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曾有一句名言:「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絕不會向我的子民拔劍。」

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概括了這個末代君主,路易十六是法國王室有史以來最為關心人民也最為仁慈的君主,無論是站在西方的普世價值觀還是東方的儒家思想,路易十六都是一位知識分子心中理想的賢君,但就是這麼一個完美的賢君最終導致了大革命,並徹底葬送了法國王室,導致了國家的大混亂。

(路易十六畫像)

一、道德意義上的賢君:路易十六

與我們平常認知的相反,無論是寫下《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托克維爾,還是當時法國宮廷的貴族教士,他們都認為路易十六是一個仁慈的人,絕非橫徵暴斂的暴君。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一直致力於削弱貴族和教會的特權,其實當時法國貴族在政治上已經沒有特權了,僅在經濟上還有免稅的特權,地方政府的實權早已掌握在國王任命的官員手裡。路易十六廢除了長期實行的勞役制,從此國家不得無償徵收民力進行工程建設,路易十六在敕令中寫道:「「王國的所有道路都由最貧窮的人無償修建,而那些真正受益最大的卻是有產者,他們讓窮人為他們的利益而勞動,自己卻一毛不拔。

(路易十六是法國有史以來最為仁慈的君主)

在遇到饑荒時,路易十六也曾明確表示:「朕決不允許富人為非作歹,使人民缺吃少穿,強迫他們勞動卻隨意給些報酬。朕不容許一部分人只為了滿足另一部分的貪婪而勞動。」

路易十六還是一個倡導言論自由、尊重輿論的好君主,當時盧梭等學者可以隨意抨擊朝政而不會受到懲罰,當時的法國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氛圍都比鄰國德國要強得多。

總的來說,路易十六是一個體恤民情,打擊貴族特權的賢君,他治理下的法國也是歐陸第一強國,經濟繁榮,軍力強大,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最後大革命沒有發生在壓迫最深的德國,而反而發生在了壓迫最淺的法國,而路易十六本人在這個過程中處置失當、優柔寡斷,最終丟掉了一切。

二、優柔寡斷的路易十六

扯起法國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並非是平民,而是貴族,這些貴族裡既有拉法耶特伯爵這樣的理想派,也有米拉波伯爵這樣陰狠的陰謀家,對於理想主義者來說,他們革命的目的是要徹底廢除君主立憲,徹底實行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度。

對於野心家來說,路易十六打擊貴族特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想趁著大亂重新奪回權力,但無論哪一派,領導者都和平民不沾邊,平民只是在貴族的煽動之下才跟風革命的。可以說,革命的合法性並不十分堅固,如果路易十六處置得到,不至於落得最後凄慘的下場。

(法國大革命並非充滿光輝,而是充斥著血腥暴力)

但是路易十六顯得十分優柔寡斷,他並不願意鎮壓革命者,甚至逮捕造謠生事的也不願意,當時民間造謠路易十六的老婆私通奧地利敵國,其實是子虛烏有,但是路易十六卻不予干預。

在革命軍攻下巴士底獄後,主教塔列朗讓阿圖瓦伯爵告訴國王說國王可以先假裝和革命者議和,拖延時間,並招募擁兵,外地軍隊,同時以革命者的家產作為封賞來誘惑他們,從而鎮壓叛亂。

路易十六聽後大驚失色,並說:「如果我以巴黎的毀滅為代價保住王冠,那麼我的權力又有何用?」從而徹底失去了最後鎮壓革命的機會。

(路易十六最後給他熱愛的人民送上了斷頭台)

路易十六最後死的非常凄慘,所謂的國民議會未經法律審判就殺害了他,在他死後,革命派自相殘殺,全國大亂,外國也趁機入軍法國,使得法國地位一落千丈,生靈塗炭。

路易十六的仁慈最終造成了法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動亂。

路易十六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真正成功的君主絕不可能是道德意義上的賢君,而應是一個狡詐功利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優柔寡斷與無度的仁慈,最終不僅害了自己,還會葬送整個國家。


人民的名義: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路易十六是否有太大的過錯,這個無從考證,畢竟我們和法國相隔的有點遠,有些事情知道的會少一些,是好是壞,最終還是引起了人民的憤怒,結果就是把他送上了斷頭台,答案已經見分曉,不用我多說了。就像我們忘不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國一樣,做的慘絕人寰,說的大言不慚!我雖然是80後,但書本里寫的,老師教育我們的這個沒有錯!愛我中華,揚我國威!這正是:世界輪迴幾千年,善惡忠奸總有報!至今夢裡斬倭寇,踏平東京報國讎!

謝謝友友邀請!


諸位好,感謝回答。

提「怎麼看路易十六」是因為今天發布的文章《為啥偏偏是法國?加入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幸與不幸》,搜索路易十六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內容,覺得可以單拎出來路易十六,問問大家對他的看法。

有關他的事情,比如:受過良好的教育,語言和文史知識很豐富;喜歡研究機械,尤其是鎖,傳聞還參與改進了斷頭台的刀。

作為十五的孫子,11歲就成為了王儲。王位坐得很穩。待他成為法王,不若路易十四晚年、路易十五時期那麼奢侈,也在謀求改革,但是革命爆發於他的統治期間。

對這一點,感覺有點像明末的崇禎皇帝。當然,是弱小版的。為什麼覺得是弱小版的?因為路易十六在政治上的不足、性格上的缺點要大於崇禎皇帝。(有沒有哪位做個詳細版的對比)

路易十六的政治不足是明顯的,政策多變、因懦弱而依賴他人(比如財相、王后神馬的)……平常人可以,普通貴族也可以,可是他偏偏是國王,還是一位革命前夜國家的掌權人,這些錯誤就很致命了。

而且,讓人覺得矛盾的一點是:大革命之前,路易十六尚能謀劃改革(但是屢屢失敗且沒有實質效果),之後,卻成為了頑固的皇權擁護者。如此地矛盾……而且,真的不願意放棄皇權立場,早點溜出法國也行啊,歐洲有多少次的流亡國王和貴族,不差他一個,而且後續波旁王朝還有流亡的皇族,他偏偏等到了時機已經逝去的時候才謀划出逃,結果被抓回去。

另外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是,他幫助了美國獨立,連自由女神都是法國贈送的。但是,這件事值得嗎?一位國王,可以出兵援助他國,比如明朝之於李氏朝鮮。但是就戰爭之後法國政府破產來看,路易十六明顯沒有對法國的形勢有正確的估計。

但是,路易十六在臨死前,卻又表現得十分地與眾不同:我清白死去。我沒有犯我被指控的任何罪責。我原諒所有把我送上死路的同胞。我祈求上帝,法蘭西從今以後永遠不要再有流血。大概,他愛的是波旁家族下的法蘭西……

綜上,感覺路易十六的政治素養是不合格的,雖然做了有利他國他人的事情。但是剝離了國王的外衣,僅從個人的修養和品性考察,他又並非那麼地不可取。總之,看完有關他的內容,覺得他還算有點複雜的人物。

介紹到這裡,歡迎評論和作答,歡迎個人觀點的表達,講講諸位眼中的路易十六。感謝!

頭條號:明白人,手更原創、長期更新,講述中外古今人文趣事,歡迎關注,期待互動~


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我只講講喜歡鎖匠活、用自己發明的無痛斷頭台切下了自己頭顱的路易十六。

1774年5月,20歲的路易十六被推上法蘭西王座,但他面對的是已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帝國,每年僅償還利息就要消耗國庫收入的一半以上。

然而,面對國內日趨緊張的形勢,路易十六依然沉迷於自己的「老本行」,那就是對擺弄一些小機械以及鎖具十分著迷,人稱「鎖匠國王」。

他無心治理朝政,為了自己的愛好,還在凡爾賽宮建造了一間全法國最高級的五金作坊,整日與鎖匠們打成一片。他把鎖做成活潑可愛的鯉魚、松鼠或鴨子形狀,扭動「松鼠」的鑰匙,「松鼠」會頻頻點頭,搖尾乞憐。於此,人們紛紛用各種鎖來巴結他,朝政日益頹廢。

路易十六整日研究製造工藝,後來他發現斷頭台的鍘刀在使用過程中,刀刃容易卷刃,於是立即召集技術人員進行研究。他建議將鍘刀改成三角形,並親自修改圖紙,在他的五金作坊打造成功。經過改進的斷頭台,效果確實好。

圖註:路易十六與他親手改進的斷頭台鍘刀。

戲劇的是,路易十六萬萬沒有想到,改進鍘刀不到半年時間,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運動在1789年7月14日拉開了帷幕。

高超的製造工藝及制鎖技巧無法挽救他的王國。路易十六很快以叛國罪被推上了自己改進的斷頭台。

這裡,咱不得不吐槽一下:人家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鎖匠,卻非要把人家推上王位,這是想低調都不行啊!難道是天降將大任於鎖匠么?!

圖註: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劇照)

1793年1月21日,是處死路易十六的日子。

這天,斷頭台戒備森嚴,數千名士兵圍住刑台。上午10時,囚車來到刑場,路易十六被推上刑台,劊子手試圖綁住他的雙手,被他拒絕。站在他身邊的神父勸他:「主耶穌受難時,也是被綁住雙手的。」路易十六無奈,只得讓劊子手綁住雙手。

行刑時,神父念道:「聖路易之子升天了。」臨死之際,路易十六大聲念道:「我祈求上帝,在流干我的鮮血後,法蘭西從今以後永不再有流血。」隨即,他的頭顱被切下。


路易十六於1754年8月23日出生於凡爾賽,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被處決,也是我們熟知的舊制度政體——即波旁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在位時期為1774年到1792年。同時他也是最後一位居住於凡爾賽宮的國王。路易十六其實某種程度上跟明朝的崇禎皇帝有那麼些相似之處。

路易十六即位時,舊制度的沒落十分明顯,法國社會矛盾已非常尖銳。也曾力圖進行改革以扭轉頹勢,特別是緩解日趨嚴重的財政困難。比如說當時他一即位就認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尤其是財政總監杜爾閣。杜爾閣本人又是重農學派經濟學家,主張實行經濟自由,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終由於路易十六無力頂住宮廷內頑固派的壓力,於1776年將其免職。繼任者是瑞士銀行家內克,也因改革問題被免職。此後兩位財政總監卡隆和布里埃納都不是改革者,但他們也在努力改善財政狀況,卻早已是積重難返。

對外方面,在因參加北美獨立戰爭消耗巨額軍費之後,路易十六又於1786年同英國簽訂貿易條約。根據條約,法國大幅度降低英國工業品進口稅,英貨迅速充斥法國市場,造成法國生產萎縮,於1787-1788年發生經濟危機。與此同時,糧價大幅上漲,財政危機進一步加深,舊制度已無可挽回地陷入了絕境。1789年,巴黎發生動亂,民眾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由此開始。

路易十六性格優柔寡斷,又有一定的保守傾向。大革命時期暴力充斥,把他處死其實也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如同羅伯斯庇爾說的:路易必須死,因為共和必需生。拋開政治不談,他熱愛地理和海洋科學,發起和資助了多項遠洋航行和科考探險活動。狩獵是他最喜歡的消遣,在每次郊遊狩獵結束時,他都會在筆記本上記下自己的狩獵成果。打獵之後,他喜歡閱讀各類書籍報刊,並建立了自己的圖書館。他還喜歡手工技巧、制鎖、製表和建築製圖。


路易十六是法國昏庸無能的國王,他不理朝政,只沉迷於打獵和修鎖,當時法國人戲稱其為;「我們的修鎖國王」。由於其與王后瑪麗(奧地利皇帝的妹妹)揮霍無度,奢侈成性,弄得國家一貧如洗,加上他統治期間法國又鬧饑荒,法國終於爆發了革命,這使他成了二面人,一面表示擁護革命,一面與奧地利等歐州各國反法勢力勾結,鎮壓法國革命,後事情敗露被抓。法國於1792年9月成立了共和國,廢除了君主制,在激進的雅各賓派要求下法國的國民大會於1793年1月21日將路易十六押上了斷頭台。總之路易十六是個昏君,他被送上斷頭台是咎由自取。


路易十六是法國昏庸無能的國王,他不管朝政只沉迷於打獵和修鎖,被法國人稱為《修鎖國王》,由於其與王后瑪麗(奧地利皇帝的妹妹),揮霍無度,奢侈成性,弄得國家一貧如洗,又鬧饑荒法國人終於爆發了革命,他成為二面人,一面表示擁護革命,另一面與奧地利等州各同反勢力的勾結,鎮壓法國革命,後事情敗露被抓,法國於1792年9月成立了共和國,廢除了君主制,在激進的雅各賓派要求下,法國的國民大會於1793年1月21日將路易十六押上了斷頭台,是個昏君。


路易十六是一個願意與人民妥協的國王,但是卻碰到了一個絕不可能與其共存的雅各賓革命黨。這就叫做歷史。法國大革命時期,人民相信只要推翻帝制就會解決一切問題。大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褒貶不一。現在的人應該懂得了,打倒與建設不是一回事。究竟如何評價路易十六也是一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問題。假如把大革命搬到今天,也許法國人民不會走老路,包括對路易十六處置的態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