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未來

世界之大,總有一些地方會讓你覺得大自然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比如世界上最奇葩的火山,他們噴發出來的不是眾所周知的巖漿,而是讓人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泥巴。

圖片來源sciencedaily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有一個露西泥火山(暱稱是露西),是世界上最大並且增長速度最快的泥火山,於2006年5月「復活」,已經有近6萬人被迫遠離家園,更是造成了超過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其實泥火山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火山,它噴發出來的是岩屑、粘土和泥漿的混合物,而且溫度也很低。

顯示受災地區的衛星照片圖片來源:.bbc

有人說露西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但有一些人不以為然。事實上,露西在很多方面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一個謎。而關於露西的最大和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是什麼觸發其爆發的:地震還是天然氣鑽探?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描繪出了露西的地下管道構造,這項研究顯示了無論是什麼觸發了火山爆發,露西都可能在深處連接到附近的火山系統。

圖片來源sciencedaily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來自於露西泥火山的物質進行了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顯示露西泥火山內部有火山成因。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地球演化與動力學中心的地球學家阿德里亞諾·馬茲尼說:「我們已經可以推斷,露西泥火山在深處與其臨近的火山以某種方式連接起來,現在我們缺少的是一個真實的地下圖像,可以直觀地證明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圖片來源:youtube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十月的《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簡稱JGR)上:馬茲尼和他的團隊在3個區域(露西、火山系統以及橫跨在兩個構造的斷層帶)安裝了一個大型地震儀網路,緊接著,該小組從地震儀收集了10個月的數據,並利用這些信息拼湊出一張露西和附近火山的地下圖像。這張圖像顯示露西與相鄰火山系統的確是通過斷裂帶連接在一起的。

起源於火山系統和流入露西的熱液可能從表面以下至少六公里處垂直遷移。這就意味著,從技術上來說,露西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泥火山。相反,它是一個混合結構 - 半熱液系統,半泥火山。

圖片來源:youtube

馬茲尼解釋說:「正是這種奇特的地質現象組合形成了露西泥火山的噴發。如果你把熱液注入到一個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中,這其實就是在高溫下烘烤這種有機物,這一樣來就會在地下產生巨大的壓力,當到達某個程度時就會爆發,這就是露西噴發的原因。」

然而一些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專家對馬茲尼團隊的發現持懷疑態度。其中就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地球和行星科學教授邁克爾·曼加,他認為馬茲尼團隊的一些結論比他們可以證明的要強的多,但是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因為它提供了火山爆發和泥火山噴發的制約因素。

圖片來源:youtube

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地質學教授理查德·戴維斯根本就不同意馬茲尼的解釋,他認為鑽井不慎導致大量的流體流入鑽孔,這些流體的壓力將會變得異常強大,以致於周圍的岩石斷裂,最終導致了火山爆發。

但瑞士納沙泰爾大學(University ofNeuchatel)的地球動力學教授斯蒂芬·米勒認為,該研究的結果與之前的研究發現一致。他說:「從一開始就有證據表明,這是一個自然系統,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圖片來源:.bbc

關於露西的爭論,從它噴發就開始了;儘管這看起來像是一場深奧的科學辯論,但事實上卻有許多利害關係。如果是鑽井引起的爆發,那麼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可能會難辭其咎。據紐約時報報道,印尼政府已經告訴他們,必須賠償受到災難影響的公民。

馬茲尼說他的研究並不是為瞭解決這場激烈的辯論。他說:「從我的觀點來看,露西泥火山的爆發和地震或鑽探完全無關,它完全是由長期複雜的地質過程自然產生的。與之前發生的其他事情相比,觸發本身是一個非常短暫的事件。所以這個爆發在任何時候都會發生。」

這個團隊的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地質學家破譯今天的露西泥火山爆發,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古代的自然災害。


看見泥火山,有人該好奇了,難道是不噴發巖漿而噴泥的火山嗎?你別說,還真是你想的那樣。其實火山的種類有很多,有活火山、死火山還有睡火山,也就我們常說的休眠火山,還有一種就是泥火山。這裡的泥,是由黏土、岩屑、鹽粉等構成的。稱它為火山,但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火山。

我們通常所說的火山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由巖漿形成的,並具有巖漿通道。而泥火山則是由泥漿形成的,它還不具有巖漿通道,並且在物質來源、成分、溫度、壓力、噴發規模等方面都與傳統火山有本質的差別。但是呢,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泥火山不僅從形狀上看起來像是火山,它具有噴出口,有的還會噴火。

在火山口附近,可以很明顯的聞到泥漿散發出的帶有臭味的沼氣、硫化氫等氣體。可是令人驚訝的是那滾滾翻騰的泥漿溫度卻很低,有人曾把手放進去而感到冰冰涼涼的。因此泥火山有了另一個名字叫「涼火山」。

泥火山通常規模都比較小,而且湧出的泥漿只能持續比較短的時間。但歷史上也有大規模泥火山的噴發事件,我記得小時候有篇報道,2007年的時候在印度尼西亞的某個地區,大量房屋被泥火山噴出的泥漿所掩埋,當地居民損失慘重。我國也有很多泥火山,比較著名的是新疆烏蘇泥火山、獨山子泥火山等,最近還在西藏地區有泥火山的發現。此外,海底也有泥火山。

泥火山的噴發原因主要還是構造運動,像地震、斷層活動以及人工鑽井等能給地下的泥漿提供一定動力條件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泥火山的噴發。要是比較穩定的泥火山,還可以考慮開發旅遊資源,泥療最近也是挺火的嘛。


應該是地球的熔漿沿地殼下表面流動時,其包含的能量通過一些地殼斷層有機會到達地殼上半部,恰好上半部地殼內有適宜的孔洞結構,上達的熱熔漿在孔洞內聚集發育成較低能量的流體熱源,其上半部地殼有地下水通過,就會形成溫泉水。如果上表面地殼為泥土,且有地下河通洞,泥土沉陷在加熱的地下河河牀上,地下水將泥土帶到地表,形成泥漿地貌,如果地下河通洞與流體熱源的孔洞足夠封閉,一定空間體積下,熔漿釋放的氣體越積越多,會使空間內壓力升高,於是產生泥漿的噴湧。相對來說,壓力下降,裸出的泥漿會降低活躍度。這一切有賴於地下熔漿流動,複雜的地殼結構以及複雜的地下河結構以及恰當的泥土堆積,從而造就了這樣的下表面熔漿活動與上半部地質地貌混成的現象。


簡單科普一下,發表一下拙見

泥火山顧名思義首先噴出的是泥,這與我們常說的火山明顯不同,後者噴出的是巖漿,這些泥多是流化或液化的泥岩頁巖,也可能有砂 礫。

泥火山成因要考慮形成機制和觸發因素,但前提必須對它的幾何形態進行分析,這是分析噴發原因的基礎。

泥火山幾何形態跟巖漿火山很相似,自下而上也有類似巖漿房 通道 地表噴口三大結構,不同的是巖漿和泥的物理性質不同,因而形態也會受影響。通過形態分析可進一步確定應力狀態,通過模擬便可推斷可能超壓來源。

泥火山的形成機制可歸結為兩大類構造擠壓和沉積超壓,本質是超壓作用導致地下沉積物流化或液化,從而迫使沉積物向上流動。觸發機制多歸結為地震出發,當然也可能是各種極端變化事件或人為鑽探,因為他們都可能導致壓力的突然釋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