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曼聯0-3負於熱刺賽後,懂球帝分兩條新聞陸續刊發穆里尼奧的新聞發布會內容及視頻。第一條賽後1.5小時左右,6:34分發出,標題《穆帥:請尊重尊重尊重,英超其他教練的冠軍加起來都沒有我多》,並刊出了標題中穆帥話術的一段30秒視頻,評論量迅速飆至4588條。第二條標題《新發完整版揭祕!到底啥原因讓穆帥起身離開連喊「請尊重」?》,當天下午18:49分發出,雖然已過新聞熱度,但評論量依然達到1815條。同一個新聞發布會,內容和視頻為什麼分兩段發?不能把完整版視頻直接在第一條發出麼?第一條發布會新聞和視頻是否存在斷章取義,故意引戰?只要涉及穆里尼奧的敏感新聞,為什麼評論量都這麼高?


蟹葯。從業人員嘗試回答下。

先說觀點↓

是不是斷章取義?沒有標準,難以評定。

故意引戰?不算。

-----------------------------

在我看來也就是常規操作罷了,你要知道這條新聞的主角是『何塞·穆里尼奧』啊,在輸給熱刺的那一週裏,請問誰家不是按照這個流程走的?

中文社區和SNS我現在看的並沒有過往的多,不太清楚網友評論的走向,但看看國外INS和twitter上的新聞媒體,誰也不是這樣的操作呢?就連口碑一向很好的B/R也是啊。

我從業過7年的體育互聯網行業……這一套組合拳幾乎都算是固定模式。曾經我對內容團隊追(體育)熱點的基本要求是1、流量熱點快速產出,提取重點信息,不要讓用戶費腦在內容裏去找 2、事實客觀表述,不表態不猜疑 3、延時整理詳細內容。 完全按照這三點去執行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我也看到過有網友會說類似,『你應該直接給我看視頻啊,我們要看記者提問的口氣,要看場合的氣氛 ,一句話笑著說和板著臉說效果完全不一樣blahblah,你不上視頻就是在斷章取義』,其實要這麼槓我也確實只能認……

為了網友們能第一時間看到內容,編輯也是很拼的在產出,當下技術條件裏要做到快速只能是編輯分段先出。等完整的結束後進行補齊。大家也都經歷過微博早期字數限制的階段,你要做出文字直播的效果,不就只能是分段操作的嗎?微博還不能返回來修改。這就是完全看當事人自己的心態了,道理上確實也可以選擇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

------------------------------

那故意引戰嗎?

穆里尼奧能做流量利器也不是這一年半載的事,從第一次來到切爾西就是了,加上這賽季一波不順,穆三年的梗又循環到了,有幾次的評論坦白講確實有點魔怔,新聞處理得當必然引起輿論大圍剿。這一點編輯肯定心裡有數,若這要是沒B數的話我奉勸直接開了吧,選錯行了……老編們為了完成KPI一定會著重關照他,英國的記者們也是一樣的心態,前兩周《每日郵報》還憑空猜疑齊玄宗接盤呢。要說大家會用他來故意引戰,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這個可能性應該還不小,但僅從這個事的操作上,我是真的沒有感覺到哪裡故意了,標題也沒過激。

做個假設(不算嚴謹),若是一樣的回答,我們去把主角換一個人,比如遠藤保仁?常年的J聯賽冠軍隊,聯賽裏的知名球員,去年還是爭冠熱門,這個賽季就一直在降級區裏常駐了,若是遠藤保仁被質疑,發布會上說:『尊重尊重尊重,我拿冠軍的時候聯賽一半的人都還不知道在哪個操場玩耍呢。』

請問,又有多少人會覺得這是一條引戰新聞?肯定會有人,但是比例會大幅減少不是嗎?(我談的是比例,不是總量)

在我讀書和剛從業那會兒,一些門戶發的新聞內容會根據一段話術,另開一段加上更衣室內部對話,就好像自己在邊上聽到了球員或是教練的完整交談似得,再去東拼西湊寫陳年老事引導網友往衝突方面去考慮,這才叫『故意』引戰好嗎….要有對比才能有傷害啊。

ps.我是個曼聯球迷…..


問這個問題的人,說好聽點,是沒有做過新聞,說難聽點,就是吹毛求疵。

我就說一個體育新聞的慣例,像是這種突發新聞,全都是先把最核心的東西做出來,做了簡訊,然後才逐漸去發各種前前後後的細節。

因為新聞的靈魂,一是真實,二是時效性,在保證真實的情況下,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你呈現100%的細節,都是事後細節浮現出來纔去補充的。這其中甚至有時候會有一些事實偏差,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及時糾正就好。

比如說,巴西沙佩科恩斯空難那次,當時新聞一出現,很多媒體的推送只有短短一行字:一輛載有超過70名巴西球員的飛機疑似發生空難。

然後變成,一輛載有77名巴西球員的飛機在哥倫比亞境內墜毀。

過一會兒再變成:型號為CP2993,載有81人的飛機在哥倫比亞境內墜毀,其中有22人為巴西足球俱樂部沙佩科恩斯隊的球員,目前已知有三人生還。

。。。。。。

像是穆帥在新聞發布會上發飆,這個屬於重大突發新聞,全國十幾家體育媒體一起發,說實話懂球帝把現場發飆視頻給你配出來已經算是負責任了,騰訊、新浪幾家媒體只是配了一張圖而已就直接發了,這張圖還不一定是現場的,很可能是Google上找的資料圖。

要知道完整視頻要找到,下載,配完字幕起碼兩個多小時了。

如果兩個小時以後再出這個報道呢?你們又要嘲笑懂球帝村網通了。


熬夜又輸球,當天超鬱悶。起牀就刷到懂球帝發的第一條穆帥要求尊重的新聞,說實話,看得眼有點濕。穆帥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上半場幾乎就是壓著熱刺狂毆,但後防幾個失誤葬送了一切。

看到他被逼到牆角,開始懟天懟地,又有種久違的暢快。一直覺得,狂傲不羈的穆帥還是滿血的魔力鳥。保持下去吧,不要為了執教紅魔收斂自己的本性。回到話題,我覺得懂球帝第一條新聞標題抓的很準啊,不算引戰吧。而且後面也放出了事件全過程的新聞。

第一條評論區裏矯情的都是其他球隊的球迷,都是被穆帥虐出陰影的球隊。作為鳥迷,從早上就開始和他們懟,偶像艱難時刻,必須戰鬥。

後面懂球帝發了事件全過程的視頻,聽著穆帥離場時那些記者的譏笑,尼瑪胸中火焰熊熊燃燒啊。看評論區一邊倒的力挺穆帥,感受到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穆帥加油,你帶著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我們也永遠支持。


熱刺真可憐,比賽贏了,毛新聞沒有。都追著穆鳥大寫特寫,主角光環太牛叉了。波波和穆鳥比,確實太老實了,沒話題點。

我覺得穆鳥要是不當教練,去當評論員,也是超級大明星。什麼大內、卡拉格、索內斯啥的,統統靠邊站。穆鳥一張嘴,又毒又犀利,一邊吸粉,一邊拉仇恨。這屬性,空前絕後啊。


如果說引戰,也是穆帥主動向媒體開炮引戰。不過我喜歡,可以輸球,不能輸氣勢。賽季長著呢,說不定這賽季穆里尼奧拿冠軍了,把媒體和那些傻叉名宿臉打腫。


新聞分段發就是引戰?有點太矯情了吧。比賽在國外,賽後新聞發布會,外媒也是邊直播,邊節選,邊發布啊。那國內媒體不更得一段一段發麼。媒體也要搶新聞,和時間賽跑。先發重點,有全貌了再補一條,多正常啊。

不理解為哈新聞會分段發的,看看新聞聯播。懂球帝現在好多小孩在用,有時候感覺真是不在一個頻道上。


曼聯一波三連勝後,再回頭看這話題,挺感慨。我覺得,說懂球帝穆帥新聞發布會內容分段發,斷章取義,太牽強了。啥叫斷章取義,不顧文章或講話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穆帥說記者只是因為一場0-3,對他苛責羞辱,不記得他拿了3個英超冠軍的事實,缺乏尊重。懂球帝截取的這段視頻,意思表達的很準確啊,而且穆帥本意表達的擲地有聲。聽話聽音嘛。

穆帥是誰?拿遍英超、意甲、西甲、歐冠、歐聯冠軍的男人。他有這個資格說這話。就是現在退役了,成就也已經空前。這不立馬一波3連勝,某些媒體臉疼不。

還有,尼瑪就盯著穆帥聯賽輸了2場,怎麼不重點報道下熱刺已經連輸3場了。瓜瓜也歐冠4連敗了。媒體真夠雙標的。


穆里尼奧就是流量之王。而且曼聯對陣熱刺這種焦點之戰,又是這麼重要、這麼火爆的發布會,作為媒體肯定是要全方位報道啊。懂球帝把發布會視頻分幾段發,覺得沒啥問題。同件事,看看新浪發了多少?

我不喜歡穆帥的風格,但我很尊重穆帥的能力和戰績。一堆鍵盤俠天天貶低一個世界上最成功的教練之一,我也是醉了。


懂球帝前後這兩條新聞都看了,覺得不算為了引戰,故意拆開發吧。在我看的足球新聞裏,當天懂球帝的新聞發布會內容是最快的,6:34就放出相關內容和現場視頻節選。曼聯電視臺的官方微博直到8:24才發出視頻,也是節選。而且都把穆帥的3個英超冠軍話術作為核心內容,重點凸顯。

相比較,懂球帝新聞內容措辭用的是「回擊」,曼聯電視臺直接就用了「怒懟」。感覺曼聯電視臺倒是措辭更激烈,主觀色彩更濃。

後續懂球帝和曼聯電視臺也都陸續發了後續視頻,懂球帝更是放了視頻完整版。這個事,我理解,對熱點新聞媒體都在搶時間,爭取最快速度發出。發布會過程中,視頻處理一段就發出一段,要非等發布會結束再開始處理視頻,然後發出,黃花菜都涼了吧。

曼聯電視臺的官微,同樣也是一段一段放出的。8:24放第一條,9:46放第二條。總不能說,曼聯電視臺也在斷章取義,故意引戰吧。


熱點新聞多發幾條不比少發幾條好?跟斷章取義,故意引戰有毛關係啊,有些人的邏輯,真的是不服不行。


這三場連勝,關鍵就是費萊尼,穆帥堅持續約他,實在太明智了。頭部以上,世界第一,不服來辯。


曼聯不是很重視中國市場麼。官方媒體渠道建設的不太好啊。我覺得和曼城形成鮮明對比。新浪做的那個曼聯電視,簡直是雞肋,卡得不行。曼聯俱樂部的微博更是更新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曼聯電視臺微博粉絲量也好少。如果官方中文媒體矩陣建立起來,大家再遇到這種有爭議的新聞,也能對比看下啊。

不多說,歐足聯評選的最偉大的十個教練(1954-2017)

克勞夫:足球的終極象徵。

克魯伊夫:徹底改造巴薩的人。

博斯克:馬德里和西班牙的軟實力。

弗格森爵士:曼聯隊戰略大師。

埃雷拉:鏈式防守(433)的國王。

拉特克:拜仁70年代的領袖。

洛巴諾夫斯基:足球的科學家。

米歇爾斯:足球建築師。

穆里尼奧:最特別的一個。

薩基:義大利足球復興者。


從去了曼聯,覺得穆帥改變很多。可能車二期給他傷痛太深了,教訓也太深了,讓他變的內斂、溫和了。反應到對待球員、戰術打法上,也不像之前那樣果斷狠辣。成績自然也是起起伏伏。

懂球帝發的兩段新聞都看了,評論區也點進去,只是沒有留言。視頻中要求尊重的穆帥又讓我看到了在亞平寧高舉雙手做鐐銬狀的他。冷對世界,千萬人,吾往矣。年齡大了,現在對別人議論他的非議看得越來越淡,我想穆帥自己也是一樣吧。我相信穆帥的魔力依舊,這賽季會給愛他的球迷帶來驚喜。


穆帥選擇曼聯,可能是他執教生涯最大一次挑戰。贏了,建立穆里尼奧的紅色王朝,輸了,甚至有可能遠離一線豪門。挑戰不單是來自重建紅魔的工作本身的難度,更來自自身性格與俱樂部風格的衝突。戰術打法與紅魔進攻傳統的衝突。

是勝是敗,今年見分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