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会从多角度解析这部电视剧,包括人物性格设定,行为模式,情节设置等方面。

俗话说得好「满桶不响,半桶响叮当」,而我是连半桶都没有的人,只是,全须全尾地看了整部剧之后,还是想写点什么,祭奠我花在这部剧上的时间的同时,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点自己不算成熟的想法。


第一次看《珠光宝气》是在小学的时候,大概六年级的样子吧,那时,我家都还看的是闭路电视,还不需要机顶盒呢。

清楚地记得,是和姐姐一起看的, 那时候年纪小,看个电视都要被父母管控,所以东一集西一集的看得七零八落,所以常常被剧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摸不著头脑,也常常被剧里角色的行为感到费解,也就是,并不明白他或者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直到到五天前重新开始看时,也就记得几个叫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和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雅言失败的婚姻,与名字恰恰相反的说话方式,比如二妹弯弯的眉毛,长长的腿,哭泣时下巴鼓起的包,和贺少童话般的爱情 ,比如本剧最出彩的人物之一,Jessica,她从开始到剧终的谎言,又比如爱在心头口难开的悲情gay佬游日东和人人都爱高长胜的痞子高长胜……

还有,芳心错付Melisa,八面玲珑白筱柔,备胎到老石泰禾,晚节不保康青杨,PTSD贺峰,小便失禁宋世万……

在五天之前,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曾经这些理解浅薄的情节和对于人物的刻板印象,以前看电视剧,只会问,然后呢?不会问,为什么?现如今,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也真正地能从人物们的言行举止里真切地得到一点思考,收获一些感悟,也能借人物之口,领会到一点制作人想表达的观点,想引发的思索,想凝聚的共鸣。

此番重温,为自己当年「品味不俗」而感到沾沾自喜的同时,又深感时光荏苒,小白菜也熬成老姑婆,震撼于TVB出色的电视剧制作工业、老戏骨们精彩的表演之余,又惋惜剧作的虎头蛇尾,衔接不畅。一番内幕搜索之后,也知道了当年拍摄此剧时发生的种种不顺,不禁更加地叹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远比剧本要来的复杂的多。

千种人做千种事,那么,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可以诠释人们的行为呢?

明天接著写。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