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Miss的先生

每逢去超市購物,總是被琳琅的貨物搞的頭腦發矇,一款產品往往會有兩到三個同款放到供貨架上進行比較,甚至更多,其中價格是選擇因素中的關鍵部分。

當然了,對於我這種「月光族」而言,價格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可是最近發現,當人們在選擇一款心儀的產品時,總是被那些所謂的「價格誘餌」所矇蔽,導致最後買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初的選擇,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

臨近婚期,想要購買一臺65寸電視機,目前擺在我眼前的有兩款:4999元65寸和6000元70寸,冷眼一看,自然會選擇4999元的那一款了,可是當我第二天再去看的時候,旁邊卻臨時增加了一款6000元 70寸+贈送機頂盒+懸掛電視的機架並且免費安裝。

這個時候我心裡犯了嘀咕,我可能會想:70寸的固然要比65寸的大一些,但價格也多了1000元,但是新增加的這一款不但是70寸,而且還免費贈送機頂盒+懸掛機架並且免費安裝,相對比第二款要划算的多,還有,這個4999元65寸的電視是不贈送任何東西的,買完之後,還要再去購買機頂盒和機架,並且確實比70寸的要小。

思來想去,我最終選擇了購買第三款,原本要選擇65寸的我還是被所謂的「價格誘餌」打敗了。

對於產品的價值估量上,人們總會尋找對比,就像購買電視機一樣,在對比中找到產品的相對優勢,畢竟在人們心目中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價值估量器」。

這種「價格誘餌」在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普遍,左右人們的想法以及行為,往往使人們產生偏差甚至錯誤的估計,而部分商家也會利用這種因素進行營銷。

旅行公司為了賣出價格相對較高的旅行套餐,都會在服務項目中添加一款價格不變但是服務項目更多的產品套餐,用作消費者的行為對比;

飯店在推銷價格最高的菜品時,附帶會推出一款價格相對更高的菜品,通過更高的價格與次高的價格產生對比,突出次高的價格優勢,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

一、憑相對因素做決定是人們的自然思考方式

再舉一個例子

一件衣服200元,而作為同款,在5公里外的購物中心,它卻賣150元;同樣,一輛車45萬元,而在50公里外的另一家4S店,這款車只要44.8萬元。

事實證明,人們更多的願意多跑5公里去買便宜50元的衣服,而不願意在45萬元和44.8萬元之間做過多的糾結。

這就是價格「相對論」帶來的問題,我們在用相對的方法看待我們的決定。

兩件衣服的差價使較低的一件的相對優勢遠遠高於另一件,足以讓人們寧可多跑5公里去買,而同樣的兩款車,相對優勢卻小的多,人們反而不願意在價格上做浪費時間的選擇。

但是我們如果從更廣泛、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買汽車省下的2000元,如果用它來買衣服或者生活用品,豈不是可以省下更多嗎?

二、在A與B中做選擇

人們在A與B之間做選擇時,因為參照物少,相對因素不充分,往往不容易做出選擇,但是如果添加了-A或者B+1,就容易的多了。

在A、-A和B間做選擇,首先就可以排除-A,兩者的相對因素非常明顯,而因為有了-A的對比因素,導致A在人們的腦海中印象加深,所以在和剩下僅有的B做對比時,選A的概率也是大大增加的,這就是價格「相對論」的精髓。

同樣,正如圖中的兩個黑色實心圓一樣,兩者其實是一般大的,但是通過相對比較會誤以為右邊的會稍大一些。

我們總是靠觀察周邊的事物來確定彼此的關係,並且我們不但喜歡將事物與事物進行比較,而且還喜歡比較那些容易比較的,以避免那些不容易比較的事物。

三、學會打破這種「相對論」思維

就像上面提到的,如果買第二款車省下的2000元用來買衣服,我們就可以省下的更多。有時候,主動打破這種束縛人們的「相對論」思維不同程度上是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感的。

同學聚會,房間中間有一個「大圈子」,其中有人手持酒杯誇耀自己的高薪,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下意識地後退幾步,與其他人交談。如果想買新房,我們可以集中看一些我們經濟能力許可範圍之內的地域戶型,等等吧,我們是可以把眼界放寬的。

退而求其次,購買自己喜歡的產品時,跳出自己固有的「相對論」思維,這其中也包含一定的「錨定」因素。

學會找到那些價格誘餌,進行理性的分析,從相對因素中找到絕對優勢,這樣,才能真正駕馭生活中的「相對論」思維。

來源:王Miss的先生(ID:ZMH520WJL)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