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首發於頭條號【影像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請關注【影像派】

本文已榮獲今日頭條「青雲計劃」優質圖文獎。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同名頭條號→:影像派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很多「極簡風格」的相片都十分耐看,畫面簡潔,沒有一絲多餘的元素,大量的留白和極簡的構圖中透著幾分禪意

那些簡約而不簡單的相片,帶給我們視覺上的愉悅,也激發了我們對美學的思考

問題來了:

我們如何才能拍出簡約風格的相片呢?

答案就在今天的文章中。

一、整體思路

本篇教程將從「前期」和「後期」兩個角度出發,以我的原創作品和拍攝思路為例,分享幾個打造「簡約風」的實用技巧。

二、前期

2.1、多嘗試,多角度

想要拍出背景簡潔、畫面簡約的照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它不需要你有多紮實的攝影功底,也不需要多深厚的美學素養,它只需要你不畏艱辛地多實踐、多嘗試,好的照片往往都是「百裏挑一」,甚至「萬裏挑一」。

當你覺得自己拍的相片總是平淡無奇時,無需氣餒,你只需要多換幾個角度、多拍幾張,在「山重水複」之際,你總能遇見「柳暗花明」。

下面以一組我拍攝的格桑花為例。

圖1為「平視角度」拍攝,這是大部分人拍照時都容易犯的典型錯誤。

圖1:平視角度

相片是以我們平時眼睛觀察周圍世界的角度拍攝,儘管開大了鏡頭的光圈,但依然無法避免雜亂背景和近處車流給主體造成的視覺幹擾。花兒雖美,卻依舊難掩照片的平庸

可見,拍攝姿勢不正確足以毀掉一張照片

而如果嘗試繞著花朵走一圈,你一定會發現更贊的角度。
圖2:仰拍

將相機放到花叢下面,以一個極端的低角度仰拍,此時天空融入了畫面,成了天然而純凈的背景,視覺效果瞬間獲得了指數級的提升。

2.2、平時多觀察,發現簡約之美

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然而真正有所參悟並付諸實踐者,卻寥寥無幾。

想拍出簡約風格的相片,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

直接去拍一些具有「簡約之美」的事物。

如圖3,傾斜的大橋鋼索,充滿形式感且又稀疏相間,垂直的路燈桿與之交錯,恰到好處地打破了某種平衡,幾何線條之間構成了強烈的衝突與對比。
圖3:線條的衝突與對比

圖4為一座建築外牆的局部,原本平凡無奇,但得益於午後的陽光,牆面有了明暗對比、層次分明的光影效果,立體感得以呈現。

圖4:建築中幾何圖案的明暗對比

因此,與其一味抱怨身邊無景可拍,不如先嘗試從用心觀察身邊事物做起。

2.3、再靠近一點

20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曾有一句名言: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這句話雖有武斷之處,卻也道出了一個真理:拍攝時再靠近一點,也許更能捕捉精彩。盡量靠近被攝主體有幾個好處

1、增加主體在畫面中的佔比,形成視覺焦點;

2、有利於虛化背景,凸顯主體。

圖5,拍攝時,我盡量站在離楓葉最近的地方仰拍,使用長焦端並調大光圈。
圖5:拍攝時盡量靠近楓葉,並調大光圈。

三、後期

如果前期拍攝不甚理想,你還可以通過後期處理的方式彌補不足,獲得簡約風格的相片。

後期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裁剪」和「去色」(亦即「黑白轉換」)。

3.1、裁剪

圖6,拍攝時,我原意是想以白鷺作為主體,但拍攝後觀察相片時發現,遠山的低色階在畫面中顯得很厚重,轉移了視覺焦點,水中的白鷺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陪襯。
圖6:剪裁之前

於是,在後期處理時,我將遠方的山體全部剪掉,只保留水面部分。如此,畫面瞬間就變得極其簡潔,主體得以凸顯。
圖7:剪裁之後

這裡有個提醒:在前期拍攝時最好存儲為RAW格式,以便後期剪裁時有最大的調整空間。

3.2、去色(黑白轉換)

在某些場景中,色彩若不夠突出,不僅不能為主體服務,而且還容易分散讀者的注意力,甚至還可能帶來色彩噪點。此時,後期去色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8,我當時拍攝時的想法是:

通過形式感很強、縱橫交錯的玻璃幕牆線條作為視覺引導線,突出正在高空作業的清潔工人。

但大家可以看到,大面積的藍色和玻璃反射的建築物,不僅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而且還令畫面變得有些「臟」、「亂」,造成視覺污染,削弱了主體的表現力
圖8:拍攝原圖

我對原圖進行了黑白轉換,並調節了一些基本參數,加強明暗對比,如圖9所示:

圖9:去色後

四、總結

最後,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拍出「簡約風格」相片的一些實用技巧。

前期方面:

1、嘗試多角度拍攝;

2、多觀察周圍,發現簡約之美;3、靠近主體,調大光圈,虛化背景。

後期方面:

1、剪裁畫面,二次構圖;

2、去色,減少色彩幹擾,使畫面變得純凈。

你今天學會了嗎?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你們最喜歡的「極簡風」相片。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為我點贊、轉發、收藏。

關注頭條號【影像派】,學習更多原創修圖技巧和優秀攝影作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