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12歲了,男孩。孩子平時性格有些內向,話不多,但是動手能力強。唯一令人意外的是,沒事的時候總愛抱着一個小棕熊的絨毛玩具,玩的時候抱着,吃飯的時候抱着,睡覺的時候也抱着。甚至連外出散步,也要抱着。平時家長想要碰一下小棕熊那是不讓的,洗洗曬曬都不行,時間長了,小棕熊也焉不拉幾的,有些破舊了。這個小棕熊是孩子從小玩的,陪着孩子長大的玩具。可是,孩子對於這個小棕熊的喜愛,遠遠突破了對一個玩具依戀的尺度了。可以說是形成了戀物癖!

其實,我們觀察一下,有這種戀物癖的孩子不在少數,從小到大,哪個孩子沒有幾個心愛的物品的。有的時候是一個娃娃,有的時候是一把步槍,有的時候甚至是一條小毯子。不同的是孩子對於物品的依戀程度不同,輕重不同。但要說到了家長不讓碰,不讓洗,外出都要帶着的份上,那的確是有些嚴重和棘手了。

要說這些物品有什麼奇特之處,倒不是說特別可愛什麼的。最重要的是它們帶給孩子熟悉安心溫暖的感覺,就像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懷抱着自己的感覺,陪着自己的感覺,孩子和愛物在一起時,那種靜謐、無可替代的溫馨感、陪伴感、安全感。抱着它們,就像是抓着媽媽的手一樣,安心怡人又溫暖,時光靜好。

因爲孩子從幼童到漸漸長大,都會明白媽媽是不能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嬰孩時期的媽媽的懷抱讓人貪戀。但是隨着自己的長大,母愛雖在,但有些感覺卻會越來越模糊,越來越遠了。那麼就將一些感覺殘留在心愛的物品上,讓它們代替那種小時候的感覺陪伴自己吧。心愛物品上殘留的氣息與味道,是童年的模糊的母親的念想和安心,熟悉又安全。

一般來說孩子發生戀物情節,多數時間在6個月到3歲之間,在2歲時表現的最爲明顯。像文章開頭那樣的,到12歲還嚴重依戀的,只能說是沒有過完過渡期。其實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孩子的話,這些依戀物也會隨着孩子的長大,漸漸地被忽視乃至遺忘,最終被徹底的消失在孩子的世界。

不過依戀物品,總是代表着孩子自己的情感訴求,是孩子安全感的暫時來源,也是他們親密的“朋友”。

爸爸媽媽在正確引導的過程中,切忌不能強拉硬拽讓孩子離開他的心愛之物,不給接觸,不給見到,簡單粗暴的行爲會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依戀更加深,還會引發孩子的抵抗情緒,不滿情緒。而是應該循循善誘:“寶寶,你看你該吃飯啦,小熊也累了,該讓他睡覺了。讓他在牀上等你好嗎?”“小熊今天晚上要去開始他的旅行啦,今天寶寶一個人睡好嗎?”等等。

讓心愛之物漸漸緩慢地離開寶寶的世界,讓寶寶漸漸適應沒有依戀物的新方式,新環境。如果寶寶一時不能適應沒有依戀物,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嘗試讓寶寶替換新的依戀物。“寶寶今天有新玩具啦,好可愛的飛機哦。那麼讓他陪着你好嗎?”不要讓寶寶只對特定的心愛物品感興趣,時常更換他的愛物,並讓舊物品慢慢“消失”也是一種斷除戀物癖的好辦法。

如果寶寶外出時仍堅持帶心愛物品出遊,在反對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默許寶寶帶一次,但是全程不幫他抱,不幫他處理遇到的棘手問題,讓他自己感覺到疲乏、累贅、不方便等,漸漸產生厭煩情緒。這種深刻的記憶會讓他明白,堅持帶着心愛物品出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如果經過以上的努力還是不能徹底幫孩子戒除戀物癖的話,家長也不要過於心急,畢竟萬事都有個過程,有開始,也總有結束。有時候順其自然,尊重孩子的喜好,等孩子漸漸長大,明白自己的行爲是幼稚的時候,他也會自己斷除這種不良習性的,說不定在心裏還會感激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和體諒呢。所以,家長不要談癖變色。記得好好與自己的寶貝溝通、談心,瞭解他的喜好與心理需求,以及爲什麼會這樣做的根源,纔不失爲一個明智的家長的作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