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幻之間—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預告片

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展

覽現場

台北。

錯覺(illusion)是一種感覺上的扭曲,大腦在接受感官訊息刺激後做出了錯誤的分析,而大多數的錯覺集中在視覺感官上。藝術家意識到這點,因而在當代藝術中可以看到不少藝術品利用錯覺來創造。令人驚訝的是,早在中國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漢代(公元前202

年~220年)的工匠就已經掌握人們的視覺錯覺特性,並毫不保留地運用在玉器製作

上。台北故宮於9月20日起舉辦的「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共展出戰國至漢代精選玉器214件,其中清宮舊藏有115件,新入藏者為99件

。策展人台北故宮器物處研究員蔡慶良表示

「戰國到漢代的玉器表現正說明那是一個錯覺時代,一切都是錯覺藝術,本次展覽就是要喚醒你我的眼睛。」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佩

戰國玉器,二維剪影中的「動態感」

 

中國玉器發展5000年,戰國及漢代(475BCE-220CE)的玉器是史上光榮的一頁篇章,製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型,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態的錯覺。這種變化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於現實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驚訝。當時的玉器是為了服務貴族、工匠傾盡心力的得意之作。

戰國早期 玉龍佩

傳統中國玉器與「錯覺」的關聯可以追溯至戰國及漢代玉器的創作目標——「動態感」。戰國玉器以「蛇」為原型,漢代玉器則以「獸」為原型,不同的設計基礎導致兩朝以不一樣的方式追求動態感。由於「蛇」會被大腦分析判斷為二維平面,以蛇為設計宗旨的戰國工匠為了創作出動態感,特彆強調線條曲線,在完整玉料上雕刻出蜿蜒的蛇身,如同數學中的正弦波,這樣的波形在視覺上會出現延續不停的韻律感,上下起伏的蛇身因而成為戰國玉器的設計原則。蛇身擺動姿態也不是件件相同,有的簡單,有的繁複,如展品戰國《玉龍佩》龍首回望,氣勢昂然,龍身連轉三折,張力十足,即是戰國玉器的典型創作。玉質為墨玉質,玉器表面經沁蝕而覆有一層白斑,龍身則布滿谷紋。

戰國

 

玉龍佩

漢代三維「瑜伽熊」

相較於以二維平面營造出近似剪影效果的戰國玉器,漢代玉器則因「獸」這一三維立體的體態原型,設計方式也出現了變化。在這一時期,玉器通常以具有體量感的玉料浮雕出扭轉的身驅,創造動態感,扭轉獸身即是主要特徵。展品漢《玉圖章》呈現一隻野熊蹲踞於一玉平面上,體積甚小,但力量感十足。玉熊整體重心向右後方傾斜,右後腳成蹲踞姿,同時它向左前方伸直了左後腳,兩隻前爪而緊靠著右前側,

從上方俯視這件作品,就可以清楚看清玉熊扭轉的身驅,緊繃的肌肉似乎告示著它正在與某個對象搏擊。

漢代 玉圖章

過去有人認為這件作品是玉章,但蔡慶良提醒參觀者注意玉平面四角略帶圓滑及玉熊的姿態,再比對展覽廳一旁陳列的西漢中晚期《熊獸紋玉劍璏》,就可明晰這件《玉圖章》最初是玉劍璏的一端,而正如《熊獸紋玉劍璏》所表現的,玉熊的確有一對峙對象。但若單看《玉圖章》的玉熊姿態,蔡慶良笑稱還挺像「瑜伽熊」的。

西漢中晚期 熊獸紋玉劍璏

 

以古代玉器展

向愛因斯坦致敬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鳩

「看似和諧的玉器,真的是真實的嗎?相反地,看起來詭異的扭轉,就真的是不可能存在於世界上的嗎?」蔡慶良拋出這個問題讓大家思考。他告訴《藝術新聞/中文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於1919年獲得驗證,這一理論告訴世人,人類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順循錯覺而虛構而出的模樣,真正的世界是時間快慢不定、空間彎曲變形的四維時空,

而2019年正是廣義相對論驗證100周年,這場展覽其實也是對愛因斯坦致敬。」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神獸

西漢早中期《獸紋玉劍首》,圓形的玉劍首上攀附著三隻神獸,它們身軀過度扭轉、首與尾的方向性完全不一致,乍看之下卻毫無異狀。另一件西漢早中期《鳥獸紋玉卮》是一件利用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的玉琮改制而成,刻有神鳥及數只神獸,當中的神獸經常將身體隱在雲霧之中,只露出獸首與獸尾。但獸首與尾部的運動方向不同。這些過度扭轉身軀的神獸似乎不可能存在於世界上,但倘若加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討論,這些不合常理的扭轉反而更符合神獸走進彎曲時空中應有的真實形體。

西漢早中期 獸紋玉劍首

西漢早中期 鳥獸紋玉卮

 

「所謂現實,只不過是個錯覺,雖然這個錯覺非常持久。」

愛因斯坦曾這樣說過。

本次展覽中的玉器帶給觀看者的錯覺感存在於視覺當中,戰國玉器以蜿蜒的身軀、利用視覺的連續性創造出動態感,工匠也利用了在攝影作品中表現動態感的常用技巧——「頻閃」,讓動態感更加倍,即透過連續發射閃光令主體在單一鏡頭中多次曝光。戰國工匠在平面的蜿蜒蛇身上加上了不同方向的足部,這些足部並不會打斷蜿蜒身軀的連續效果,反而達到動靜互見的動態錯覺。如展品戰國中期《玉龍佩》,擁有四個足的龍身,倘若拿掉單一側的各兩個足,都會讓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方向性。

戰國中期

 

玉龍佩

西漢早中期 龍鳳紋玉角形杯

 

漢代玉器以獸為原型,前足於胸,後足於臀的基本原則也限制了動態感的創作,工匠以不同的方式來達到扭轉身體的「頻閃」。如西漢早期《神獸玉劍摽》一側有著一小神獸同樣獸足方向各異,為避免視覺上的詭異感,漢代工匠使用了「視覺中斷法」,在連續的身軀上造成一個斷點,

這並不影響視覺的連續效果,又可以達到合理化身體過度扭轉的奇異感。而西漢中晚期《龍紋瑪瑙劍璲》更為典型,露出的龍首似乎暗示著身體應該是往左邊而去,但獸身卻延伸到了右側,中間則利用了瑪瑙本身白色的部分當作身體隱入雲霧中的中斷過程,蔡慶良讚歎:「這件作品真的是高明!」

西漢早期 神獸玉劍摽

西漢中晚期 龍紋瑪瑙劍璏

本次展覽共分為四大單元,分別為「動態十足的玉器時代」、「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及「引人入勝的視覺錯覺」等,蔡慶良說:「過去的展覽常常是以『物』為主角,但這次展覽的主角是在『人』,包括觀看者以及創作者,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觀眾可以利用自己

的雙眼感受過去甚少人談及的錯覺藝術,並且進一步深入了解當時的創作者是利用了哪些方法達到這樣的藝術成就。」

展覽現場的「

視錯覺」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蔡慶良特別於另一展廳陳列了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和明治大學特任教授杉原厚吉的研究成果,錯覺藝術古今呼應。杉原教授利用模型與圖像為觀眾展示了科學上對於「眼見」與「真實」之間的落差,其研究成果具體而微地將」錯覺」呈現出來。

(採訪、撰文/林知)

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台北故宮博物院

展至2020年2月23日

* 如無特別說明,

本文圖片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