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關於農業方面的常識,據我所知,不僅是城裡人,就是農村人,從小就讀書,然後進了城的,沒真正幹過農活的,或者幹過一點,沒去怎麼操心的,對農業方面的常識,都非常缺乏。

我接觸到的一些人,也下鄉,回來也常說得牛頭不對馬嘴,沒真正用心。

如果你不是有機會下鄉的人員,我覺得你只要能辨識一下各種農作物就行了。如果僅想從書本上去了解,是不會真切的,得到的,往往是似是而非的。這裡有個要命的原因是,城裡人會受慣性思維的影響,以為農作物就一個春種秋收就行了。正如一個從來沒進過城的農民,你要給他講城裡人的生活方式,工廠裏的生產,也很難講清一樣。

這是一個領域,只講農業還不行,確實還有農村、農民的問題,三者要結合起來,才能明白一些事。

如果你有機會常下鄉,請當地農業部門的人掃掃盲,找農民談談,到田間地頭看看種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種?能帶點問題去就更好。比如,就說春種,如是山區,就是在一個縣,種植時間都有差異,同樣的莊稼,施肥也有差異。農諺是一個方面,但由於氣候變化,農諺也常常不靈了,怎麼辦,為什麼要育種,有些地方為什麼非常重視選育品種,要縮短農作物的生長期,秋風是怎麼回事等等。

為什麼只就農業講農業還不行,比如眼下已進入春季多雹災多水災的季節,農作物如大面積受損,補種從前是一個辦法,但現在卻可能會成為勞民傷財的事,為什麼?這是因為如果你種的是商品菜,你已經晚了,如等到成熟上市時,會和其他地方按時上市的菜撞車,結果相互殺價,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上次有一知友私信問我,農民的菜到城市,要經過多少道環節,我簡單算了一下告訴他,有八道環節。有沒有耐心去了解一下呢,如果不瞭解,怎麼知道農產品如何才能變成商品?

現在經常有人說,包括最近有多名院士上書高層,說農民種一年的地的收入,還不如外出打一個月的工。這個說法對嗎?如果對,為什麼現在許多農民不願外出打工了呢,如果錯,錯在哪裡?

在這裡,我沒法說得更多。如果你真的是不瞭解,又想知道,如果你確實常有機會下鄉,那麼,抓住幾個問題,認真去捉摸一下,和農民多算算細賬,有點真切的感受了,再擴展開來,找出邏輯關係,就能明白一些了。這事,決不是隨便就可以說得清楚的,就算是學農業方面專業的,如果完全不下鄉,恐怕許多道道也會弄不明白。
農業只是眾多產業中的一個而已,只要是產業,就涉及到2點:
  1. 科技;
  2. 產權。

先說農業科技。

農業還需要科技嗎?沒錯,農業的確需要科技。原始農業靠天喫飯,現代農業靠科技喫飯。如果說農業是糧食的上游,那麼,化肥、農藥、種子就是農業的上游。化肥、農藥、種子,都是科技。如果你懷疑這句話,請捫心自問:油菜為什麼需要硼肥?BT農藥為什麼能把蟲子殺死但對人體無害?轉基因種子的科學原理和實現方式是什麼?不要糾結這三個問題,繼續看下面。只要涉及到科技,就涉及人力成本。科技只是某種形式的信息,承載這些信息的人是人才。而製造人才和製造其他產品沒有區別,都需要成本。中國的農民人數多,想把農民的農業科技水平提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教育成本。即使只提高一點點,這個成本中國也承擔不起。在農業科技這一點上,解決方案是:要麼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要麼加大投入而不顧成本有多大。合算的選擇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有以下方法:降低需要教育的人數(大農場化),或者不降低需要教育的人數而採用半宣傳+半強迫式方法(參考建國後氮肥、磷肥的推廣過程),或者以示範田的方法推廣技術而不是告訴農民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如現在的測土配方施肥)。以上是農業科技,以下是農業產權。

土地所有權是中國長久以來的大問題。

現在的土地所有權類似於古代的永佃制,將土地的所有權分裂為佔有權(古代稱為田骨)和使用權(古代稱為田皮),如果你對張五常的產權理論有了解,對這種土地的所有權分裂方式應該不會奇怪。這種土地制度的本質是對用途做了限制,比如規定一塊土地只能用來種田,而不能用來蓋廠房。可是,現在的土地產權制度,比永佃制要惡劣一些:當今土地的使用權是不能流轉的,而歷史上永佃制的田皮(土地使用權)是可以買賣的;今天的土地制度,以農業這一職業限制了農民的人生自由和其他福利,是歷史的倒退。這種土地制度,希圖以讓渡土地所有權中的使用權(所有權包含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現在土地制度給農民的是使用權,不包含處分的權力,即買賣土地的權力),來固定農民,從而掌握對農產品的絕對控制,接著以剪刀差完成工業化的初期積累(也可以說成「資本主義初期積累」)。想詳細瞭解這一過程,請參考蘇聯歷史「新經濟政策」前的那些事兒,總結起來就是:不聽話,就殺掉。這種讓渡,說白了是強買強賣。這個世界上,誰都不是白癡,農民也不是。憑什麼你把土地的所有權分一部分給農民,農民就非要拿著,還要因為你給了這一點使用權,就還給你他們生產的農產品呢?就把農產品定價權給了你呢?你簽合同了麼?農民說願意了麼?這個問題,請參考秦暉的論述,總結起來:有槍就是老大。以上囉嗦的論述可以用這個模型來表達:某人生下來的時候,在農村,被編上一個農業戶口,國家分配給ta一塊土地的使用權,但ta不能買賣這份土地或者改做它用。而且ta只能留在農村,在孫志剛還活著的時候,如果ta去城市,就有可能毫無理由地被抓住,最後可能死的不明不白。ta留在農村,種地,然後以自己不能控制的價格賣出農產品。ta沒有養老保險,ta會面對教育資源比城市差的現實,ta不能自由遷徙,ta不能換工作。ta成功的幾率遠遠小於一個城市裡面的人。我非常贊同@周曉農的論述。說以上兩點,是為了幫助那些想了解農村的人,給他們劃出2條線。當這些人遇到農業問題或者農村問題,沒有頭緒的時候,希望以上2條線能有一點幫助。
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有哪些影響?該怎麼應對?2015-01-21周曙東土壤觀察

糧食生產與氣候條件保持著高度的因果聯繫。今後20 年至50 年間農業生產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衝擊,進而嚴重影響全球的糧食安全。

總體而言,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當前負面的影響大於正面影響,需要相應的應對措施。

氣候變化的正面影響

正面影響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個就是作物種植北移。

氣候變暖會導致積溫增加,作物的生長期延長,使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尤其是中緯度地區農作物的適宜生長季的開始日期提早、終止日期推遲,氣候變暖使這些地區農作物的生長季有所延長。

這將會對中國的種植制度產生重大影響,作物種植帶將北移,二熟制和三熟制的面積將會擴大。

在過去的50 年裡,氣候變暖造成了中國種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的北移。根據中國農業大學楊曉光教授等的研究表明,與目前常用的中國種植制度氣候區劃結果( 1951—1980 年) 相比,靠北部的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和遼寧等省市,一年兩熟種植北界明顯向北移動; 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和青海等省區冬小麥的種植北界不同程度地北移西擴。

以河北省為例,冬小麥種植界限的北移,可使界限變化區域的小麥單產平均增加約25%。

此外,氣候增暖也使得水稻種植面積得以北擴,過去不能種植水稻的伊春和黑河地區,現在也可以種植水稻。

總的來說,在未來中國平均氣溫上升1 ℃的情況下,中國二熟制的北界將會北移,移動到現在一熟制地區的中部,而三熟制的北界也將北移,從目前的長江流域移動到黃河流域;在未來平均氣溫上升2 ℃的情況下,中國大部分兩熟制地區將被三熟制地區所取代,屆時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由現在的62. 3% 縮小到39. 2%,二熟制地區的面積變化不大,而三熟制地區的面積則將由目前的13. 5% 擴大到35. 9%,三熟制地區的北界將向北移動達500 km 之多,不同組合的多熟制將會使作物的種植品種更加多樣化。

第二個影響,溫度上升會使冬季凍害減輕。

熱量條件的改善同時使低溫冷害有所減輕,晚熟農作物品種面積也將增加。氣候變暖已經使北方冬麥區凍害大幅度減輕,北方冬麥區在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低溫凍害。

八十年代以來,由於氣候變暖,冬季溫度升高明顯,凍害的次數和強度減少減輕,從八十年代中期至今,當地還未發生過大面積的凍害。

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

氣候變暖和隨之而來的災害天氣,可能抵消變暖的增產效益,使糧食普遍減產。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熊偉通過氣候變化模型模擬,結果顯示在IPCC的四種未來氣候模式下,中國的水稻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趨勢。

主要的危害,來自廣受關注的氣候氣象災害。

首當其衝的就是旱害。中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主要分佈在北方,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7%,頻繁的乾旱已成為制約中國北方地區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

中國氣象專家張存傑對未來10 年中國北方地區降水趨勢進行了預測,結果表明,中國北方總體降水將減少,儘管部分地區在部分年份降水會有少量增加,但總的來說,未來10 年北方大部分地區將持續乾旱,短期內乾旱情況不會根本緩解。

在南方地區,氣候變暖會導致高溫熱害的發生,使得伏旱更加嚴重。南方降水雖多,但時空分佈不均,存在嚴重的季節性乾旱,伏秋乾旱經常發生。

隨著氣候變暖,乾旱發生頻率和強度不斷加大,近幾年來中國南方贛、浙、閩、湘等省份相繼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嚴重秋旱和伏旱,旱情持續時間長,發展的速度快,對糧食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其次是強降雨引起的洪澇災害。近幾十年來,洪澇災害在中國局部地區發生頻繁,尤其是90 年代之後,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太湖流域連續多次發生大洪水,洪災造成的損失日益嚴重。

第三大問題,是病蟲害的大面積暴發。農業病蟲害的發生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中國每年有200 多億公頃的國土面積發生農業病蟲害,是耕地面積的2 倍多,每年糧食因農業病蟲害而減少的產量約佔當年糧食總產量的9%。

農作物害蟲的分佈、生長發育、繁殖和越冬等與溫度條件密切相關,低溫可以限制害蟲的生長繁殖和擴張,一旦氣溫增高,農作物害蟲的分佈範圍就會擴大。

再一個,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氣候,常毀壞農業生產設施,導致農業生產受阻。

中國大多數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低,質量較差,配套不完善,而在運行管理中又因技術、經濟等條件的限制而未得到及時的維修、更新改造、續修配套,在暴雨洪水等災害的襲擊後,損毀程度往往較為嚴重。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呈增加趨勢,強度也有增大趨勢。

暴雨、高溫、暴雪和冰凍等農業氣象災害除了影響農作物,也會對農業設施造成重大破壞,如損毀溫室大棚、排灌設備,破壞農業灌溉系統,引起農業生產條件的改變。

除此之外,氣候變暖本身,對農作物生長和農產品質量也有影響。如果沒有新的適應技術,作物的生育期會縮短,這將會抵消作物全年生長期延長的效果,從而對作物產量產生影響。

例如,在平均氣溫上升1 ℃時,水稻的生育期將會縮短14 ~ 15 天。目前的水稻品種分孽速度會由於生育期縮短而加快,造成有效分孽的減少,引起作物的穗重和總乾重下降,降低作物產量。小麥、玉米等產量也會受影響。

此外,氣候變暖還會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品質。以水稻為例,氣候變暖將會影響稻米的外觀和品質,開花至成熟階段的高溫可顯著縮短水稻的成熟天數,造成成熟後的稻米籽粒充實不良,胚透明度低,籽粒不飽滿,精米率降低,米粒無光澤。

此外,水稻灌漿期間氣溫較高,則煮出的米飯較硬; 如果在灌漿結實期間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則煮出的米飯香味較濃。受高溫影響的大米,其營養成分也較低。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導致的上述多種影響,可以採用多種措施。在技術方面,提高農業生產技術,開發耐高溫、抗旱澇以及抗病蟲等品種的研究是必要的。此外,也需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節水農業的研究推廣。

隨著種植區的北移,引入外地適應本地新氣候條件的優良品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量; 如在未來氣溫升高的情況下,中國雙季稻種植北界將向北移動,界限的北移使得原有的稻—麥兩熟區變成可以種植雙季稻的區域。更大範圍內推廣雙季稻,將有助於提高水稻產量。

我們利用運用中國農業政策分析模型,分別對氣候變化影響以及適應性措施的不同情景方案對糧食安全影響進行情景模擬分析。

結果表明,在推廣雙季稻、引種和技術進步多種措施多管齊下對全國糧食產量的提高程度更為明顯。

在氣候變化綜合適應性情景下,到202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將增加28. 6%。除西北地區外的五個地區糧食產量都將出現增長,尤其是華北和東北地區糧食產量增幅較大,這兩個地區的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將從基準期的31. 1%提高到39. 4%。

文章來源:中外對話(http://www.chinadialogue.org.cn)

近期文章推薦:

回復0116可讀:看得見鸛鳥的土地才能長出最好喫的大米——日本人飯桌之外的智慧

回復0114可讀:你所不知的隱性飢餓

回復0113可讀:一線城市可有一流餐桌,北上廣「菜籃子」大起底

回復0107可讀:健康土壤是什麼樣的?看看聯合國糧農組織是怎麼說的

回復0105可讀:中國農業研究,為全世界農業發展提供探索

我們是「土壤觀察」(turangguancha),歡迎關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轉發給好友

舉報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


本人農業大學植保專業,這學期開了門作物栽培學,雖說是限修課但也好好聽了。

這門課可以在基礎上讓你瞭解各種作物的栽培方法,要求和各種blabla(僅限農學)

淘寶有書賣,分總論各論,各論分南北方,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即可。話說也可以去農業院校蹭課,找農學院的老師指導,或者去圖書館看相關書籍。(表示學校雖然很low但是藏書還是很不錯的啊喂)
關注公眾號:社員學堂(sheyuanxt)、神農創業經(ShenNongCYJ)、社員網農家匯、今日頭條:農業致富之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