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一毛錢的價值可以說微不足道,它最大的作用也許只是人們的一句口頭禪:“你說這些跟我有一毛錢關係?”但是當一毛錢不再是一毛錢,它也會令人高攀不起。

2016年4月,一枚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壹角在國際著名錢幣拍賣公司時德斯-鮑爾斯和邦地尼奧拍賣行(SBP)以10755美元的價格拍賣成交,摺合人民幣超過6萬元。

價值數萬的一毛錢

也許你會質疑,這枚硬幣看起來這麼舊,又不知道真假,憑什麼價值好幾萬?

但是按照行業標準,這是枚品相極好的硬幣,如果品相一般,絕不會如此值錢。

那麼,判斷它真假的依據是什麼?評價其品相的高低又是什麼?其實,這源於一個神祕的力量:硬幣評級。

什麼是硬幣評級?

所謂硬幣評級,是指經過第三方專業硬幣評級公司鑑定真僞,並對品相等級給出客觀分數後,再使用防僞硬盒進行封裝的一個過程。硬幣評級始於上世紀70年代,大浪淘沙,發展至今,有4家國際硬幣評級公司被公認爲是業內最佳,它們是:PCGS、NGC、ANACS及ICG。

如今,評級幣市場已成氣候,硬幣評級對樹立硬幣品質標杆,普及品相概念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與此同時,硬幣評級也逐漸展露出一些弊端,是需要收藏者注意和督促的,筆者就來講一講硬幣評級中的那些“貓膩”。

這個小盒是評級幣永久的家,若要打開只能砸

分數很詭異?這很正常

首先要說說硬幣評級公司是如何評級的。

一枚硬幣送到硬幣評級公司,有些評級公司會首先使用先進的檢測機器分析錢體,篩選出真假,而後再交由評級師評級。但更多的情況則是硬幣是直接送到評級師手中,評級師憑藉經驗和標準對硬幣進行迅速打分而已。

很多有過送評經驗的收藏者都知道,就算按照評級公司公佈的評級標準,再結合實際送評推測出具體品種的得分要點,落實到出分,仍然難免有失算的情況出現,分數很有可能比預期低不少,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筆者分析如下:

1.評分的是評級師而非機器,既然是人工操作,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出錯率,工作壓力、疲憊感和懷心情都會嚴重影響評級師的工作效率,所以評分不可能100%公允。

讓你一天近距離觀察上千枚硬幣,你也是崩潰的。

2.各評級公司對評級標準的具體執行存在差異。同一枚幣,在A公司可能得到高分,在B公司可能要減1-2分,也可能兩者相反。甚至在同一公司不同分部評級都會出現差異。有可能在總部評的寬鬆,在分部評的嚴格,也可能兩者相反。

3.不同批次的評級幣出分不同,比如5月嚴,9月鬆,或者5月鬆,9月嚴。這有可能是受市場策略影響,也可能與評級師更換有關。也有人認爲,.不同代理商送評,結果也可能不一樣。

4.最壞的情況下,評級師會惡意對分數進行操控,某著名評級公司曾出現行業醜聞,這種個案未來會完全杜絕嘛?很難說,也許只是對硬幣圈亂象的一個註腳。

分數不高?有人選擇砸盒重評

在通常情況下,硬幣的分數與價值直接掛鉤,所以出分不高的情況下,爲了賣掉評級幣,人們往往砸掉盒子,重新送評,直到評級公司給出滿意的分數爲止。

也有人懷疑,某些硬幣評級公司似乎會故意壓低某批評級幣的分數,引誘送評人砸盒二次送評。

送評人的策略是:不滿意這家,就砸盒換一家

國際流行砸盒,大力出奇跡

你也不要指望賣家承擔重新評級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砸盒的成本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埋單。由於砸盒現象極爲普遍,一些罕見品種硬幣的評級數量往往會超過權威資料記載的實鑄量。

砸盒重評就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分數,也意味着可以將評級幣賣個好價,但重評幣的分數有可能名不副實。其實很多幣商不在乎幣的狀態如何,他只在乎分數,有分數就如同得到尚方寶劍,不容置疑,不管退貨——你說,這是不是在用分數騙錢?

反駁的人自然會說,評級公司現在已經爲硬幣建立了大數據,每一枚硬幣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幣紋”,這樣砸盒重評的幣就可以很容易識別出來了——老實說,這項技術數年前就宣傳過了,但其實呢?現在好些人砸盒重評得高分,還不是屢試不爽麼?

分數高就代表狀態好?你想多了

還有人天真地認爲,分數高就代表狀態好。這裏要澄清一點:硬幣評級中的評分只是按固定的標準執行,狀態好壞與審美相關。許多高分幣看起來並不友好,白版、白霧、弱打卻照樣可以得高分,分數次一點的幣反而看起來更舒服。

按照評級公司的標準,這枚幣是滿分,可是你會選擇它嗎?

即使你是個只進不出的收藏家,若想通過購買評級幣或者送評硬幣的方式密封硬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評級盒並不能完全隔絕潮氣和空氣中的雜質,你懼怕的氧化,該來的還是會來。很多朋友誤以爲評級一次就能得到終身保障,卻不知道評級公司已經寫好了評級警示,比如有些公司申明銅幣會隨着時間變化而變化,只能保證當前的分數適用10年;評級後金銀幣上出現的白斑無法預測,評級公司不予賠償。

收藏者:別用手摸我的幣!

評級師:這不可能!

收藏精製幣的朋友最忌諱有人摸自己的硬幣,但大部分硬幣評級公司的評級師,都是直接用手接觸硬幣的。爲啥評級師不戴個手指套呢?因爲評級自有一套翻轉硬幣的動作,要求迅速和精確,而用手指套很容易滑脫。所以你忌諱這一點,就不要送評硬幣了。

你想象中的接觸方式

殘酷的現實

光邊幣,指紋殘留十分明顯。評級盒內有時還能看到毛髮、紙屑、麪包屑,這都是友情贈送。

評級前和評級後

評級一大怪:新發幣湊熱鬧

新發紀念幣,尤其是貴金屬紀念幣,生產品控相當嚴格,如果拿去評分,68都算低分,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收藏者堅持送評。而面對巨大數量的新發幣,評級公司也越發沒有節操,很多分數只是隨機給的,可是就算這樣,還是有很多人不管不顧的。

到底什麼樣的硬幣需要評級?

總而言之,硬幣評級適用於以下情況:

對某一品種硬幣的品相狀態不好把握,想驗證自己的眼力。

2.評分和經濟利益掛鉤,送評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利潤。

3.還沒找到更適合保管硬幣的容器(但一枚評級幣的成本在百元以上)。

正所謂忠言逆耳,筆者承認自己也收集過一大堆評級幣,也試過多次送評硬幣,但是最近越來越覺得,新發行的紀念幣還是靜靜地待在原盒裏面比較好,自己方向內收藏的陳舊硬幣也無需用送評來證明自己的眼力,至於購買評級幣——筆者本來就是看硬幣狀態的,如果評級盒內的硬幣恰好狀態不錯,買來又有什麼罪過呢?

當分數和錢掛鉤,就註定評級幣將異軍突起,但越來越多的人在經歷過沉浮後幡然醒悟:評級只是一種服務,它不可剝奪收藏者眼力養成的機會,收藏者越成熟,越懂得如何全面、客觀、公正地看待一枚硬幣。(馬天一)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