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这个病,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不如再生一个。”自从小若雨查出患有白血病后,这是若雨爷爷身边出现最多的声音。老人知道,在乡亲们心里,白血病就是不治之症,尤其还是孙女,与其倾家荡产,还不如省下钱再生一个。每听到这种声音,若雨的爷爷总是气愤的回应:“孙女也是心头肉,必须得救。”

2016年10月29日,徐若雨出生在河北省邯郸丛台区南沿村镇一户普通的农家。在当地,很多人都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但小若雨却幸运的被全家人当成小公主一般宠爱。可就在今年5月初,小若雨出现了反复低烧、腹胀,妈妈带她到当地诊所,医生一直按涨肚积食治疗。一星期后不仅不见好转,小若雨的肚子反而越来越大。妈妈赶紧带着她到邯郸市妇幼医院医治,初步验血发现她的血象指标偏高,医生怀疑是白血病。

一刻也不敢耽误,爸爸徐雷波带着小若雨连夜赶到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经过全面检查,被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另外还有因腹部感染、肝脾肾肿大伴有炎症引起的腹积水。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表示无能为力,并委婉地劝说家长放弃治疗。可是徐雷波夫妇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自己的宝贝女儿?全家人商量后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全力救治小若雨。

经过多方打听,5月17日,徐雷波带着小若雨来到北京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小若雨腹积水的症状有所好转,医生建议进行骨髓移植。听到这个消息徐家人又悲又喜。喜的是看到了救治孩子的希望,悲的是巨额的治疗费无处可筹。徐雷波夫妇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若雨的爷爷二话不说,掏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1万元给孙女治病。

若雨爷爷今年56岁,为人老实勤奋,这11万元是他辛苦了大半辈子攒下的钱,但孩子治病花销太大了,老人为了再多挣点钱,现在每天还要去干装修:贴壁纸、吊顶、刷墙……很多年轻小伙子都嫌累的活,老人都主动要求去做。经常一整天连口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忙到晚上8、9点钟才收工。而此时他一天的日程才只完成了一半。

10月份是种植大蒜的季节,若雨爷爷为了多挣一份钱给孩子治病,每天从工地回到家后,匆匆吃上一口饭,顾不上休息,拿着头灯和蒜种又摸黑到地里种蒜。“已经是种蒜的时候了,我老伴身体不好,但也能把种子准备好,晚上我再辛苦点把它种到地里,到时候也好卖钱。”漆黑的田地里空无一人,只有老人头上孤零零的一盏灯上下闪烁。老人有时候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但想想重病的孙女,他还是咬咬牙硬撑着,每天夜里都忙到十一二点才回家。

想孩子的时候,老人也会坐车来北京看看。经过痛苦的化疗,原本活泼可爱的小若雨已经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刚进移植仓时,一个星期不能吃喝,只能靠打营养液来维持。一岁多的她原本会叫爸爸妈妈,可住院后没了精神,连爸爸妈妈也不喊了。隔着厚厚的玻璃,老人陪着小若雨说话,努力逗她笑。他心疼孩子,但又不敢让她看到自己的眼泪。短暂的相聚之后,老人又打起精神急匆匆赶回老家干活。他知道,孩子的病不能耽误,自己还得拼命挣钱。

可是,就算老人再努力,工地上的收入加上大蒜收获后的收入,跟小若雨的移植费用比起来也实在是杯水车薪。前期的4个疗程的化疗,加上老人11万的积蓄,徐家已经花费了28万。后期移植进仓前的费用又已经高达25万,移植后的治疗费就更不敢想了。孩子的爸爸徐雷波也早已负债累累,他们不知道这样艰难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只盼小若雨能移植成功,让老人在拼尽全力时看到一丝希望。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想帮助这个困境中的家庭请点击右边括号内字体跳转腾讯乐捐进行捐款:【助力“小白”战胜病魔】或者打开微信—钱包—腾讯公益—搜索“助力“小白”战胜病魔”也可进行爱心捐款。

腾讯乐捐地址:https://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07480,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谢您的大爱,后续报道请关注微信号“图说阳新”(TSYXSZ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