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下:你步行穿越哈薩克、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印度,你一路遇到的飯店,全是國內的某一菜系。不要說喫國外美食,就是國內其他菜系都沒有,你是否覺得奇怪,彷彿你不是出國遊,而是在國內某省轉來轉去。

這種情況,出現在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路上。

唐僧西行的背景是唐朝貞觀年間。唐僧還在大唐國內行走的時候,獵戶劉伯欽把唐僧從虎口中救下。劉伯欽請唐僧喫的,除了老虎肉,還有煎炒烹炸的獐子肉,鹿肉、蛇肉。

之後,唐僧(帶徒弟)西行後,所喫的齋飯,經過匯總,都指向了國內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

淮揚菜興起於江蘇省淮安府、揚州府一帶,也就是蘇中地區。淮揚菜的整體味覺偏於清淡,偏於甜、淡。你再看唐僧一路喫的,多是淮揚菜。比如在五莊觀,清風、明月奉師命,給唐僧師徒上的菜,有醃萵苣、綽芥菜、醋豆角等。

醃萵苣(書中作「窩蕖」)是典型的揚州菜風格。到現在,揚州還有很多人有醃萵苣的習慣,醃100斤萵苣,需要用鹽4斤。唐僧喫的其他幾道菜,都是以清淡風格為主,鮮見烈火爆炒。

除了妖怪請唐僧喫的,只要在正經的莊園,包括女兒國,唐僧喫的多是淮揚菜。即使是白骨精,化為人形後,請唐僧喫的,也是「香米飯」和「炒麵筋」。

女兒國王宴請唐僧,菜品非常豐盛,計有「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山藥、黃精。」不過,這些美食多數都進了豬八戒這個「饢糠」的肚皮。

請記住這些菜,在《西遊記》以後的章節中經常串場,比如在駝羅莊、朱紫國、小兒國,是當地土豪宴請唐僧團隊的主打菜。

唐僧是河南人,在國內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長安),然後就是途經甘肅(河西走廊),出國到了中亞和南亞。唐僧沒有去過江淮地區,可他喫的菜,卻少有河南菜或陝西菜,多是江淮菜。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作者吳承恩(主流觀點)是江淮地區的淮安府人。

吳承恩從小生活在江淮地區,他對江淮地區的飲食更為熟悉。

吳承恩寫《西遊記》的年代,交通非常不便利,他曾當過河南新野縣的知縣,距離淮安已有上千裏之遙。讓他寫千里之外的河南、陝西、甘肅菜,有些強人所難。不像現在,聯個網,南極洲企鵝們喫什麼菜,都能扒個底朝天。吳承恩寫《西遊記》,不可能像徐霞客那樣來到西北,甚至跑趟印度,品嘗印度飛餅,手抓飯。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吳承恩只能根據自己熟悉的環境去寫。

同為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也有類似情況。比如地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錯誤連篇,南轅北轍,來迴轉圈。這是可以理解的,除非你穿越回去,給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送去互聯網,還得給他們交相關費用。

另外,《西遊記》作者本身有爭議,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該書作者是吳承恩。《西遊記》作者除了吳承恩,還有一個人非常「可疑」,就是李春芳。

李春芳是嘉靖朝重臣,中過狀元的他當過禮部尚書、太子太保。隆慶帝即位後,李春芳任內閣首輔,太子太師。李春芳自號華陽洞天主人,而《西遊記》萬曆刊本,就題「華陽洞天主人校」。《西遊記》作者為吳承恩,主要是民國以來的考證,遂成主流。但在明朝和清朝,更多人傾向於作者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

不過,就算是《西遊記》的作者是李春芳,他在寫作時,同樣會「主打」江淮的淮揚菜系。答案同樣簡單:李春芳是揚州府興化人……

《西遊記》最有可能的兩個作者,一個是淮安府人(佔「淮」字),一個是揚州府人(佔「揚」字)。兜兜轉轉,《西遊記》的飲食,始終跳不出淮揚菜。當然,如果李春芳是作者,鑒於他的高層社會地位,他更有條件熟悉其他菜系,甚至是國外菜。

《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還是李春芳,學界有激烈討論,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既然你們現代人都敢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我西遊記師徒四人帶點家鄉的淮揚菜邊走邊喫又怎麼了?有毛病嗎?哈哈哈!

講真,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下這個bug是哪個小機靈鬼發現的,那就是杭州五年級小學生馬思齊。她發現了《西遊記》裏的一個「大漏洞」,故事裡宴會上的西域菜名和東土大唐是一樣的:米飯、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麵筋、芋頭、蘿蔔,幾乎每頓飯都有。

比如在第54回西梁女兒國國王婚宴菜單是這個: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木耳、石花菜、黃花菜、紫菜……比如在第67回駝羅莊齋飯:麵筋、豆腐、芋苗、蘿白、辣芥、蔓菁、香稻米飯、醋燒葵湯……嘖嘖,好歹取經四人組經過都是西域國家,沒咖喱土豆也得來個手抓齋飯吧,咋就那麼淮揚系列呢?

說到底,這裡真的是認真你就輸了,這就涉及到我們中國的古代小說和戲曲共同特點,就是不會嚴格地考證史實細節,只是按照他熟悉的寫。就像戲曲裏的任何朝代,都是一身衣服。《西遊記》發生在唐代的故事,照樣出現了「錦衣衛」這明代的官職也是同個道理。

但我還想補充一句點是,有可能是作者吳承恩不是個美食系作家,沒辦法記錄那麼多地道的美食纔是真正的答案。比如再看看《紅樓夢》裡面的就不同了,每次宴會上百道菜不重樣的報菜名,還有寶玉寶釵黛玉喝的茶喫的湯都搭配出了配方和製作方法,這纔是真真的美食系實際記錄作家,你說不對嗎?


本文作者:真相只有2222個


一、證明中華飲食文化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傳播

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

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

張騫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蔔、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

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灸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喫的烤羊肉串。

上圖是唐代絲綢之路

漢唐時期,中國逐漸形成為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這就為各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便利。通過陸上絲綢之路,促進了內地與西域之間的飲食文化交流。西域的特產先後傳入內地,大大豐富了內地民族的飲食文化生活;而內地民族精美的餚饌和烹飪技藝也逐漸西傳,為當地人民所喜歡。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

這一時期,西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還在和漢族雜居中慢慢習慣並接受耕作農業這一生產與生活方式,開始過上定居的農業生活,這顯然與農業生產的效益要高於畜牧業成正相關;而內地的畜牧業也有較快的發展,這也得益於胡漢民族的頻繁交流。

漢唐時期,胡漢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呈現出一幅豐富多彩的圖景,也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生活模式的基礎,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淮揚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四大菜系之一

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漢族四大菜系,淮揚菜的發源地揚州與淮安都是歷史文化名城。

4000年前揚州就有使用陶質炊器火烹熟食了,西漢淮安辭賦家枚乘所寫的《七發》中居然「飲食」與「遊宴」便佔其二,他所描述當時豪宴中的菜譜就是第一份淮揚食單。

隋煬帝三幸揚州江都,將長安、洛陽中原美食,隨龍舟帶進揚城隋宮,州縣上貢珍饈,廚師刻意鬥妍,據載當時上貢的食品就有魚鱭、河蟹、蜜姜;地方官史更是設宴獻珍,趙元楷就因為獻異味獲寵,從而升任江都郡丞。而唐代經濟的發展,更是刺激飲食業的繁榮。唐朝時揚州成為經濟中心,極大的促進了淮揚菜飲食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南北宋時期,淮揚地域的菜系風味已具鮮明特色,明清時代,江南的稅賦和鹽主要在揚州裝船然後北運京城,到淮安棄船蹬車,改為陸路交通。這使得揚州和淮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商賈雲集之地,而富商們對美食的極端追求為一時之風尚,從而提高了淮揚菜系技藝,確立了淮揚菜系的地位。

因此,明朝小說家吳承恩在西遊記原著中出現西域諸國喫淮揚菜是有理有據。

三、《大唐西域記》對西域的記載提供了有力歷史資料

西域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曾有華夏、古印度、古波斯、北非五大古代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相互碰撞和交融。而且,西域恰好位於交界之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這五大文明的薈萃之地。

同時,西域飲食文化一定廣泛吸收世界各國、各名族傳統而呈現多元性並獨樹一幟。

上圖是唐玄奘西行取經路線

《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的地理史籍,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 年)。《大唐西域記》記載的是玄奘親身遊歷西域的所見所聞,書中對西域各國各民族從物質生產到精神信仰,從衣食住行到風俗習慣都有記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風土民俗。

通過對《大唐西域記》文本內容的解讀,唐朝西域諸國廣大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大致情況如下表所示:

《大唐西域記》豐富的資料為吳承恩創作《西遊記》,描繪西域的飲食文化提供了堅實有力的資料。這也是《大唐西域記》的文化傳承和對後世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

四、吳承恩對家鄉淮揚菜的鐘愛

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江蘇淮安,是吳承恩的故鄉。

《西遊記》是吳承恩晚年在這裡寫下的,這才使得我們的童年有了西遊記的陪伴,也才使得如今有了西遊文化,也有了專門研究西遊文化的人。

據記載,吳承恩是個地地道道的美食主義者,酷愛家鄉的淮揚菜,一有興緻,就呼朋喚友去品嘗淮揚美食,看來是今天喫貨們的前前前輩。

吳承恩本是淮安人,淮揚菜的美味自小就有體會,玉屑米飯、糖糕、蘑菇、筍芽,黃花菜、紫菜、芋頭、山藥等等,除了什麼龍肝鳳髓之類的需要點想像力外,其它都是江淮喫食,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也顯示吳承恩對家鄉淮揚菜的喜愛。

如《西遊記》裏懂得分享、又都有孝心的妖精們,捉到唐僧後打算怎麼個喫法呢?吳承恩大多讓他們採用淮揚菜裏肉類最常用的烹製方式:蒸煮為上佳之選,你看,妖精也懂得,煎炸糟蹋珍貴食材。

五、《西遊記》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上有哪些好喫的淮揚菜呢

《西遊記》第二十一回裏有胡麻飯,第二十四回裏有" 醬瓜、醬茄、糟蘿蔔、醋豆角、醃窩蕖、綽芥菜,排了七八碟兒 ……"

還有第六十九回裏的滑軟黃粱飯,清新菰米糊,菰就是茭白,第七十九回裏的淮安辣湯,等等。

我們再來看2018年12月6日《小學生髮現《西遊記》漏洞:一路喫的都是江淮美食》的新聞:杭州小學生馬思齊在自己的作文裏列舉了《西遊記》不同故事裡的菜名,他發現,從東土大唐到西域,菜單似乎都是江淮美食。

比如,第54回西梁女兒國國王婚宴菜單: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木耳、石花菜、黃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卜)、山藥、黃精……

第67回駝羅莊齋飯:麵筋、豆腐、芋苗、蘿白、辣芥、蔓菁、香稻米飯、醋燒葵湯……

「從菜單可以看出,米飯、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麵筋、芋頭、蘿蔔,幾乎每頓飯都有。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萬八千里,遍佈各個地域,比孫悟空的筋斗雲還要快還要遠。《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淮安人,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馬思齊說,自己把《西遊記》讀了好幾遍,有些故事看了十多遍,裡面很多菜是相似的,應該是吳承恩老家的菜,就寫了這篇作文。

今天,在淮揚菜誕生地之一的淮安。有了一座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展示淮揚菜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技藝,以及每一道名菜背後的故事,每到節假日,人們就在看美景、聽故事的過程中,享受舌尖上的美味。這裡已經成為喫貨們相聚的樂園。


這個問題,好像去年有一位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說過,說《西遊記》明顯有漏洞,師徒幾人一路喫的都是江淮一代美食,吳承恩沒有出過國等等。

《西遊記》裏都是喫的淮陽菜,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吳承恩是現在的江蘇淮安人,他只能以當地的飲食習慣來寫作他的小說!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江蘇省淮安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