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羣小神仙

他們吃喝又玩樂,他們修圖又碼字

他們自由自在每天探店嚐鮮

他們就是——真·邊吃邊工作·小資君們!

將魔都吃了幾乎嚐了遍的編輯團隊

他們的心頭愛是哪些呢?

現在就開啓這趟不再煩惱“吃什麼”的乾貨之旅!

Angela Yu 虞菲凡

大家好,我是在Shanghai WOW! & 上海小資美食 工作了10年的“中老年”編輯……吃喝玩樂是日常,饞不侷限於嘴,更蔓延至心和腦,作爲一個新媒體編輯,不管負責的是什麼版塊,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和腦的敏銳和好奇,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開開心心的“饞”下去!

酉隱-海膽宴

2018年依舊吃過很多大餐,去過很多好地方,如果非要選2家印象深刻的出來,酉隱的海膽宴一定算是其一。這間一共只有9個吧檯位的割烹店,17年年底就開業了,不算特別新,但年輕老闆思路廣點子多,驕奢淫逸的海膽宴一出,海膽控都瘋了!

其實,當我坐到吧檯前,被10種海膽宴的食材華麗麗的閃瞎眼時,腦海裏迴旋的都是這句歌詞:“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只因我很貴~~~”

即使對奢侈品沒概念如我,也知道這底下的LV老花復古旅行箱,5萬打底,能臉不紅心不跳的用它當個平平無奇的“餐盤托架”,店主倒是(應)挺(該)有(不)想(差)法(錢)。話又說回來了,對廣大海膽控來說,LV老花算什麼,這10整盒在燈光下閃着暖暖橘色豔光的高級海膽纔是真正的主角。

10種海膽,整整12道Omakase料理,生吃、蒸食、天婦羅、手卷、和牛卷、釜飯、海膽冰淇淋……一晚上吃完一年份的海膽是什麼樣的感受?大概就是:紙醉金迷驕奢淫逸烈火烹油鮮花着錦……嗝!

The Pine At Rui Jin

瑞金洲際裏光與鹽的新作品The Pine,也是本年度我很心愛的一間餐廳,從午餐到晚餐,和喜歡的人在這裏吃過很多頓飯。難得的是,這裏的服務和出品都非常穩定,每一次的新菜單,從擺盤到口味都美麗細膩又平衡,主廚Johnston Teo,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潛力的年輕廚師!

剛剛開業的時候,就用這樣一道黃瓜4吃(本名當然不是這個),俘獲了無數人的心。淺漬過的黃瓜片,黃瓜冰沙,黃瓜汁,黃瓜粒,一盤清新春意,很見功力。

我這種很少主動吃主食的人,也對他們家的“飯”繳械投降。上圖就記錄了一年四季吃過的很多碗飯。從最早的波士頓龍蝦飯,犬牙魚飯,到牛排飯、雪蟹飯,每一款都很有儀式感,精緻到高湯裏煮過的每一粒米飯,一份湯,甚至一小碟只是用來清口青瓜蘿蔔片,都好吃到不行。

精緻又有韻味的Modern Oriental摩登東方菜品概念,太對我的胃口了。

Hattie

2018年成爲了上海小資美食的主編,希望帶領小資君們找到更多更值得的美味分享給你們。

潮品漁檔

幾乎每個月光顧2-3次的頻率,當得起我個人範疇內的年度餐廳了。餐廳做的是潮州菜,海鮮的新鮮度很高。特別推薦家燒雜魚,當日有什麼雜魚就吃什麼。

還有白灼的八爪魚,蘸醬油吃,鮮甜彈牙。辣炒蛤蜊、年糕燒石蟹、酸菜九肚魚,當日有什麼鮮貨吃什麼。一鍋海鮮粥,每去必點,裏面的蛤蜊、蟶子均肥嫩無沙,暖呼呼地喝上2-3碗,滿足。

媽媽家

別弄錯,我推薦的不是我媽家。“媽媽家”是餐廳名,位於徐家彙路日月光附近。一個本幫家常小菜館。能吃到媽媽家的菜是不容易的,人家現在是網紅餐廳,天天天天排長

喜歡媽媽家特別家常味道的椒鹽排條拼油煎餛飩、濃油赤醬的毛蟹年糕、醃製入味的醬蘿蔔,濃郁無比的老上海羅宋湯。響油鱔絲也是每去必點。

Cara

想做一個吃不胖的美食編輯!

裕興記

128元一碗,價格不算便宜,但是物有所值!用了整整3只母蟹和3只公蟹的蟹膏+蟹黃所制,不夾雜一絲蟹肉,吃起來那叫一個爽!面是幹拌的,均勻地澆上禿黃油,筷子攪拌中就已經飄香四溢。滲入一些蟹油後,吃起來會更加濃香。

當然了,現在已經過了吃蟹的季節,現在去常點的是他家的蝦仁肉絲兩面黃。要知道裕興記蘇州老店裏可是掛了一塊“二面黃面中王”的牌匾!“兩面黃”的吃法很講究,吃之前記得要“翻個身”,這樣才能吃出“外脆裏嫩”的最佳狀態。

北莫谷

我們民咕咕的同款餐廳姨母們當然要打卡!足足1kg重,30cm長的排骨,再淋上祕製的黑胡椒味的醬汁,和民咕咕一樣抱着排骨直接啃,連肉帶着筋,吃起來不要太帶感,什麼淑女形象統統不要了!

有時候還會再點一道金蒜菜包肉,在肉片上放上蒜片、洋蔥和綠豆苗一起入口,蒜片的香脆、洋蔥的鮮香、豆苗的新鮮,三種不同的口感,欲罷不能!

樹樹阿姨

大噶新年好呀!我是樹樹阿~姨~(因爲juri是本命,所以叫樹樹),平日愛混跡在各大便利店裏“摸魚”~轉眼間,又和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度過了2018,迎來了新的一年(嗯,還替大家長胖了不少,笑中含淚ing)但,吃這件事,真的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快樂,遇見好吃的食物會把人的心和胃填得滿滿的,也會迫不及待地想和喜歡的人分享。

most居酒屋izakaya

要說2018年,我吃過的店還真不少,說不定我們在同一家店見過面呢?

但最想和大家分享的還是在工作中邂逅的most居酒屋izakaya,隱匿在花馬天堂裏的文藝居酒屋,雖然有點難找,但愛它的人們一定會找到這一方小小的空間。

喜歡牆上一張張讓人腦洞大開的畫、在窗口蹲點的那隻小熊貓、店主從日本淘來的餐具、肉質油潤肥厚的三文魚刺身、一大碗讓心好滿的角切魚生飯、濃醇到忘我的芝士豆腐、餐後必點的南瓜撻和年糕紅豆湯!更喜歡下班後,能像和歌子那樣,小酌幾杯,喝掉今日份的煩惱,明天又是充滿元氣的一天!

在那裏,即是一人食也不會感覺孤單哦,因爲在忙碌的氛圍裏,一落座就便會上演起自己的美食故事。

Roroko

重口味派的資深甜黨,偏愛一切老上海的味道,嘴巴叼+毒舌是自帶屬性,勵志做一個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嘻嘻。

蟹尊苑

98元一份的金湯蟹粉面,性價比簡直太高了,毫不手軟的放料,每一口都吃得出六月黃的新鮮,是真正能吃到“蟹本味”的蟹粉,絕對不是添加了各種醋和胡椒味,來調味的那種搗糨糊店家!

當然如果你夠奢侈,也可以大膽試試他家888元的蟹尊巨無霸,16只公蟹+16只母蟹組成的高膽固醇派對,每一口都是活色生香的享受。

像是精心化妝的過程,一步步添加蟹粉、蟹腿、蟹黃、蟹膏,怕腥的人可以略加一些醋,提味也點睛。中途感覺吃膩了,來上一口店家自制的泡菜和黃泥螺,滿心歡喜,也不過如此罷了。

Gelato Dal Coure達可芮冰淇淋

作爲一個資深甜黨,達可芮可以說是我去年爲數不多傾心的gelato店了。先不說老闆娘是個氣質美人~吃慣了老實巴交的基本口味,第一次在他家嚐到花椒鳳梨的驚喜,是很多網紅gelato店一味模仿抄襲,所沒有的技能。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喜歡濃郁掛的人,求求你們試試榛子+椰子+巧克力的組合吧,就是這三個小霸王讓我徹底對他家着了迷,說甜過初戀都不夠誠意,需要抱着老闆娘轉圈圈才能夠表達我的喜歡吧嘻嘻!

前段時間推出的Gelato Brioche也算是個小紅人了,黃油麪包+入口即化的gelato,冰火兩重天的口感你值得擁有。

神奇君

#來自臺灣 #着迷甜品 #熱愛攝影 #喜歡文字

雙子男,偶爾會跟自己聊天的那種,以前在臺灣也是美食blogger,去年底加入小資美食團隊。

JR Recipe共禾食譜

共禾算是上海數一數二知名的brunch。當初因爲面試工作而結緣,後來發現他們家的東西是真的很用心,不止brunch,還有牛排、燉飯、漢堡等等,都挺有水準。(氛圍感也不錯,他們還有個賣生活用品的姐妹品牌呢!)

茶閣裏的貓眼石

身爲臺灣人當然要推薦下自家的美食啦~茶閣裏是快樂檸檬同集團的,價位稍高,但用的都是來自臺灣的金萱茶。店裏面還看得到現烘茶葉,還有茶冰磚以及各種製茶黑科技。現在連鎖茶飲店雖然一家一家開,但是能做到像茶閣裏這麼注重茶葉品質的,估計還沒幾家。

Jenny Luo

Hello,90後老年人珍妮姑娘在此,掐指一算,已在上海美食圈摸爬滾打了四年。藉着探店,收穫了不少路數清奇的體驗,比如,大半夜跑到人家餐廳樓頂假扮“阿湯哥”、穿越去唐朝吃頓中國風沉浸式晚宴、上海中心68層餐廳的十小時採編......2019,期待不凡。

FOGO

去FOGO的那晚,正值《碟中諜6》上映沒多久,同行三人,帶着幾分微醺,我們被一個法國人大半夜領到大廈樓頂,信號全無,當然也是睏意全無......從樓頂望下去,南京東路竟也有靜謐的一面,奇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