷先进其进入门槛除了制版以外,已降低到只是新增一套设备、改变思维罢了!

 

换句话说,后续普及化的门槛已经不在技术、而是在于市场需求的开展、运用面的整合、设计师的认识与品质的提升。

 

以上浅见;还望业界前辈可以指正其中疏漏之处,不胜感念!

黄仁俊写于防伪整合大师   凌云科技 2012.05.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