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不提拔魏忠賢,會提拔李忠賢,王忠賢。天啟以做木匠活為主業,當皇帝為副業,需要有太監幫他幹活。明朝中後期皇帝大都不著調,都是懶蟲,消極怠工,但又不想放權。在皇帝與大臣的權力拔河中,皇帝需要太監幫忙拉繩。這樣便出現了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秉筆太監替皇帝批閱奏章(批紅),掌印太監替皇帝蓋章上大印(玉璽),太監成為事實上的皇帝。

魏忠賢為人狡詐,手段毒辣,很有心機,也很有手段。在替天啟管理朝政上很湊合,並且相當湊合。所以當時全國各地到處為他立生祠,當神一樣供著,讓人朝拜,邊關大將袁崇煥就為魏忠賢立過生祠,有的生祠經過了清朝,到民國時還存在。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最有權勢的太監之一絕對不過份。

魏忠賢與東林黨爭權,大權獨攬,成為東林黨的眼中釘,肉中刺!崇禎朱由檢一繼位就收拾魏忠賢,逼迫魏忠賢上了吊。東林黨上臺後,治理國家還不如魏忠賢,魏忠賢多少還能幹些事,不管治國理政的主意好壞,總還是有主意。東林黨坐而論道,只吵架不幹事,眼看大明氣數快盡了,到崇禎後期朱由檢又給魏忠賢評反,崇禎臨上吊前望天哀嚎諸臣誤我。大明滅亡與魏忠賢無關,是大明的氣數已盡,歷史的必然!沒什麼假設可言!


這根木匠提拔魏忠賢沒關係,明朝滅亡主要是三點:

1.宗室,明朝宗室太能生了,到明末的時候宗室在編的就近百萬人口了,參照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明朝末年的人口也就在一億左右浮動,所以一億人口的百分之一是老朱家的龍子龍孫!而且這幫人不用當官不用科舉,不用當兵不用勞役,最重要的就是分封地的皇莊不納稅,完全就是趴在明朝身上狠命吸血的吸血鬼。

2.文官體系,明朝只要考中秀才基本上就可以免稅了,而如果中了舉人之後呢?中舉之後就有混的不好的農民以及商人來投獻了,什麼叫投獻?就是人家簽一張賣身契給你賣身為奴,之後就成為了你們家的家奴了。而你們家因為你中舉,就可以幾百畝的田地不用交稅,到現在為止,全世界的國家主要就靠納稅養活的。這也是為啥以前港產片裏很牛的懟警察的對白:「浪費我們納稅人的錢!」而明朝的文官體繫有多大?明末張居正丈量天下田畝的時候,整個上海都姓徐,你明白啥意思嗎?

3.黨爭,明朝是標準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朝代。尤其是王守仁開了個壞頭,標榜自己文武雙全,又能提筆當官,又能帶兵打仗,之後的一羣讀書讀傻了的盲流子就都以為自己是王守仁附體了,掙命的要去領兵打仗。說句不中聽的,就是外行領導內行,能打贏都是怪事了,所以積年累月的這麼打下去,還要發動各種黨爭,文官不止跟武官死磕,還要跟太監死磕,還要跟妄圖搞唯心主義的王守仁的徒子徒孫搞鬥爭,這些都是要燒錢的。所以明朝不滅亡都沒天理了。

綜上所述吧!明朝滅亡是註定的,就算過年狂魔李自成沒有攻破北京城,逼死崇禎,還有張獻忠呢!還有天下各路反王呢!說句最誅心的話,明朝的時候地瓜、土豆、玉米這些高產作物就已經傳到了中國,為啥老百姓不種植呢?因為土地要麼是宗室的,要麼是文官體系的,要麼是地主鄉紳的,而且朝廷不認可這東西繳稅,老百姓自己還沒有地。所以就算換成朱重八或者他兒子朱老四在那也是必須亡國的命!


你真信《明史》這部清人編寫的史書?朱由校天啟皇帝真的只是個木匠皇帝?


若是推敲《明史》,就會發現所謂的閹黨,都是帝黨,都是能臣,會幹活的官員,反而是東林黨及編寫《明史》的都是投降的東林黨人士,全都TMD嘴炮、專門打黑槍的政治賴皮。朱由校上臺前的萬曆後期,滿清在野豬皮(努爾哈赤)帶領下,通過騎兵戰爭、政治手段打敗了東北已經腐敗的遼東軍,打敗了依靠父輩的名聲成為遼東總督的李如楨,丟掉了瀋陽,而後女真兵鋒威逼開原、遼陽等地,整個山海關以北糜爛,萬曆正好也在那時候死去,留下的皇明國朝,是一個爛攤子,國庫每年總收入纔有三百萬兩銀子,扣掉官員的俸祿,只剩下不到百萬兩銀子給軍隊。


而朱由校上位後,天啟朝,皇帝啟用大批齊黨和楚黨進入內閣,武事上啟用左光斗、袁崇煥等人掌控軍隊,收編敗軍,收縮戰線,因滿洲女真是全民皆兵,騎兵軍團,同時東北山少易於騎兵軍團大迂迴作戰,不利於明朝的步兵軍團作戰體系,故又允許軍事上收縮戰線,訓練軍士,仿製西洋火器,建立屯堡,軍事上步步為營,聯合了政治上全面禁止物質流落滿洲,壓縮滿洲女真生存空間,同時與世仇蒙古林丹汗結盟,每年支援差不多四十多萬兩銀子的物質,讓蒙古在滿洲西線作戰,鉗制住滿洲女真。種種政策下,滿洲女真在天啟朝時期,根本就沒有過大的成果,甚至出現雖然雨水充足但出現人民餓死現象(滿洲女真入瀋陽等大城市後,野蠻掠奪,導致漢人銳減,結果天啟朝時期出現糧食短缺,餓死旗人的現象),若不是朝鮮被朱元璋定為不徵之國,讓明朝不能吞併朝鮮,搞不好,當時的女真大汗皇太極會因為內亂死於非命(因為缺糧,所以女真大金進攻朝鮮,獲取糧食)。


這是軍事和政治上的。在宮內的情況,史書說朱由校愛慕自己的奶孃,喔,皇帝口味真重呀,又說奶孃和魏公公是對食關係,好一段君臣共用一個老女人的戲碼……比日本小電影的編劇還牛的編排,那個臣子敢跟皇帝搶女人?還共用互玩樂???


當時的皇宮裡什麼情況,萬曆死了,他的貴妃還在,當年的萬曆想換太子的事情並不遠。還有皇后也還沒死,這些主那個是省事的貨,要是她們其中一個只要跟宮外某個王爺聯合起來,天啟朱由校肯定玩完,所以朱由校才用他的奶孃來統領皇宮後院(又有什麼辦法,天啟的老婆才十六歲,不用個老女人,玩的過那些精成妖的宮裡人?)。


朱由校用魏忠賢,第一件事是控制東廠和錦衣衛,為什麼,因為萬曆晚年,錦衣衛和東廠督主是內閣提名上臺的,並不是如同歷代帝王指認的,魏忠賢控制東廠後第一件事就是清洗廠衛。


魏忠賢拿下廠衛後,天啟皇帝朱由校馬上就獲得了京城裡的衛國公等勛貴支撐,這些人可是掌握了整個京城的軍隊,很快,內閣裡面的晉黨、浙黨等東林黨人士全被清理出去,齊黨和楚黨這些明朝產糧地官員紛紛入閣。


明朝萬曆支援朝鮮後,整個皇朝國庫空虛,到了滿洲女真反叛後,萬曆死去,遼東總督設立後,國朝是出不了軍費的,是皇帝天啟自掏腰包的。


而每年兩百多萬兩白銀的軍費支出來源於礦稅,搞笑的是天啟死後的崇禎,礦稅南方五省才給十萬兩,而且還叫囂皇家與民爭利,xxoo的,全國的煤老闆、金老闆、銀老闆、鐵老闆年繳稅一共十萬兩,還叫窮。而且只交一年,就在叫窮中連這十萬兩都不交了。真不知道今天的山西煤老闆有什麼想法沒…


而魏忠賢就是這筆每年兩百多萬兩銀子的黑鍋。只不過那時代的人侷限性。財政當然是開源節流,節流最好辦,就是開源最頭疼,同時明朝「肥豬」多,殺一頭「豬」好過赤膊上陣搞科研搞市場。所以天啟皇朝時期的廠衛最喜歡做的事情——找頭「肥豬」,無奸不商、無惡不豪、無邪不紳,一抓一準,然後廠衛們抄家滅族,搜出的銀子與皇家分了。就這樣天啟靠著收上的礦稅和魏忠賢搜刮到的銀子支撐了整個糜爛的錦州戰線。


明朝皇帝有很多皇帝死於非命,其中有兩個皇帝死法最讓讀書人討厭,一個是勵志改革的隆慶皇帝,只幹了六年死於媚葯(荒淫),第二個是天啟皇帝,只幹了七年,死於落水後驚嚇,亂服藥(中國歷史上落水而死的君主只有兩個,前一個是掉糞坑死的,而天啟……)。


這兩位皇帝都做了同樣一件事,增商稅,然後「償到」甜頭,準備開海禁,開海運後,死於非命的。

最後說一點,編寫《明史》的清朝翰林院大都是東林黨及其徒子徒孫們,而這些人在崇禎皇帝時,「奪權」成功,明朝一代,只有崇禎時期,文臣把手伸到全國政權的所有位置,所以明末,我們看到了「水利部長」成為軍隊總司令,還有「國家宣傳委員」、「教授」(大學士)、「黨魁」、「地區市長」都在山海關成為大統領,而這些人一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抽調各地精銳到山海關以北,而且是幾十萬幾十萬這樣抽調,還不給錢這些部隊,讓這些部隊自籌糧餉趕路,然後就平推殺向瀋陽或錦州,最後讓女真大金每次都用迂迴打後勤、圍點打援、切斷後路後合圍的戰術,短短几年時間,明朝的精銳全敗光在東北,最後連陝西饑民叛亂都滅不了。


關鍵是這幫孩子及其徒子徒孫們在女真滿清(那時候改國號了)入關後,以為跟明朝一樣愛戴他們這些讀書人,一樣好哄好糊弄,也繼續來了個哭廟、上書罵街、不繳納稅收,本來想騙個讚譽的,結果滿洲勇士們舉起大刀砍下去了,砍個人頭滾滾,砍他個「朗朗乾坤」,砍他個「乾隆盛世」來,最終明朝的天啟皇帝只能成為木匠皇帝,同時是個重口味的只愛老女人的、還重用閹人的昏庸之君。。。


有沒有魏忠賢都一樣,關鍵是皇帝需要一個能制衡東林黨的人,崇禎失敗的地方就是殺了魏忠賢,卻找不出一個能制約東林黨的人,而自己又沒本事壓制東林黨,結果一年換一首輔大臣,江南財政又收不上來,只能壓榨北方百姓,而偏偏北方又天災不斷 ,惡性循環,明朝不滅,天理難容。歷史只有輪迴,沒有教訓,這種事情歷史上多了去了,就好比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不管政府是不是獨裁,邪惡,推翻了也沒關係,但是,你推翻了,最少要找個有能力來代替的啊,結果呢,戰亂不斷,誰也不服誰,不作死,就不會死


明朝的滅亡從泰昌的短命就開始註定了。嘉靖晚年的怠政有隆慶,及年輕時期的萬曆擦屁股。萬曆晚年怠政的情況較嘉靖更嚴重。更慘的是擦屁股的人沒有。


國家已經腐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人浮於事 江南財閥掌握了朝廷的話語權 土地兼併嚴重 再加上自然災害 皇帝的剛愎自用 人心已散 就算是朱元璋在世也很難撥亂反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