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由

今年 7 月份,也就是上個月,驚奇的發現世界上存在著這麼一個小巧靈動的遊戲引擎:Godot Game Engine ,圖標非常可愛另類,研究了一番,現在已經是 3.0 的版本(目前是 3.0.6 ),看官方新聞,最新版 3.1 正在緊張有序的開發中,據說會有重大突破,期待。 :joy:

這個遊戲引擎雖小,但是真的是五臟俱全:支持 Window/Mac/Linux 主流操作系統,支持普通的 2D 和 3D 遊戲開發,支持 Android/iOS/Blackberry OS 等主流手機平臺,以及 XBox/Steam/GameRoom 等其他遊戲平臺的發布,當然 WebGL 也不在話下。你可以到官方網站下載直接運行文件, Mac 也可以通過 brew cask install godot安裝,最大不超過 100M ,最低 20M ,但功能可謂是非常齊全啊。

Godot 3 開源遊戲引擎

令人驚喜的是,他是開源的!開源的,沒錯,你沒有聽錯,早在四年前就已經開源了,哇哦~不過,不好意思,四年前我連如日中天的 Unity3D 是啥都不知道呢。去年底有機會接觸並學習了一段時間的 Unity3D 遊戲開發後,還是蠻喜歡這個遊戲開發引擎的,但是現在我發現作為遊戲開發愛好者菜鳥的我, Godot 更適合我,為啥?請聽我慢慢道來:

  1. 小巧開源,社區驅動,下載後無需安裝,開箱即用,官方插件也齊全
  2. 驚喜的 2D 遊戲開發界面和 GUI 元素,適合新手,打開程序即可輕鬆上手遊戲開發
  3. 一切基於 Node ,想添加任何元素都是極其 Easy ,甚至 2D 和 3D 以及 GUI 元素混用都沒關係
  4. 每一個 Node 元素**只能添加一個** Script 腳本進行控制,這太符合是我這類有一點點 Adobe Flash 開發經驗的朋友了
  5. 如果深入點,它的流程設計,幫助文檔,資源載入,一切可以基於場景進行設計,等等,都非常直接、非常貼切啊~~~

當然,學習曲線平緩也是我喜歡這個遊戲引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我接觸 Godot 沒超過兩周的感受吧,當然還有更多更多的優點等著去挖掘和探索的,官方對此也列舉了 Godot 平臺的幾乎所有的特性及優點,大家可以在此查看: Godot Features

總之,就是這麼一個五臟俱全、小巧玲瓏的開源的遊戲開發引擎讓我愛不釋手,我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韙」對 Godot 進行個人方面的努力宣傳嘗試,為開源界也算是貢獻我的一份渺小的力量吧。哈哈。 :joy:

二、內容

因為自己對遊戲開發也幾乎是完全從 0 開始,目前有沒有入門都還處於不確定階段,我肯定不能進行一些深入的探討,但是基礎的部分我會邊學習邊記錄下來,作為小專題來和喜歡 Godot 的朋友們一起討論研究。

關於內容的話,我初步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找了些資料和書籍,主要基於 2D 遊戲開發,參考了《 Godot Engine Game Development in 24 Hours, Sams Teach Yourself: The Official Guide to Godot 3.0 》這本書後,我把內容簡單的列表如下:

  1. Godot 遊戲引擎的介紹和安裝、以及相關的資源
  2. Godot 的場景系統介紹和使用
  3. 2D 圖形相關元素和操作
  4. GDScript 腳本介紹和使用
  5. 用戶輸入 Input 相關
  6. 遊戲物理引擎
  7. 動畫的使用
  8. 簡單的開發流程探討
  9. 文件系統和項目管理
  10. 聲音和粒子系統
  11. 視口和 GUI 界面元素
  12. 網路相關
  13. 最後可能會探討一下 Native 腳本吧
  14. 其他……

好吧,這真是畫了一個好大的餅啊……希望自己跪著也能喫完吧,哈哈。 :joy:

三、其他

囉嗦了一大堆,大家肯定會問:憑什麼要上船呢?特別是很多朋友可能有其他遊戲引擎的開發經驗,比如國內如火如荼的 Unity 3D ,還有大名鼎鼎的老資格 Unreal Engine,以及遊戲畫面聞名的 Cry Engine 等等,還有手機上著名的 SpriteKit 框架,以及開源跨平臺的 LibGDX 或者 Cocos2d-x 遊戲框架經驗,等等,話說最近開源的 Xenko又是個什麼梗?我想說,憑我的軟文還不夠大家上船,那麼先來兩篇文章安利一下大家吧:

  • 這裡有一位國外大「屌」開發者,談了他對 Godot 和自己多年 Unity3D 遊戲開發經驗的一些比較和看法,我覺得蠻有參照價值的,參考網址:

Here is my personal opinion about Godot vs Unitynews.ycombinator.com/it):

  • 還有一個位大神,在去年底 Medium 上發了一篇文章,也是關於為什麼選擇 Godot 的原因,原文太長了,參考網址:

Why we choose Godot Enginemedium.com/@rockmilkgam

我感覺自己要翻譯一下這兩篇文章了,因為閱讀這些英文有點浪費時間,我也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來讓大家趟坑 Godot ,哈哈。那麼,可能下篇見吧。 :sunglasses:

我的博客地址: http://liuqingwen.me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weixin.qq.com/r/PB3M1B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