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網上論壇中,如果遇到和我們持不同觀點的人,我們經常設法證明他們是錯的,並且把他們的錯誤歸因於見識少、學識淺、思考欠認真、未認真閱讀我們的文字等等。但我們卻很少想到,他們的不同觀點的來源,可能是一段獨特的生活經歷、一種說不出的感受、一個未解的疑問等,即使他們的觀點和我們的存在衝突,但他們的思考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能給我們一個開闊眼界和思維廣度的機會。

有時我們急於反駁那些提出不同觀點的人,往往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挑戰而未受到應有的尊重。我們拚命想要讓那些閱讀我們的文字的人都獲得與我們一樣的觀點。但別人的一條評論,未必是一種挑戰,可能他只是想提出一個疑問,或貢獻一種不同的思路。急於反駁這類人,甚至給他們貼上負面的標籤,讓我們錯過了開闊眼界和思維廣度的機會,把我們思維侷限在「我就是對的」的狹小範圍內,同時也傷害了別人。

有時候,腦中兩個相矛盾的觀點是可以共存的,即使我們很難避免偏向其中一方,我們也能夠同時往不同的方向思考,從中還能得到「原來還可以這樣想啊」的快感。R.

C. Solomon 和 K. M. Higgins 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對每一個哲學話題,都列舉數個哲學家、哲學流派的不同觀點放在一起,讓我們感到「這也有點道理,那也有點道理」。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必須用一種思想排斥另一種,而不能用兼容並包的方式去思考呢?

我願把這種思想方式命名為「連續體」,它體現了不同觀點中即相衝突又相連通的狀態。若想構建一個連續體,衝突的雙方首先需要信任彼此,要勇於相信對方既不是騙子也不是傻子,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的,每個人產生自己的看法必有其背後的原因。接下來需要分析:雙方產生分歧的這個話題,雙方對它的理解是否完全一致?其內涵、外延有無出入?若不一致,則背後的原因在於雙方對這件事的理解不同;若一致,則背後的原因在於雙方各自有一些其他觀點,讓雙方在這件事上看法不同。在兩種情況下,雙方的觀點都可以同時是合理的。如果雙方願意敞開心胸不帶偏見地傾聽對方的想法,雙方的想法就能相互連接,構成一個整體,我們稱之為連續體。

這就是建設性溝通:在「連續體」的思考方式中,人們不再努力戰勝對方,而是努力從對方中獲得一些新東西,與自己已有的思想結合成更大的思想體系。這樣,每一種不同的看法都能在連續體的思想樹上插上一根新枝。即使可能是錯誤的觀點,它也能貢獻新的思路,因為人們正是在在錯誤中總結經驗中不斷學習,一步步前進的。所以大膽擁抱不同的觀點吧!從今天開始,用「連續體」的方式思考,構建我們共同的連續體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