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的妹夫、也就是淺井長政,是日本戰國時代最成功的男人,雖然他很早就死了,但是他是唯一一個敢直接和日本戰國第一個天下人織田信長說「我X你妹」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兩個女兒分別是兩個日本統治者老婆的人(茶茶和江)。

哈哈,不開玩笑了。

那麼,淺井長政為什麼會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後背叛織田信長呢?

按照以往的通說,淺井長政同織田信長結盟的時候,因為淺井家曾受過朝倉家的恩惠,所以約定不能與越前的朝倉家敵對。但是織田信長後來在上洛以後,卻出爾反爾出兵攻打朝倉家,最後淺井長政忍無可忍,在織田信長攻打朝倉家時舉兵反叛,引發了著名的「金崎大撤退」。

當然,通說的依據是後世編纂的史料《淺井三代記》里的內容。

不過,現在發現當時大名與大名、家臣互相之間往來的書信來看,通說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書信里提到,朝倉家不但不是淺井家的盟友,還曾多次與淺井家敵對,在淺井家同信長結盟前雙方甚至一度展開合戰。

那麼,如果不是為了「大義」,又是為了什麼背叛織田信長的呢?

當然是為了吃飯。

很多證據表明,淺井長政背叛織田信長,其實是逼不得已。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後,織田家不斷地擴大地盤,發展勢力,一步一步走向巔峰。可是,織田家的盟友淺井家卻在織田信長的一系列成功中沒有獲得多少利益,反而織田信長在擴張途中,淺井家需要不斷地派出軍勢作為援軍參戰。

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再加上繁重的軍役,最終使得淺井長政舉兵反叛織田信長,並同朝倉家等大名結盟,也就是說,他們的同盟是在有了織田信長這個共同敵人後才成立的。

淺井長政的突然叛變,著實給了織田信長一個下馬威,好在織田信長能力出眾,織田家實力雄厚,最後一舉將淺井、朝倉都給消滅了。


這個問題說起來,就得從根源說起。故事的幾個必要角色,織田信長,淺井長政,朝倉義景。

第一,介紹。淺井長政是戰國時期大名,妻子阿市是織田信長的親妹妹。而淺井家是戰國時期近江豪族,在他祖父淺井亮政時期奪取近江。北方是越前朝倉家,南方是六角家。

第二,結盟背景。織田信長在自領美濃和尾張之後,實力大增,托他的福,德川家康也再次獨立,隨後與織田信長結盟。此時志在「天下布武」的信長已經不滿足於現在的成就,而淺井長政也是長期被六角家壓迫,於是信長就將自己的親生妹妹,號稱「戰國第一美女」的阿市嫁給了淺井長政(六角家家主六角義賢之前為了羞辱淺井家,曾將自己家臣的女兒嫁給剛元服的他,還把自己名字里的一個字給了他,所以之前淺井長政叫淺井賢政)。感激涕零的淺井賢政也為了表達對織田信長的尊敬,改名淺井長政。當然,織田信長想要「上洛」顯示自己的實力,六角家則是最大的攔路虎。與淺井長政結盟,兩家則可以對六角家形成掎角之勢。

第三,與朝倉家關係。近江與越前是本願寺蓮如時期傳教的地方,此時一向宗勢力猖獗,曾多次對豪族進行武裝襲擊。在一次危機時刻,朝倉家傳奇的家督朝倉宗滴(老爺子半輩子就和一向宗打仗了)前來援助。擊退一向宗後,淺井家時任家主,也就是淺井長政的爺爺淺井亮政十分感激,遂與朝倉家結盟。

第四,大時代環境。前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殺,其正在出家的弟弟足利義昭僥倖逃出,選擇去朝倉家避難。在明智光秀的帶領下,足利義昭選擇讓實力更強的織田信長幫助他恢復幕府。織田信長的確幫助了足利義昭返回京都當了幕府將軍,但是信長的目的不是為了盡忠,而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幕府,進而掌控天下。所以足利義昭擺的將軍架子讓織田信長很不滿,信長則像訓斥下屬一樣訓斥將軍足利義昭。對此,朝倉家作為忠心幕府的勢力,自然是看不過去,家主朝倉義景出頭怒斥織田信長。而織田信長也樂於殺一兩個出頭鳥立威,於是故事開始。

大體背景就是這樣。隨後織田信長糾集盟友德川家康進軍越前。朝倉義景一邊退守,一邊派人往淺井家求援。淺井長政個人搖擺不定,奈何他父親淺井久政與家臣認為朝倉家對淺井家有恩,所以淺井長政決定出兵,計劃斷了織田德川聯軍退路。而阿市為了避免哥哥吃虧,以兩頭縫實的豆袋送給織田信長,寓意兩頭包夾,織田信長遂知淺井長政已經背叛他(個人認為這個說法有些戲說的感覺,不做探討)。在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殿後下,織田德川聯軍有驚無險的撤回尾張(關鍵詞,金崎大撤退)。

淺井家可以說是戰國時代的暴發戶,得益於當時「下克上」風氣,才算是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出頭。與織田家聯盟,又擺脫了六角家控制,按說自己是前途可期,如果不是因為朝倉家的動態,淺井長政一段時間內斷然不會背叛織田家。然而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如果沒有朝倉宗滴的援助,淺井家恐怕也不會有今天,時也命也。

幾年後在織田信長在勉強度過了危機之後(關鍵詞,信長包圍網),立即騰出手來對付他們。這次朝倉家毫不退縮的與淺井長政聯手,對抗織田德川聯軍。最終在姊川合戰,織田德川聯軍大敗淺井朝倉聯軍,兩家先後被滅。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以上觀點,如有異議,敬待指正)


很明顯,那時代屬於戰國,大夥都是競爭者,織田信長也只是擁有美濃、尾張,頂多就加個德川為盟友,勢力不算龐大。

近江國的淺井家族和朝倉家是世交,盟友,其堅固性高於和織田信長的所謂聯姻。

確實,織田信長的妹妹算是當時的一位美女,可為了一位美女而捨棄天下,淺井做不到,況且是要越境擊打固有盟友,更是忤顏面。

若是淺井長政允許了,他就差不多喪失了爭霸天下的資格,徹底淪為織田家的附庸。

日本戰國的大名被征服有兩種:直接軍事剷除和接受支配。

上述兩種,淺井兩種都沒有,也就是說他和織田的地位是相等的。

唇亡齒寒道理是明擺的。

所以織田信長的妹夫不算背叛,只是織田信長太自信了,他的聯姻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卻要去挑戰對方至少兩代人建立的同盟,當然吃虧了。


現在有句話常能聽見: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這個觀點來看織田信長妹夫的背叛便能明白對方的處境了。

織田信長的妹夫叫:淺井長政。嫁給長政的是信長最寵愛的妹妹,織田市。

信長非常看重淺井長政,所以將「戰國第一美女「嫁給了他。信長對長政是有恩有情的。可是對於淺井家卻不一般。

織田信長控制了尾張、美濃後開始了天下布武的行動。

織田信長這個人非常的霸道,往好的說那是自帶領袖氣質。往壞的說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信長對長政有恩情,卻對淺井家有害。

一、家族內部的阻力

淺井家最早不是獨立大名,他和他的家臣們實際都是京極家的家臣。後來在六角家的支持下獨立,又反過來對抗六角家。如此反覆無常是因為他們的家政是依靠「重臣合議」決定的。

織田信長最大的問題就是重來不會考慮別人的小心思。在他還僅僅只是一個聲明初顯的大名之時,他便以淺井家的主家的身份為淺井家的未來規定了方向和目標。這便引起了淺井家眾家臣的不滿。淺井家的重人對於南近江的土地有訴求。可是信長希望把淺井家放到未來柴田勝家的位置上。可是在當時的淺井家看來信長是徹底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所謂的未來不過的「畫餅充饑」罷了。

二、來自老家主的壓力

淺井長政成為淺井家家主時,老家主也就是他的父親淺井久政依舊在世。家中的重臣全部都是淺井久政時期的老臣。淺井久政在家中的話語權甚至重於長政。而惺惺相惜的是織田信長和淺井長政,而不是織田家與淺井家。即使長政一心追隨信長。眼光狹隘的淺井家重臣可不覺得這是一條好的道路。在老家主的影響下不得不走上反叛信長的道路。其內心應該是不願意的。不然也就不會有金崎大撤退時,阿市的提醒了。(淺井家的背棄,應該是淺井長政故意透漏給阿市的)

結論

非常有意思,所處情況類似的德川家、淺井家,因為對於織田家不同的選擇,最終獲得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這個別說現代人不知道,甚至連當時人也不清楚,尤其是織田信長,他可能到死都想不出:我這個妹夫為什麼要背叛我呢?

一般觀點認為:淺井長政背叛信長的原因,要麼是仇,要麼是義。

1568年,信長開始「天下布武」

這時候經過了浮野之戰、桶狹間合戰和美濃攻略後,信長已經成為了手握尾張、駿河、美濃三國勢力的大軍閥,又和好朋友德川家康簽訂了清州同盟。信長實力大增,開始了「天下布武」大業,並開始了「上洛」(相當於問鼎中原)。

信長一路勢如破竹,滅南近江六角氏,吞併伊勢國,降服中央執政的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以足利義昭為傀儡將軍的織田政權也就在此時誕生了。可就在信長如日中天之時,後方卻傳來了一個極度不利的消息: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來了。

包圍網的起因是這樣的:信長上洛成功之後,出兵討伐無視自己上洛命令的越前國朝倉義景,此舉打破了當初和近江國淺井家的約定(信長為了拉攏淺井家,將自己的妹妹——戰國三美女之一的織田市嫁於淺井家主淺井長政,並約定不進犯淺井家的盟友朝倉家)

就在信長和家康討伐越前國的,淺井長政突然出兵救援朝倉家,並在不甘為傀儡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號召下: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毛利輝元、三好三人眾、比叡山延曆寺、石山本願寺、雜賀眾等寺廟勢力,共同組成了「信長包圍網」。

這一戰最後雖然信長是勝利了,可作為信長的妹夫,同時也是盟友的淺井長政,恰恰是這場包圍網的重要一環,他的背叛也是這次大戰的導火索。那為什麼淺井長政回背叛信長呢?

主流觀點認為是因為朝倉和淺井兩家有著過命的關係,可以說沒有朝倉家的援助,則淺井家早就已經覆滅了。所以從小開始,淺井長政就深感朝倉家的情義深重,雙方的關係也一直很牢固。

雖然信長把心愛的妹妹織田市嫁給了淺井長政,又和他結盟,給足了長政面子,可和朝倉家數十年的恩情比起來,信長的恩德又顯得不足了。淺井長政可能在信長出兵攻打朝倉家時有過為難,一邊是恩人,一邊是兄長,實在是難以抉擇。

不過在朝倉家滅亡關頭,自小受到「義」字教育的長政,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了朝倉家的一邊,共同對抗信長。而且長政兵敗自盡時才二十八歲,年輕氣盛的長政,心頭也只掛著個「義」字,卻實在是玩不透政治這輪盤,最後連淺井家的基業也毀在了自己手上。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