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北京的人一般都見識過北京相當嚴重的交通堵車情況,甚至還把北京親切的稱作是”首堵“,意味着這裏的堵車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不過,到了印度的首都德里之後,才覺得北京的堵車真的算不上什麼,德里纔是真正的首堵。在北京就算堵車,堵在路上的也只有汽車,而在德里,別說汽車,有時候就連行人也會一塊堵在那裏。

2015年,德里的人口達到了2570萬。如果不算重慶的話,已經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都市,僅次於人口已經超過3700萬的日本東京。比2017年的北京要多出了400萬人口。

可是,德里的人口雖然比北京多,但是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道路交通的建設,連二十年前的北京都比不上。這裏沒有多少立交橋,沒有什麼市區高速公路,人多車多,道路狹窄,市區的一些重要路段,可以說是堵成了一鍋粥。

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你如果覺得開車出行太過擁堵,你還可以選擇騎自行車出行,反正都有專用的自行車道,而且永遠都不會堵在路上。雖然累一些,但是當你騎着自行車瀟灑的在路上前進時,經常會被堵在路上的司機羨慕不已。可是在印度,就算你騎自行車也照樣得堵在路上吸尾氣。

印度的道路基本沒有像中國這樣都區分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大部分路段甚至連行人專用道都沒有。反正這條路就這麼寬,甭管是汽車、突突車、摩托車、人力車、自行車還是行人,大家都在這條路上走。

自行車、人力板車、摩托車、突突車、汽車,一起堵在路上,這是在德里經常能見到的場景。

所有車輛都在一條並不寬敞的道路上行駛,更加增加了道路的擁堵情況。汽車跑得再快,前後左右全是人力車或者自行車也照樣沒辦法跑起來。

印度向來人口衆多,資源匱乏,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擁擠和爭搶,再加上這裏的城市道路交通本來就混亂不堪,沒有什麼秩序可言,所以在印度的馬路上基本沒有禮讓這一說。汽車別說不會禮讓其他車輛,汽車一般連行人都不會禮讓。

站在德里火車站旁邊的一座高架橋上向下拍攝,可以直觀的瞭解到這裏的交通擁堵狀況。在這個十字路口之中,所有的車輛都是見縫就鑽、見空就擠,整個路口可謂是水泄不通。伴隨着擁堵的,是此起彼伏的喇叭聲音。大車小車都在不斷地按着喇叭,催促着前面的車輛。

雖然人們對於印度的食品安全和治安混亂等問題都有所耳聞,可是真實的印度之中,很多遊客都覺得,最危險的事情其實是過馬路。這裏的大部分路口都沒有專門留給行人過馬路的綠燈時間,就算有,一般也就幾秒鐘的時間,得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衝過去。

能在德里的馬路上自由穿梭的大概就只有當地的流浪狗了。

印度現在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從大街上人們匆忙的狀態來看,確實像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可是作爲首都的德里,基礎設施都如此落後,可見他們還有很長的發展道路要走。

晚上到了下班高峯期時段,德里市中心的一些主要路段上的擁堵情況就更加壯觀了。看着這一眼望不到頭的各種車輛,感覺德里可能是世界上最擁堵的城市。另外,德里也絕對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