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

彼土菩薩衆,往覲無量覺。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

彼土菩薩衆,往覲無量覺。

一切諸菩薩,各齎天妙華,

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

鹹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

 ——《佛說無量壽經》

拜佛屬於天親菩薩開示的五念法門之一,即是身業禮拜阿彌陀佛。

拜佛的意義很重大,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寓存着佛的法身功德,通過拜佛,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印在我們的心目當中。

當我們拜佛時,身體禮拜阿彌陀佛,口中稱念阿彌陀佛,意念觀想阿彌陀佛,我們身口意三業跟阿彌陀佛產生一種親密的關聯,那麼我們內心的心理定式、內心圖像就是極樂世界。

那這種圖像跟我們產生密切的關聯,自然拜佛人在臨命終時,所形成的心理定式就會牽引其神識到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一願目即是禮敬諸佛。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境界很寬廣,菩薩以法界心量,或以一身拜無量佛;或無量身拜一尊佛;或無量身拜無量佛。

雖然我們當下還達不到這種水平,但可以老實的以一身拜一佛。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能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此禮拜阿彌陀佛就等於禮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的功德無二無別。

淨業行人以身口意三業至誠禮拜阿彌陀佛,與佛的願力感應,佛就會歡喜放光加持,臨命終時接引行人的神識往生極樂世界,成辦往生大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