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19年,一月份召回車輛64萬輛,來到二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來說召回數量有大幅縮減,涉及9個品牌的123460輛汽車,同比下降95.06%,環比下降80.85%,汽車召回市場相比於一月可以說是迴歸平穩。其中,高田氣囊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佔比達到21.82%。其餘召回原因涵蓋從軟件到硬件、到裝配等各個方面。

  作爲大家心中“皮實耐用”的代表,這回德系車可謂是讓人有點兒“憂心忡忡”。 分車系來看,2月,德系3個品牌累計召回汽車91531輛,佔召回總量的74.14%,數量最多;美系2個品牌累計召回汽車27613輛,佔比22.37%;日系2個品牌召回汽車3335輛,佔比2.70%;瑞典和英系分別召回汽車937輛和44輛,佔比0.76%和0.04%;而自主品牌2月則沒有任何一起召回。

  德系9萬輛,想必大家有不少人都中槍了吧!不敢相信德系車主怎麼也成爲召回的對象了?曾幾何時,汽車召回變得這麼的頻繁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現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問題車輛的召回慢慢的變成了常態了,就光去年到今年已經有多少次召回了,現在提到召回,很多消費者都感覺習以爲常了。

  之前大家對於德系車,那絕對是讚不絕口,先不提什麼奔馳寶馬奧迪,就說說最親民的大衆,身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之一,它的產品質量還是毋容置疑的,在家庭轎車方面,上汽朗逸更是有着霸主級別的地位,每一年的轎車銷售榜前三都有它的身影,像途觀、途昂更是SUV車型中的代表,無論是上汽還是一汽,在合資車中,它們的銷量總能把其他合資品牌遠遠甩在身後,讓其他合資車企望塵莫及。

  再有就是奧迪,滿大街的A6、A4、A8真的可以說明一切了,但這次召回奧迪發佈一次公告召回7萬多輛,而且召回的問題竟然是發動機低壓油軌零件的塑料焊接工藝不穩定,說白了這不就是“工藝質量”問題嗎?難道說德系車在最基本的造車工藝上都不能達到要求嗎?況且這種情況當遇到明火時還會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真心希望我們口中的“德國品質”千萬別變了味兒。

  同樣在召回“原因”上奪得第一寶座的依舊是“高田氣囊”,可以說在氣囊方面的陰影真的是揮之不去了。2月,Jeep和克萊斯勒共計26942輛汽車,全部是高田問題氣囊而被召回,佔召回總量的21.82%。

  2019年前兩個月,由“高田氣囊”導致的國內召回已達307047輛汽車。該數量較前兩年雖呈減少趨勢,但召回的“延綿不斷”仍顯示出其“破壞力”真的太大了。

  此外,2月國內乘用車召回原因,還包括“車輛可能存在影響故障診斷的硬件偏差”、“電動尾門撐杆外部塑料套管強度不足”、“塑料焊接工藝不穩定”、“緊固螺栓扭矩不足”、“插頭沒有完全插入扣緊”、“電壓調節器芯片可能發生故障”、“固定螺栓可能發生斷裂”、“自動變速器控制模塊的離合器控制程序不完善”、以及“電子助力轉向控制模塊的軟件程序可能無法正確識別車速信號和電動機轉向助力的信號”等,涵蓋了從軟件到硬件的方方面面,可謂“繽紛多彩”。這也體現出,汽車作爲零部件衆多的精密工業產品,從硬件裝配到軟件調試的各處“細枝末節”,都要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車內人員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