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眼花繚亂的網紅食品攔截,後有運輸時間不斷縮短的生鮮產品圍堵,曾經食品界「老大哥」的內心想必有些慌亂。雖然也在尋求創新,努力穩住大家的目光,但已經空前團結在養生路上的70、80、90後,卻一直沒有將它pick回餐桌C位。

食品界「老大哥」是誰?答曰:罐頭。

將時間回撥至三十年前,在人生「三大件」還是冰箱、彩電、洗衣機的時代,如果手提一罐罐頭出門,分分鐘就是整條街最靚的仔。當時一瓶水果罐頭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奢侈品,是大家眼中的高檔禮品,出現頻率最高的時段莫過於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時,一瓶沉甸甸的糖水罐頭,代表的是沉甸甸的祝福和心意。

超市裏琳琅滿目的罐頭食品。

而如今,張牙舞爪的90後一邊大喊「燃燒我的卡路里」,一邊開啓了作死型養生的康莊大道;抗壓能力一流的職場磐石80後,早就自覺穿起了秋衣秋褲,佛系地捧起了枸杞黨蔘保溫杯;70後也已經加入了廣場舞健身的競賽隊伍,和依然活躍的60後爭奪廣場上最亮的星。

當人們開始一起愉快養生的時候,糖分、熱量、脂肪、添加劑、防腐劑在大家心目中都成了自帶原罪的健康殺手。於是,便出現了奶茶要微糖、咖啡要無糖、蔬菜要新鮮、果汁要鮮榨的大衆選擇。而一直保持着高熱量、高糖/鹽分的罐頭食品,隨着健康觀念日趨深入逐漸失去了大家的喜愛。

而改變罐頭食品龍頭地位的,不僅僅是人們飲食觀念的變化。

年代感強烈的兒時味道

都說三歲一代溝,十歲有鴻溝,但當很多人面對黃色蓋子、玻璃瓶裝的菠蘿、楊梅、荔枝、黃桃、橘子罐頭時,恐怕都會回想起這樣一幅畫面:

小時候總希望自己可以生病,因爲這樣就可以收到親戚送的各種水果罐頭,一口氣連湯帶水吃光光,病也好差不多了。有時候還捨不得一次吃完,就先把汁水都倒出來喝掉,然後再慢慢吃裏面的水果。

上個世紀的水果罐頭廣告。

然而童年的味道只能儲存在回憶中,在大型超市的貨架中找到與記憶中相仿的水果罐頭,掃碼支付一氣呵成。但打開瓶蓋迫不及待品嚐了一口之後,便會皺起眉頭,「甜,太甜了,甜到有點齁。」如果說小時候的口感是甜蜜蜜,那麼此刻口腔中爆發的則是甜膩膩。

仔細看看各類水果罐頭成分表,除了橘子、黃桃、梨等水果原料及飲用水,必然在其中的,還有白砂糖,以及食品添加劑蔗糖素、安賽蜜等,這也就是水果罐頭的爲什麼一直具有醇厚甜味的原因。

安賽蜜是什麼?它被稱爲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劑,類似於糖精,易溶於水,通常用來增加食品甜味,且具有沒有營養、口感好、無熱量,在人體內不代謝、不吸收(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甜味劑),對熱和酸穩定性好等特點。它和其它甜味劑混合使用能產生很強的協同效應,一般濃度下可增加甜度30%~50%。

而另一種廣泛被使用在水果罐頭當中的食品添加劑蔗糖素,則是唯一以蔗糖爲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劑,甜度可達蔗糖320到1,000倍。

這種人工甜味劑具有無熱量、甜度高、甜味純正,安全度高等特點。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經過多次環境和安全研究於1990年確定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爲15毫克/千克。但它不適合加熱,當加熱達119℃即會產生分解作用,產生有毒物質。

某款水果罐頭配料表上標註了安賽蜜、蔗糖素成分。|攝影:廖穎瑤

當齁甜的味道充斥口腔,哪怕是喜愛甜食的精緻豬豬女孩都會望而卻步。對於更傾向於清淡飲食、對糖份排斥強烈的年青一代來講,這種具有時代感的強烈甘甜已經被新鮮的水果沙拉PK完敗了。

而水果罐頭,僅僅爲龐大罐頭家族中的其中一支。罐頭食品,據資料顯示:根據國家標準以及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爲六大類,再將各大類按加工或調味方法的不同分成若干類:

一、肉類

清蒸類肉罐頭、調味類肉罐頭、醃製類肉罐頭、煙燻類肉罐頭、香腸類肉罐頭、內臟類肉罐頭;

二、禽類

白燒類禽罐頭、去骨類禽罐頭、調味類禽罐頭;

三、水產類

油浸(熏製)類水產罐頭、調味類水產罐頭、清蒸類水產罐頭;

四、水果類

糖水類水果罐頭、糖漿類水果罐頭、果醬類水果罐頭、果汁類罐頭;

五、蔬菜類

清漬類蔬菜罐頭、醋漬類蔬菜罐頭、調味類蔬菜罐頭、鹽漬(醬漬)類蔬菜罐頭;

六、其他類

堅果類罐頭、湯類罐頭。

雖然看起來種類衆多,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擺在貨架上的罐頭,且不論是哪家生產,常年都是差不多的品種,差不多的口味,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這個觀念,彷彿在罐頭口味上並沒有發揮明顯的效用。

19世紀的罐頭工廠。

是誰做壞了罐頭的口碑?

民以食爲天,作爲盛產美食的大國來說,人們對食材的新鮮度有着異乎尋常的執着。也正是因此,罐頭動輒幾年的保質期很難讓大家把它跟「新鮮」掛鉤。從90年代後期開始,雖然已經有梅林、果秀、真心、歡樂家、康發等企業脫穎而出,但我國的罐頭行業一直都是國內外冰火兩重天的局勢。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罐頭出口274.48萬噸,出口金額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3%;2018年1-7月,我國累計出口罐頭140.3萬噸,價值1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6%和9.8%。出口數量和金額均穩居世界第一,特別是蘆筍罐頭和橘子罐頭佔據了全世界罐頭出口量的70%和80%。

我國已成爲世界罐頭的主要生產國。

反觀國內市場,卻要冷清很多。長期以來存在的觀念:罐頭食品之所以能長期保存是因爲添加了防腐劑,罐頭食品沒營養、不安全,都是阻礙大家購買罐頭的重要原因。而這種觀念從形成到深入人心,至少經歷了十幾年。

早在2005年,時任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祕書長的林焜輝就曾對媒體表示:由於中小罐頭生產企業偷工減料、缺少必要的生產設備,導致市場上的假冒僞劣產品開始盛行,出現了國內水果罐頭無序發展的狀況。簡言之:是小企業「搞壞」了罐頭口碑。

而這麼多年來,不合格罐頭的曝光卻一直沒有停止過,防腐劑、添加劑則是最常被提及的字眼。

罐頭裏面有沒有防腐劑?

面對公衆多年來給罐頭貼上的不健康標籤,罐頭屆大佬也時常出來「闢謠」。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查長全理事長曾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罐頭食品保藏的原理是依靠密封殺菌達到商業無菌要求,不需要也不允許加入任何防腐劑。而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蓉莉也在近期對媒體表示:罐頭生產企業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更從未添加過防腐劑。

但顯然,公衆的接受度並沒有那麼高。

那麼,一直讓罐頭行業坐立不安的防腐劑,到底是什麼?實際上,防腐劑僅僅是食品添加劑大軍中的一小部分。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指爲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爲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鬆劑、着色劑、護色劑、酶製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而方便食品普遍會使用食品添加劑,比如方便麪和火腿腸中廣泛使用防腐劑、色素等。而大家最容易接觸到的食品添加劑有:

防腐劑:亞硝酸鈉、山梨酸鉀;

着色劑(色素):紅曲米、辣椒紅素、核黃素、檸檬黃;

甜味劑:安賽蜜、甜蜜素;

增味劑:穀氨酸鈉(也稱MSG或味精);

增稠劑:卡拉膠、黃原膠、瓜爾膠。

儘管罐頭行業一直聲稱「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但隨手買幾種不同加工肉製品,比如火腿、午餐肉,以及罐頭製品中可能會出現以上添加劑的名字,比如:亞硝酸鈉。

某午餐肉罐頭的成分配料。|攝影:德青卓瑪

亞硝酸鈉作爲食品添加劑中的髮色劑,不僅可以對魚類、肉類食品進行染色和保鮮,使肉製品保持穩定的鮮豔紅色。同時還具有一定防腐作用,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而肉毒桿菌可以產生肉毒桿菌毒素,造成食物中毒。在歐盟標準下,亞硝酸鈉只能以不高於0.6%的含量與食用鹽混合使用。

除此以外還有運用廣泛的D-異抗壞血酸鈉,它是一種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鮮助色劑。能防止醃製品中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根除食品飲料的變色、異味和混濁等不良現象。廣泛用於肉類、魚類、蔬菜、水果、酒類、飲料及罐頭食品的防腐保鮮助色。

雖然罐頭食品能長期保存,主要依賴於真空、密封和殺菌技術,但製作原料中依然存在一定比例添加劑。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只要正規廠家使用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併合理地使用,那麼對於正常的成年人,在不超過安全劑量的情況下,這些防腐劑完全是安全的, 並不會影響健康。

罐頭還會重回輝煌期嗎?

罐頭行業真正在我國發展壯大,是在抗美援朝時期,並由此奠定了當時食品界的「老大哥」地位。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食品科學家張學元先生生前曾介紹,抗美援朝時期,前方戰士急需罐頭食品補給,「爲可愛的人生產出最好的罐頭」是那一代食品人的信念。他們出謀劃策,在短時間內生產出來的蔬菜、水果和肉食罐頭10餘種,源源不斷地送到志願軍的手中。

而在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回國,軍需罐頭生產銳減。考慮到市場需求,又開發出了「紅燒肘子」、「陳皮雞」等風味罐頭。同年,蘇聯首次從我國進口水果罐頭。1954年,我國對蘇出口罐頭數量大增,開始涉及肉類、蔬菜類等十多個品種。在當時所有的出口產品中,罐頭的創匯額位居首位。

1965年4月,越南德和縣西部,一名美國海軍以罐頭充飢。

而如今,在打開手機就有各種低卡路里食品、健身餐、當季果盒可供挑選時,罐頭食品中大量的糖、鹽或部分食品添加劑,都讓很多消費者自動將它跟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患病風險(例如水果罐頭裏會添加檸檬黃這種色素)掛鉤。

「罐頭製作工藝中的高壓環節,讓B族維生素丟失一部分也在所難免。」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委會副主任委員孫桂菊教授在接受39深呼吸採訪時表示,「中國營養學一直強調飲食要講究平衡性」,單一一種食物長期大量吃,勢必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而罐頭製作工藝中流失的B族維生素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飲食補充回來。「只要添加劑在國家允許範圍內使用的,不是超標超量,那麼偶爾吃一些實際上是沒有問題的,比如罐頭食品攜帶方便,外出旅遊、爬山等可以作爲佐餐攜帶。當然平時大家肯定還是以新鮮食物爲主。」

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外賣下單,十幾分鍾後就可以送到家門。大多數人都迅速接受了外賣和物流體系支持下的「覓食」方式。原本「擔心不夠吃」的焦慮感則由「擔心食物是否新鮮」所替代。

當人們對食物的選擇變成「越本地越好,越時令越好」時,冷鏈技術的發達也進一步延長了人們「吃的半徑」,而且做到了罐頭做不到的「新鮮」。即便有人會把尋找一枚美味的罐頭當作生活裏的別樣風情,那也僅僅是絕少數。

把罐頭老舊的包裝做得更精美,乘上互聯網+的大船,也許是很多公司作爲開闢市場的營銷手段,但當人們已經習慣了感受果蔬最原始的清甜,就很難再適應甜度翻倍的糖水罐頭,對於健康的追求恐怕很難再讓罐頭食品成爲餐桌上的主流了。

丨本文指導專家: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委員 孫桂菊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